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近些年来,司法实践中民意逐渐对刑事司法审判产生影响,民意开始进入学者的视线,引发了有关司法与民意关系的诸多讨论.民意与司法审判的冲突关系主要表现为民意影响了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及司法权威.造成两者冲突关系的原因既有民意方面的不足,又有司法方面的缺陷.只有对症下药,减少媒体对民意的误导,完善法律制度及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民意与司法和谐互动的关系,才能缓解民意与司法审判的冲突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网络民意的概念、特征入手,剖析了网络民意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网络民意与司法的冲突与契合,以及网络民意对司法的影响。最后笔者站在立法机关、网络媒体和司法机关三方的立场为弥合这种冲突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刑法学和刑事执行法学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延续性,连接二者的桥梁和纽带即为刑事判决。刑事判决是刑法适用的结果,也是刑事执行的依据,但由刑事判决所固定的刑法适用结果与实际执行的具体需求之间理论上存在"刑罚不足"与"刑罚过剩"的矛盾。作为刑事判决结果的"刑罚份量"由刑罚正当化根据所内在决定,而受罪刑法定原则保障人权精神的制约,允许在刑事执行过程中依据改造的实际效果,减少由原判决确定的刑罚量,以至真正成为问题的仅是"刑罚过剩"。减刑假释制度能够分别通过减少原判刑罚或者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形式缓解"刑罚过剩"。  相似文献   

4.
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间的冲突及衡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秩序,法律与正义相伴随,同样,作为法律体系组成部分的冲突法与正义也是一种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冲突法并非仅仅追求冲突正义而不关注实质正义。其实,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关系也并不是相互抵触的,其所追求和实现的价值目标可谓是殊途同归。而且,尽管在20世纪末以前传统的冲突正义仍然保持其主导地位,但随后实质正义已经明显地渗透到冲突正义的思想之中,因而呈现出了冲突正义向实质正义的嬗变和发展之趋势。但是这一趋势并不表明传统的冲突法规则因为要追求实质正义而被舍弃,其价值至今仍然不能被完全否定,且冲突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冲突也是完全可以得到衡平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中都对刑事判决的种类进行了规定。但是文本自身存在模糊和冲突,致使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相关规定的认识并不统一。对于变更罪名、证据不足情况下的刑事判决以及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判决应否成为第三种刑事判决等问题的思考都不仅仅对于实务界有重要意义,而且关乎无罪推定原理之维。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天生草根性打破了国家对话语权的垄断,民众依托于网络这一平台将对某一事件的评价汇聚成强大的网络民意以彰显个体力量。在人民利益至上的宗旨下,法院和法官深受网络民意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法院和法官对网络民意的尊重和敬畏在很多时候其实是对刑事审判公正的主动追求,而并非是对网民的曲意逢迎。基于网络民意影响审判的客观现实,法院和法官必须打破封闭审判的传统思维,以"坦然面对、谨慎回应、合理采用"的心态与网络民意进行良性互动,并适时全面公开网络关注的热点案件,确保刑事判决经得起网民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案例指导制度是一项既不同于大陆法系的判例,也不同于英美法系的判例法,但又与之存在联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也是我国传统司法实践工作的历史经验总结。而刑事判决对公民权益影响之巨,决定了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具有不同寻常的价值。鉴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强大羁束力和平衡正义、促进司法统一的内在要求,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又有其特殊性。如何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建构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对于推动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的过程是公共权力在公共行政中的运行过程,公共行政权力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合法性、有效性、公共性及其与私人性的内在冲突。公共行政权力不仅是公共行政得以产生和有效运作的客观基础和逻辑起点,也是公共行政正义价值的客观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近期我国发生的几起引人关注的刑事案件之处理过程可以看出,刑罚合理性正受到民意的拷问。通过剖析刑罚理论体系对刑罚运用过程产生的影响,能够分析出刑罚合理性与民意产生冲突的根源所在。而从程序介入的角度完善刑罚运用过程,将民意真正纳入到刑罚考量过程当中,有效化解刑罚合理性与民意之间冲突。  相似文献   

