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私放在押人员罪及其法律适用探究●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石佳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于去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该法典第400条第1款对原刑法第190条私放罪犯罪作了修改,其罪名也改为“私放在...  相似文献   

2.
查办徇私舞弊罪的法律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有关向私舞弊犯罪的罪名中,有5个涉及到“前提罪”的认定问题,即枉法追诉裁判罪、打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放纵走私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帮助犯罪分于逃避处罚罪。所谓“前提罪”,实践中又叫“原罪”,是认定一些河私舞弊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前提。刑法规定这些罪名的询私舞弊犯罪以‘“前提罪”为构成条件,但未规定这些“前提罪”要认定到什么程度本罪才能成).是有证据证明有“前提罪”,还是要经法院判决有“前提罪”,询私舞弊犯罪才能成立?根据刑诉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  相似文献   

3.
徇私舞弊罪是该职犯罪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败行为的突出表现。现行刑法对初私舞弊罪作了全面具体。统一协调的规定,为检察机关查办佝私舞弊案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法律武器。因此,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刑法有关河私舞弊罪的各项规定,十分必要。鉴于河私舞弊罪并不是一个新增设的罪名,本文无意对其进行全面论述,只就有关的几个主要问题谈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一、对私舞弊罪的罪名体系自1979年刑法颁布以来,关于佝私舞弊罪的法律规定相当繁杂。除了原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关于河私舞弊罪的基本规定以外,全…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条例有关“战时”的规定,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时和战时都可以构成的犯罪,在条文中注明:“战时从重处罚”或在第二款上:“战时犯前款罪的……”。这些犯罪有武器装备肇事罪、泄露或遗失军事机密罪、虐待迫害部属罪,偷越国(边)境外逃罪、私放他人偷越国(边)境罪、逃离部队罪、擅离职守或玩忽职守罪、阻碍执行职务罪、盗窃武器装备或军用物资罪、破坏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罪等;另一类是只有  相似文献   

5.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侵害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犯罪。它除了刑法分则第八章规定的受贿罪,泄露国家重要机密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罪,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罪,私放罪犯罪,妨害邮电通讯罪外,还包括分则第二章的从事生产管理人员强令工人违章作业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则第三章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走私、投机倒把罪,分则第四章的刑讯逼供罪,报复陷害罪,分则第五章的贪污罪等。后五种罪虽然所侵犯的主要客体有所不同,但都是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的犯罪,而且都侵害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因此也是属于职务上犯罪,故一并加以研究。由于牵涉范围较广,本文仅就与当前司法实践有关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朱正保 《法制与社会》2010,(13):255-256
本文从刑事政策的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的视角分析了聚众淫乱罪与自由主义、道德自律、刑法的歉抑性和法益保护等原则的冲突,根据有无犯罪被害人,提出了公然聚众淫乱罪和私然聚众淫乱罪差别入罪,并借鉴同类别的性犯罪的立法价值和技术,重新对淫乱行为进行了法律定位。  相似文献   

7.
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根据犯罪事实和指控犯罪的证据是否充足,作出被告人有罪、无罪或推定无罪的判决。对于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不成立、检察机关出示的证据能够证实被告人的行为确实构成了犯罪,但系另外一种犯罪的情形,如何处理,争议较大。如被告人潘某枉法裁判一案。检察院指控被告人的行为构成河私枉法罪,但在开庭审理后,法院认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河私枉法罪,而是构成了枉法裁判罪,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99条第二款的规定定罪量刑。又如被告人刘某等二人复制淫秽物品牟利案。检察院指控二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制作…  相似文献   

8.
1996年元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犯有私放罪犯罪的原泾阳县公安局长费广文有期徒刑2年的上诉案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堂堂公安局局长竟因私放罪犯被判刑,在社会上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人们在议论,在指责,如此徇私枉法的公安局局长被绳之以法,实属罪有应得!  相似文献   

9.
1996年元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人原陕西省泾阳县公安局局长费广文的上诉,维持成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犯有私放罪犯罪的费广文有期徒刑2年的决定。常堂公安局长竟因私放罪犯被判刑,在社会上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人们在议论,在指责,如此腐败的公安局长被绳之以法实属罪有应得。  相似文献   

10.
李晓明  陈平 《政法学刊》2003,20(1):73-75
准确认定犯罪主体,是追究犯罪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基础。对循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的认定,因行政执法的复杂性,使刑法理论和实践上均存有较大的争议。从微观结构上,本罪主体资格内在的逻辑构成要素可分为身份要素、事实要素和权力要素三个方面事实特征,据此以准确认定本罪的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11.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订后的刑法第九章“读职罪”第三百九十七条,除保留了原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玩忽职守罪的规定外,还根据司法实践,在该条中增加了滥用职权罪,并对因河私舞弊,犯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的,单独规定了较重的刑罚。在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对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犯罪构成,两罪的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的区别以及两罪的异同等等,常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不一致。玩忽职守罪和滥用职权罪,均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读职犯罪,是人民检察院今后重点查办的案件,弄清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区分两罪的犯罪构成,对于检察机关准确适…  相似文献   

