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澈 《公安教育》2011,(8):69-73
<正>随着全球风险社会的到来,对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包括应急警务在内的快速反应机制,其中,美国的快速反应警务机制更为成熟。这种快速反应机制主要包括接近于实时的接警机制和迅速的  相似文献   

2.
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机制研究择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快速反应机制是公安机关构建现代警务机制、提高打防控力度、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参与建设"平安台州"的需要.快速反应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快速反应机制的科学定位及其内涵决定了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指挥协调体系、领导决策体系、情报信息体系、巡控网络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合成作战体系、后勤保障体系、科技支撑体系、队伍管理体系等九个子系统.正确的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建设快速反应机制还必须同时考虑这一机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牛顿定律有关力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有关事物的可认识理论、普遍联系理论、绝对运动理论等,可以支撑快速反应机制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快速反应机制是公安机关警务运作中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内容由各个子系统组成。建立农村警务快速反应机制 ,应以 110报警服务台为窗口 ,指挥中心为龙头 ,农村地区公安派出所和责任区刑警中队为第一处警力量 ,各警种协同作战相配套、警务室 (或警民联系点 )和群众治安力量为辅助的快速反应运行模式 ,以处置各种案 (事 )件和重大救助为主要内容 ,提高对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的动态控制能力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机制的运行障碍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处置主体角色认知障碍、组织协调障碍、绩效评判障碍是阻滞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现场指挥机制良性运行的深层障碍因素。要使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指挥灵活高效,就必须克服障碍因素,适应并改善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的运行环境和条件。对事件应急处置的相关机制进行配套改革,才能增强警务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框架的模塑化和指挥方式的弹性化、以预案形式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项目化常态管理、实行全警轮值轮训的事件处置专业能力训练、加强信息化建设与组织间的动态协调,是在现行公共安全危机应急管理体制下公安机关解决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协同作战能力不足、提高应急处置指挥效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兴起和警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已发生巨大的变革,网络警务应运而生.在网络警务语境下,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机制应对网络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应从健全应急联动指挥体系、建立网格巡防警力布局、构建110应急联动网络平台、完善快速反应保障机制等方面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6.
中心城市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反应机制是公安机关依据情报信息和警情研判,科学配置警务资源,形成信息畅通、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多警合成作战的工作运行模式。健全和完善快速反应机制,要健全指挥系统,延伸一级响应链条;做到警情主导警务,清除快速反应盲区;优化平台建设,实现耳聪目明;加强预案演练,规范现场处置。  相似文献   

7.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是公安机关实现犯罪控制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快速反应机制广义上应包括整个公安机关在获悉各类犯罪信息后所采取的各种紧急措施。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是严密社会面控制,预防和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快速反应机制的实现必须以现代科技与公安工作的有机结合为保障,因此是实现科技强警的必由之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的要素包括:公安指挥员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艺术、民警的个人素质、快速准确的情报信息网络、宏观控制和联合协作机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建立一个信息畅通、高效权威的指挥系统。2.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的处警队伍。3.建立一套功能快速、技术先进的装备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公安教育》2004,(12):29-32
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严重暴力犯罪活动和重大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公安机关必须提高紧急警务的现场处置能力。而紧急警务处置行动的核心是指挥。为此,“二十公”在今后五年公安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本文想结  相似文献   

9.
林梅 《人民论坛》2020,(14):49-51
慈善领域应急机制作为社会自发的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及时快速处理分散性信息,应对分散性危机,继而做出快速反应,进行自我适应性调整。因此,迫切需要对慈善组织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物资保障等环节进行统筹设计。  相似文献   

