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寻租”,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公共选择学派创立的理论.在寻租理论里,“租”泛指政府干预和管制,抑制市场的平等竞争,人为地扩大供求差额而形成的差价收入.寻求这种差价收入(租)的活动就称为“寻租活动”,其特点是利用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如游说、行贿、拉关系、走后门)来得到占有租金的特权,从而产生权钱交易的腐败.寻租理论已在我国经济学界受到关注,但法学界却尚未予以足够重视.本文认为,借鉴寻租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我国权钱交易腐败的根源及对策,为法学界探讨如何防治腐败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2.
以制度创新抑制寻租性腐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寻租性腐败,即以权谋租的腐败,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现象中的一种泛滥最广、危害最大的新现象。寻租性腐败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有大量制度租金存在。以制度创新抑制寻租,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制度,它加大寻租的成本,减小寻租的收益,使寻租的净收益小于寻利的净收益,从而把经济人的寻租行为引导和转变为寻利行为,这是治本之术。具体地说,要从制度上全面、有效地抑制寻租,就必须做到“四不”,即使经济人不能为、不敢为、不必为和不愿为。一、使经济人“不能为”的制度创新所谓“不能为”,是指通过制度创新消除租金存在的基础,使经济…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学角度看腐败的产生我认为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是经济转轨时期“寻租”活动猖狂。由克鲁格创立的寻租理论指的是针对政府官员和国有资产所进行的寻求非生产性利润的行为。改革中掌握着很大权力的经济管理部门必然成为各类经济实体的“公关”对象,因此产生腐败的机会较多。另外,一些政府官员也常常人为地“设祖”去谋取利益。 二是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与信息不对称并存,形成体制漏洞。到目前为止,不少国有企业的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并未理清,双方责、权、利关系不明确,导致实际上无人真正对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在这…  相似文献   

4.
郭创 《中国律师》2006,(2):89-90
“腐败不除,国无宁日”,这句话振聋发聩,一语道破了各国发展道路上这只拦路虎的危害,也表达了各国人民治理腐败的决心和强烈愿望。本文试图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腐败问题进行较深层次的认识,并对其解决方案予以探讨。一、腐败从何而来七八十年代,在国外由于对直接非生产性寻利活动(DUP)的研究,最早由克鲁格提出,后经布坎南发展并建立起了寻租理论。称之为寻租,是因为这些活动寻求的都是凭借人为垄断获取的超额收入,也就是经济学上的“租金”概念。对于这里的垄断,应该作这样的理解:经济市场上的寻利活动,包括某些垄断,大都是生产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用现代经济学的寻租理论分析行政执法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遏制寻租活动,消除行政执法腐败的四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一、经济分析在现代经济学说中有一种“寻租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一切利用行政权力攫取租金,从而大发横财的非法行为(包括贿赂行为),都被称为寻租活动。这里的所谓“租金”,是泛指政府干预或行政管制市场竞争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即超过机会成本的差价。在它看来,一切商品经济中的行政管制,都会创造出这种差价收入,即寻租者竞相争夺的租金,因此寻租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实证性。在我国传统经济模式中,由于实行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寻租活动和腐败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给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都带来了很多问题。本文试从寻租的经济学理论,经济人角度对我国改革中产生的政府官员腐败行为进行分析,得出治理寻租活动和腐败的对策,以规范政府行为,减少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加快市场化改革,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马怀德 《中国监察》2013,(24):44-45
当公权力主体违法行使权力,又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时,就可能产生腐败,腐败的本质就是利用公权力设租寻租,权钱交易。如何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正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点。但是,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到底有多少权力,权力边界在哪里,是不是社会公众都了解这些权力以及权力行使的规则和程序,这是当下反腐败斗争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俊玉 《行政与法》2007,(12):55-57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种政治的经济学,其独特的内容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都是"经济人,"其政治行为和经济行为都是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政府在干预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存在着失灵现象,政府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利益集团寻租的影响,而一些官员为了自利也会创租和抽租。  相似文献   