12.
徇私舞弊案犯罪主体的特殊性,作案手段的隐蔽性和归案后反预审能力强的特点,决定了在审讯构私舞弊犯罪嫌疑人的工作中,必须较好地解决简单、刻板和随意性的问题。笔者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对此罪预审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略述管见。一、巧施教育攻心为上攻心为上是预审工作的根本战略指导思想,也是审讯河私舞弊案犯罪嫌疑人工作中的最基本谋略。趋利避害,矢口否认犯罪,试图逃避法律制裁,是河私舞弊案犯罪嫌疑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对此,直通过说服教育消除直位冰心做睛碍_摘掉文认罪悔罪,交代罪行。l、动之以情,缓解抗拒心理。一…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现有的单行刑法中增设的新罪名我国现有的单行刑法不仅在很多方面对我国现行刑法典作了重要的修改和补充,而且在此之外还增设了一百多个新罪名。这些新罪名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如下:(一)1981年6月1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中增设的新罪名有武器装备肇事罪,泄露或遗失军事机密罪,窃取、刺探、提供军事机密罪·擅离职守或玩忽职守罪,逃离部队罪,偷越国(边)境外逃罪,私放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虐待、迫害部属罪,阻碍执行职务罪,盗窃武器装备或军用物资罪,破坏武器装备或军用设施罪,战时…  相似文献   

14.
现行刑法没有规定以“公民私人财产”为犯罪对象或者以其作为犯罪后果的犯罪 ,因而 ,刑法第 92条对“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的界定是没有必要的。尽管刑法中有以“公共财产”的损害为犯罪后果条件的犯罪 ,但是它们也无须解释。刑法对财产采取“公、私”两分法存在对财产所有权形式概括不全面的缺陷。建议总体上废除刑法对公、私财产的界定 ,只根据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实际对“公共财物”进行界定 ,并相应地对刑法相关犯罪的对象作出修改。  相似文献   

15.
论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国祥 《法学论坛》2001,16(6):51-58
单位和自然人是我国刑法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犯罪主体。正确区分两者的界限,直接关系到特定案件的罪轻罪重乃至罪与非罪的界定。关于两者的界限,刑法理论和司法解释上曾有不同的争论与规定,导致了实践中操作上的困惑。本文从新刑法的规定入手,结合司法解释,从企业的性质、法人人格的否定以及单位成员的行为与主体性质等方面,分析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同时,对“私挂公”企业、承包企业的犯罪性质,也作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危害国际航空罪是一类严重的国际犯罪,它是有关破坏国际航空秩序、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的犯罪的总称,包括劫持航空器罪、危害航空器飞行安全罪和危害国际民用航空机场安全罪三种具体罪名。此文从危害国际航空罪的法源、危害国际航空罪的分类、危害国际航空罪的惩治原则、危害国际航空罪与我国新刑法四个角度对此类犯罪进行了研究,并就我国新刑法对惩治国际犯罪的完善和不足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7.
1979年刑法中并未规定河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修订刑法第168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佝私舞弊,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按照两高有关的司法解释,此条即是河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的规定。然而此条规定在适用还不到2年零3个月的时间就被修正,其原因何在?又是如何修正的呢?一、关于河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的罪过问题自从修订刑法增设佝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以来,关于本罪的罪过形式,理论界争论得尤为激烈。其主要存在以下数种观…  相似文献   

18.
私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是指邮电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他人投寄的邮件、电报予以开拆或者隐匿、毁弃的行为,它不仅侵害邮电机关的正常活动,败坏人民邮电部门的声誊,而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危害。为及时打击和积极预防此类犯罪,有必要对当前私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案件予以剖析,以掌握其犯罪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运用法律武器同此类犯罪作斗争。  相似文献   

19.
论侵入重要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计算机犯罪也日益严重。为了遏制此类犯罪,修订后的刑法针对此类犯罪增设了四个罪名,其中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了侵入重要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为打击此种犯罪,设立了刑法依据c但是由于计算机在我国远未普及,计算机犯罪也处于萌芽阶段,因而立法、司法和理论界都对此类犯罪不甚了然。鉴此,本文试图阐明本罪的概念、犯罪构成,并略加评论。要阐明该罪,首先就要阐述清楚该罪的犯罪对象--计算机信息系统,因为只有明确了该罪犯罪对象的内涵和外延,我们才能正确地区分该罪…  相似文献   

20.
高利贷款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管理秩序 ,容易引发新的刑事案件。因此 ,在刑法中增设“高利贷款罪”不仅必要 ,而且可行。“高利贷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 ,并有非法获取高额利率的目的 ,其侵害客体主要是国家的金融政策、金融管理秩序 ;客观方面表现为高利率借贷私款并获取了数额较大的暴利行为等。在认定该罪时应注意本罪与他罪之间的界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