10.
构建现代社会治安防控警务机制,其基本内容主要是建立健全以快速反应为目标的统一指挥机制,以屯警街面为重点的动态治安巡逻机制,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机制,以社区警务为载体的社区治安防控机制,以流动警务为主体的农村治安防控机制,以落实治安责任制为主的内部单位治安防控机制,以危险化学物品管理为重点的治安管理机制,以高危人群为重点的实有人口管理机制,以大型活动为重点的公安保卫工作机制,周边省、市、县公安机关之间相互协作对话机制.为此,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抓落实;二要完善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三要推进治安防控工作社会化;四要改革完善警务工作机制;五要推进情报信息体系建设;六要提高广大民警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公安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城市公共安全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2014年,公安部党委做出了大力推进"四项建设"的决策部署,其中,警务实战化是"四项建设"的核心,它涉及到公安业务、警务机制、勤务模式、警务保障等方方面面,且是最能体现队伍战斗力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通过比较境外警务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建设等情况,分析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扰与问题,并就如何优化、完善实战背景下公安机关快速  相似文献   

12.
<正>为有效应对重特大火灾事故,规范全省特别重大、重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处置体系和工作机制,提高各部门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事故损失,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省消防救援总队会同有关单位,修订了《吉林省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2023年3月22日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吉林省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现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坚持"严打"方针,必须确立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主业的理念,加大打击力度,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犯罪,全力侦破严重暴力犯罪,严厉打击盗、抢等系列性多发型犯罪;必须以数字警务为依托,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和水平;以社区警务为平台,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必须立足快速反应,完善动态警务机制;立足配合协作,完善打防工作机制;立足源头管理,完善阵地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4.
将110、119、122“三台合一”,需要围绕提高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警务资源的科学配置水平、公安机关的整体作战水平、决策指挥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的“五个提高”,进行谋划实施。  相似文献   

15.
动态治安的内涵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治安是公安机关适应动态社会环境所产生的警务模式上的变化。现行警务工作中所存在的单纯“以快制快、以动制动”的观念和做法不能适应日益动态化的治安环境。真正的动态治安应以管理和防范为基础 ,以警务快速反应机制为核心 ,以提高治安控制网络致密度为主要目标。动态治安的实现关键在于建立起严密的动态治安管理网络。这一网络包括快速反应、治安防范和治安管理三大系统。  相似文献   

16.
重打击轻防范、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是长期困扰公安工作的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 :1 观念创新 :树立全新的防范意识 ,正确认识打击与防范的辩证关系。 2 警务机制创新 :构建以社区警务、阵地控制和单位内部防控为基础 ,以“1 1 0”指挥中心为中枢 ,以全时空巡逻防控为基本勤务方式 ,以快速反应机制为保障 ,以刑侦工作为攻坚力量的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3 坚持正确导向 ,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应急警务理论处于初创阶段,对于"应急警务"概念的认定有"学科说"、"组成说"、"临战说"、"危机说"、"处置说"、"综合说"等粗浅之分。每一个角度的定义都能说明应急警务的部分本质,同时皆有其缺失,殊难对其作圆满且周全的定义。从系统的角度,通过考察其目的、对象、途径等核心要素来说明应急警务之特征,可获得对应急警务内在本质和整体规律的新认知。  相似文献   

18.
警务快速反应机制主要是指公安机关及其队伍在快速反应中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是形成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各警种配合、快速反应的动态体系。建主警务快速反应机制是公安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备的警务快速反应机制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和社会进步,标志着警务工作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把打击与防范有机地连结起来是适应社会治安动态化的必然选择;为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提供了重要的实现形式,给治安工作社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其能力是现代化条件下衡量警务实力和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警务危机谈判机制是公安机关有效应对社会性危急事件的工作机制,而且它的建立、发展与完善将成为维护区域性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有力保障。警务危机谈判机制系统的结构可分为指挥、实施和保障三大部分,同时确立有效的指挥保障和协调、联动机制。运行模式应以新组建的特警支队为依托来建立健全应对处置危急事件的警务危机谈判机构。警务危机谈判专业人员的选拔应确立初选和复选标准;培训应围绕着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开展的警务活动是应急警务概念提出的实践基础.应急警务应当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统一的范畴.应急警务的理论指导框架是危机管理理论特别是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在危机管理的视角下,应急警务应涉及对突发事件管理的所有阶段.应急警务研究的实践价值和内容应体现为公安机关的能力建设,包括行为能力和沟通能力两个方面.应急警务在重点研究社会安全类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同时,还应当研究《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的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处置过程的治安保障与秩序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