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破解“七难”问题是杭州市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总载体、总-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实现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市委十届三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改善民生、破解“七难”、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决定》,从思想认识、总体要求、主要举措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全市新一阶段“破七难“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2.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工作部署,山东省章丘市广泛开展了以“思想观念有新转变、家风文明有新面貌、增收致富有新发展、家庭环境有新变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活动。为使活动更加深入开展,该市着力实施六大主题行动,推进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战略任务。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全面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进公安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要深入解读十七大报告对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职责和庄严使命;二是要牢回确立改善民生的新要求新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安机关的管理服务机制;三是要紧紧围绕当前改善民生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省委、省政府顺应科学发展新形势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省开展“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这是我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5.
卢晓中 《前进》2009,(4):22-23
民为邦本,民富国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一系列造福百姓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令无数人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对民生带来的影响,党和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6.
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省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全面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真正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举措、惠民有真成效,努力把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断开创我省全面改善民生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金厚勋 《群众》2008,(4):68-69
党的十七大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十七大以来,民生宣传成为各级各类媒体的主导内容之一。近年来,淮安市将民生作为对外宣传工作的新兴资源,在民生外宣上作出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拓展地方外宣的新领域和新空间,既充分展示了淮安“三个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做法、新亮点、新成就和新形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和谐淮安创造了积极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又体现了外宣工作的民本理念,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陈蒙蒙 《群众》2015,(1):32-33
过去一年,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以改革增动力、以创新添活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七大行动”,在六个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陆冠勇 《今日广西》2008,(14):20-21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也是环保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当在推动生态文明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地处边境一线的环保部门,更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中国一东盟重要通道的南疆国门碧水蓝天。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2,(5):2-F0002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步之年。为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宣传全区奋力推进“五区”(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根据这一要求和现实民生的实际,迅速改善农村牧区民生势在必行。并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理念,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报告的独立部分进行了系统阐述,响亮地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彰显了我党执政理念的新调整、执政方式的新变化和执政重点的新转向,标志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下面,我就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谈点个人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12,(15):2-3
近年来,义乌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要求,大力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农村住房改造、生态文明建设、农民创业就业、社会保障一体化等工作。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四大行动”,着力打造生态设施完善、生态经济发达、生态人居良好、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呈现出“五大特色”和“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13.
弘扬北京精神,推进首都公民道德建设,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十次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弘扬北京精神,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于实施思想道德引领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2,(13):100-F0002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步之年。为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宣传全区奋力推进“五区”(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建言献策,本刊自即日起至2012年12月底举办“富民强桂建设‘五区’”专题宣传征文活动,竭诚欢迎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职工以及广大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2,(7):97-F0003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步之年。为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宣传全区奋力推进“五区”(西部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强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建言献策,本刊自即日起至2012年12月底举办“富民强桂建设‘五区’”专题宣传征文活动,竭诚欢迎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职工以及广大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6.
刚刚闭幕的中国妇女十大,开启了中国妇女运动崭新的时代。我们把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十大精神与河北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五大行动”,努力在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新的作为。  相似文献   

17.
赵进明 《前进》2008,(2):29-30
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观点、新思想。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没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彰显了我党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作为国有企业,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深刻内涵,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确立了“率先全面达小康、构建和谐新海门”的工作主题,大力开展了以“五感”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并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突出了以人为本,强调“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兰溪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抓治水、促转型、护民生”的发展理念,切实改善市流域水质,达到“无黑臭、水变清、可游泳”的直观要求,结合2012年兰溪市水质综合考核情况,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影响水环境的主要因素,制定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十大行动”方案。围绕“到2015年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