10.
寻租理论,是西方公共选择领域的重要内容。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寻租性腐败也愈演愈烈,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寻租性腐败的危害,产生的原因,治理的对策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权力寻租的基本理论以及中国权力寻租的现状,认为我国权力寻租产生于我国转型时期的双轨体制背景下,主要产生原因是政府权力过大以及监督制度缺乏。权力寻租造成了经济损失、社会资源浪费等影响,同时带来腐败等社会公害。对此,文中提出了反"权力寻租活动"对策再研究,并认为政府应该分权并加大监督力度来改善权力寻租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阶段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其主要根源是制度和政策在运行过程中的扭曲使经济活动出现寻租行为。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寻租行为与权力监督之间的关系。制度缺陷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寻租行为经济领域腐败现象的根源是利用制度缺陷进行寻租。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腐败的性质是以寻租手段谋取经济租金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即利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利益或超额利润。我国现阶段的制度缺陷主要是:1.政府行政制度的缺陷。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存在诸如政企不分,机构重叠,用人制度不健全,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13.
论点摘编     
国家干预程度与腐败程度成正比吗? 何增科在1999年第17期《内部文稿》上撰文认为;由寻租理论所推出的“国家干预的程度与腐败程度成正比”的命题不能成立。在18、19世纪西方各国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时,政治腐败的程度依然很高;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凯恩斯主义的盛行,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程度逐渐提高,政治腐败的程度却逐渐降低。在新加坡,政府干预的程度较高,但政府却很廉洁。体制转轨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和管制应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减少腐败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对此…  相似文献   

14.
再论权力腐败的法律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权力腐败是权力的非责任化和权力的权利化。权力腐败的本质是剥削 ,这种剥削是通过追求最大化的“非生产性利润”而形成权力资本实现的。遏制腐败 ,可以从权力成为“寻租”、“设租”对象的诱因 ,即权力不当干预或进入市场 ,导致权钱交易腐败现象恶性发作上去认识。也可以从经济分析法学的角度 ,即通过成本分析进行遏制 ,因为权力腐败都是需要承担风险和支付成本的 ,只有国家法治措施达到腐败成本大于腐败收益时 ,才能有效预防和遏制权力的腐败。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报道,相关专家认为,非行政许可审批通常被认为是一些没有法律依据的“红头文件”所规定的审批事项,而这一直以来也是政府行政权力的“灰色地带”.在非行政许可审批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政府非行政许可审批权的制约监督薄弱,导致权力寻租空间较大,也容易形成腐败滋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16.
论寻租性腐败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租理论,是西方公共选择领域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寻租性腐败也愈演愈烈,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寻租性腐败的危害,产生的原因,治理的对策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产生腐败的根源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自从产生阶级和国家以来,腐败问题就一直是困扰统治者的难题之一。纵观古今中外,历代国家兴亡,无不与清廉或腐败直接相关。古代中国,伦理学发达,政治学贫困,对于腐败根源,长时期内只从个人方面找原因,认为腐败是昏君、奸相、贪官造成的,从而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贤相、清官身上。清朝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贿随权集”,认识深化了一步。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1748年发表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权力如果失去制约必然产生腐败,并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  相似文献   

18.
一承租人没有按照定期租船合同中的约定支付租金,出租人是否有权将船撤回、解除合同、索赔损失,这是在船舶期租活动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我国《海商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租金。承租人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租金的,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并有权要求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70年代寻租理论兴起以后,该理论的影响就越来越广泛,寻租理论成为少有的几个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围绕寻租和腐败的理论研究,为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腐败现象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本文试图从寻租理论的本身的发展,对寻租、寻租活动和腐败作出相应界定。对寻租和腐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寻租理论窥探腐败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70年代寻租理论兴起以后,该理论的影响就越来越广泛,寻租理论成为少有的几个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围绕寻租和腐败的理论研究,为解释发展中国家的腐败现象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本文试图从寻租理论的本身的发展,对寻租、寻租活动和腐败作出相应界定。对寻租和腐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