10.
元杂剧<赵氏孤儿>主要冲突和正义人物之间的冲突交织在一起,人物性格的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交织在一起,正面人物的正义行为全都凝聚在人的生命的光点之中.要生命,就看不到正义;要重现正义,就要毁灭生命.惨烈的悲剧气氛,严肃的正义精神,以及丰富而生动的戏剧效果,都是<赵氏孤儿>戏剧冲突光彩耀目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和知情权,有权通过网络了解社会事件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网络这个新型媒介中公众自由讨论社会事件并逐渐形成一个主流意见,叫做网络民意。这种网络民意往往会因为同法院认定的案件事实存在冲突而质疑法院的判决,并对法院的审判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在充分保障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加强对网络民意的规制,使民意和司法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已成为新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法官三大职业特征入手,阐明法官具有正义人、知识人和制度人三大职业特征,探讨和研究法官职业素质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提高法官素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内学术界从自由与平等的各自涵义、二者的关系及价值排序,涉及到的市场效率、分配正义、政治统治、内在冲突的解决方式以及现实启示等方面对自由与平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深化和拓宽了自由与平等之争的研究空间,为学术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仍然需要对自由与平等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分配正义的推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国内学术界从自由与平等的各自涵义、二者的关系及价值排序,涉及到的市场效率、分配正义、政治统治、内在冲突的解决方式以及现实启示等方面对自由与平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深化和拓宽了自由与平等之争的研究空间,为学术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仍然需要对自由与平等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分配正义的推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邻避冲突表面上看是公民对邻避设施产生的负外部性的一种理性抗争,实质上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动员和社会政治过程,是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非正义性的反映。环境正义理论包括承认正义、程序正义和分配正义。邻避设施选址过程中由于环境权保护不力、环境信息不公开、公民参与缺失,导致环境风险分配不均衡从而引起邻避冲突。因此,需要通过环境正义定量评价实现承认正义、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和公民参与实现程序正义、通过利益补偿和社区回馈实现分配正义,防范和化解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城市空间重构过程中的邻避冲突。  相似文献   

16.
对恐怖主义犯罪的调查程序面临着保障国家安全与保障公民个人权利、行政权与司法权、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价值冲突,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必须对以上三种冲突予以平衡。尤其要重视为过度构建保障国家安全而导致行政调查权力的扩张滥用、实体正义凌驾于程序正义之上,以及忽略司法权对人权保障的救济机制等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进程中,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日益凸显。制度正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和根本保障,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力点和内在本质要求。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制度正义构建的主要因素有:传统文化中功利主义义利观的消极影响;不同社会群体正义观念上存在差异和分歧;现实社会生活中自由与利益的冲突;政府在制度设计和安排上的失误;法从应然到实然的流产;市场泛化和政府职能的错位、缺位等。  相似文献   

18.
藏区警察担负着维护藏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职责,由于职业和地域的特殊性,藏区警察工作任务异常繁重,难以兼顾家庭,工作-家庭冲突问题亟待重视。藏区警察工作-家庭冲突主要表现为因时间产生的冲突、因压力产生的冲突和因行为产生的冲突等三种类型。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主要是藏区警察工作角色重于家庭角色,警察职业认同引发的角色身份凸显,工作优先价值观促使警察职业投入加大等。应通过积极搭建社会支持系统、增强藏区警察自身的冲突平衡能力等措施解决藏区警察的工作-家庭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家制定法和民族习惯法的特点在于前者具有统一性、规范性、普遍性、强制性,后者具有多样性、特殊性、伦理性、自觉性等。透视西部乡村少数民族婚姻现象,可以感受到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在婚姻领域有四个方面的冲突:1.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的冲突;2.现代法律文化与传统法律文化的冲突;3.“移植法律”与本地民族特点的冲突;4.国家意志与地方权力的冲突。应当化解冲突,实现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积极融合。  相似文献   

20.
正义的存在关键取决于正义观的现实主体。人民群众作为公平正义的主体,承担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识和力量的时代使命。但是,在主体异质性、利益多元化等新形态下,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和分歧,进而导致难以形成一致认可的价值共识。基于历史性逻辑的分析,正义观念与价值共识呈现出实质正义与差序格局、制度正义与团体格局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公民正义观念的三个基本特征:国家整体正义与公民个体正义的统一、问题导向与目标意识的统一、贡献原则与平等原则的统一。与此同时,具体论述了正义观念的生成机制及正义观念缺失引致的价值共识困境。最后,围绕共享发展、制度正义和价值共识三方面来重构正义观念,进一步提升和巩固社会公众的价值认同,从而最大限度地汇成对国家认同的“重叠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