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法》的构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孟洲 《法学杂志》2001,22(3):15-17
本文从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处理重大经济关系、解决部门之间利益冲突、保障国家计划的实现以及确认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法律地位等方面论证了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并且提出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经济调控法》的基本内容、结构体系和立法原则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知识产权政策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作用找到了经济学理论基础。分析了各国政府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采取的政策措施的局限性,论证了知识产权政策将成为未来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支柱,最后还提出了设立“专利转化储备基金”、对专利保护高度进行反周期性调整和反周期性政府购买等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检察风云》2013,(9):16-18
2013年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当前,国际经济已经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时期,中国的宏观经济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那么,中国的宏观经济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新—届政府如何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能否找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路径,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婉玲 《现代法学》2007,29(6):49-55
政府干预经济的立法理念受到一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特征的影响,从直接的微观规制到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体现了立法理念追随制度变迁的轨迹。在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干预的经济立法理念也表现出从单一干预到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的辩证统一发展趋势。新时期中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关键是尽快提升法律手段干预经济的地位和比例,力求对宏观经济从行政调控到法律调控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论宏观经济调控权的构成与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宏观经济调控权是现代市场经济阶段产生的一种国家经济调节权.它由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权、宏观经济调控执行权、宏观经济调控监督权三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具体权力构成.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决茕权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宏观经济调控执行权的主体是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监督权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时,我国有必要建立特别宏观经济调控行政诉讼制度,将最高人民检察院也确定为宏观经济调控监督权的主体,以解决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会议制一机关难以对国务院宏观经济调控执行权的行使进行日常性监督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宏观经济管理与政府对经济适度干预的法律规制@赵敏燕$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相似文献   

7.
刘红臻 《当代法学》2021,35(2):59-6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做出了系统安排,明确了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举措.经济法处于宏观经济治理法治化的核心地带,《建议》关于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的部署,对经济法提出了优化制度安排、提升制度效能的要求,也为其进一步发展指引了方向.宏观经济治理的经济法之道,应放置于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语境中来探寻.经济法致力于宏观经济治理的着力点在于其将国家治理宏观经济的问题转变为法律治理国家宏观经济治理权力的问题,在于其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设定的体制结构和程序机制,即以通贯良法善治逻辑的体制、机制和程序设计来确保科学合理公平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根据“有效市场”和“良法善治”的内在要求与基本逻辑,经济法对宏观经济治理的制度安排应遵循“法治与正当程序”原则和“民主与多元共治”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经济治理权的体制性配置和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机制的设计,核心领域是国家规划法、现代财税体制、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制定、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安全理念的解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全是法律持续性的制度安排与价值追求。但因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具备迥异的外观与表征。后工业时代宏观经济风险凸显诱发了宏观经济安全理念产生,并使其成为经济法安全理念的重要内核。宏观经济安全理念对内强调市场规制与宏观调控,对外强调经济主权独立,并演绎着发展理念与安全理念的辩证法,证明了不发展就是最大的不安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我国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及内涵,详细介绍了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国家审计的本质和特征,并结合作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从国家审计在国家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价值和国家审计在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两方面,详细解析了宏观经济管理中国家审计的地位与作用,希望能为探究宏观经济管理中国家审计的地位与作用提供部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前,美国政府一贯奉行的是自由经济主义,政府极少干预经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使美国政府从自由经济主义转向政府干预主义,政府一方面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另一方面逐渐增强微观经济规制。在其后约50年间,规制的范围不断地扩大,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规制不断强化。70年代初,美国尼克松政府  相似文献   

11.
论创立和完善我国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宏观经济调控法和市场管理法两大体系 ,是经济法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立 ,我国颁布了许多宏观经济的法律、法规 ,对这些法律、法规的深入研究 ,产生了宏观经济法。因此 ,经济法的理论也应有所创新和发展。应当从宏观经济学与经济法相结合的角度 ,创立和完善宏观经济法的法律体系。这一体系包括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法、统计法、财政法、税收法、金融调控法、投资法、产业政策法、价格法、国际收支平衡法、审计法、经济审判法等。  相似文献   

12.
法律手段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法律手段,则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它不仅自身对经济运行起着调控作用,同时也是其他调控手段得以实施的基础性框架。法律手段也有其局限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中,应综合运用包括法律在内的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13.
宏观经济调控和可持续发展共同构成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务件.因此,有必要将二者以科学的方法结合联系起来.本文将从可持续发展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法的新思维的角度采论述二者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4.
张克 《检察风云》2011,(9):13-14
《检察风云》:在房地产有力地拉动地方政府GDP的现实之下,房产税和限购令将对于中国宏观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房地产市场法律监管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雨琳 《法制与社会》2010,(31):108-108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个逐步规范和完善的过程。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断提高,法律监管措施不断增加,国内房地产市场面临着稳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房地产市场法律监管仍然存在一些空白点和盲区。本文从分析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法律监管体制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就如何有效地完善法律监管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姚洋 《检察风云》2012,(12):4-5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一一位宏观经济、制度创新领域的引航者,一位秉持平等自由和社会公正的经济学家,一位直言不讳自己为“中左”政治倾向的经济学者……近日,姚洋对从“泛利性政府”过渡到“中性政府”的相关言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不少争议。那么,姚洋究竟怎样解释“中性政府”的概念?他又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改革奇迹的?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新经济”看国家干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恰当而有效的结合为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主要课题。从本世纪初开始,西方的国家干预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转折。随着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出现,国家干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国家在重新强调政府的经济作用的同时,也强调政府的作用不是干扰市场,而是创造市场。未来的宏观经济控制不但注重把握宏观总量,而且凤法让微观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  相似文献   

18.
德国《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及其新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最近国内经济法学者呼吁制定《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法》,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制化。笔者对此表示赞同。当代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本质上都是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学家将当代市场经济的特征概括为“发达的市场与强大的国家”:一面是成熟的、发达的市场,一面是日益扩大的政府经济干预。①概言之,由于市场本身固有的缺陷,诸如,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短缺、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个体追逐私利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等因素,使得国家干预经济,通过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成为历史和现实的必然。在推崇…  相似文献   

19.
论文基于三元政策目标的演变轨迹,修正了"三元悖论",在修正的"三元悖论"框架下,构建了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效应分解模型,并选取我国1998Q1-2016Q4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结果显示修正的"三元悖论"在我国具有可行性,我国金融开放与汇率制度安排的不协调,引致了所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与追求汇率高度稳定政策交互影响的恶性循环,进而强化了金融开放所产生的的宏观经济波动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为有效追究相关主体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产生的法律责任,设计一个新型的责任制度,使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责任得以落实,使相对利益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