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温世明  胡文婧 《前沿》2013,(11):158-160
生态文明是不同于传统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文章围绕乌兰察布市生态文明的建设现状,探讨该市乃至整个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中,加强物态文明、体制文明、认知文明及心态文明的建设,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这是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陈世润  于海龙 《前沿》2013,(11):148-150
中共十八大将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由"四位一体"升为"五位一体",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模式,本文将从统治型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型生态文明建设、治理型生态文明建设、全球多元生态文明建设等四种建设模式来论述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上的探索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态文明是人类建设美好生态环境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正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赋予了更高的战略层面。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大力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这一思想深入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逻辑严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体系。这一思想是生态价值观、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方针、总依据和总要求。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成果,体现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认识的新提升。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生态文明至少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生态制度三个要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全民的生态道德素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完善我国现代化建设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应以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为前提、以发展生态产业为基础、以促进资源能源节约为核心、以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为根本。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源于主体对工业文明及其负面影响的反思性构建,主要涉及如何认识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定位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与身份。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同。但这种认同并不必然带来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然定位。现实存在的诸多消极的社会认同,如旁观者认同、受害者认同、自利性认同等,虽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却从深层次上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来讲,以个体主义和工具理性为内核的社会认同,不可能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应基于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构建和培育以整体主义和生态理性为内核的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本文从认知、情感、行为、利益四个层面,探讨了重构生态文明理念认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鹿红 《理论月刊》2015,(1):26-29
海洋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本文从海洋生态文明缘起和界说出发,理解海洋文明和海洋生态文明的内涵,分析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指出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溯源、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根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理论基础,并提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诉求,指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海洋生态环境危机的必然诉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客观需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领导人民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逻辑理路和实践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理路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深入理解:重视思想先行,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着力培育全体社会成员生态文明意识;注重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不照搬照抄他国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着力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坚持按照系统思维和方法开展生态保护与治理,着力建设生态共同体系统;注重制度与法治建设,以日益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9.
全面理解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建设须臾不可分离。它是三大文明建设面临生态危机后的必然抉择,没有生态文明建设,三大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终究难成现实。生态文明建设并非独立于三大文明之外再建设一种新的文明出来,而是在三大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来建设。生态文明予三大文明建设以"生态化"的引导、规范、限制和制约,确保其发展的"生态化"和可持续性,同时,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之间还相互支持和补充。它们的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着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1.
杨伟民 《党建研究》2012,(12):74-78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一、深刻认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目前应主要关注四个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与环境道德;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雏度。  相似文献   

13.
陈勋儒 《前进论坛》2010,(11):52-54
<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人类积极维护生态健康的高级文明发展形态。生态健康是人类与生态关系的健康,积极维护生态健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之意。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施政纲领和国家理念,多样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全国蓬勃兴起。生态文明摒弃了工业文明破坏自然的特征,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应积极维护生态健康,不能超过生态安全阈值,要在把握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模式、文化制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现实和人民的需求,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意志和宪法规范的统一.通过着重研究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宪法归因的缘由;以宪法文本为支点,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宪法中的生成脉络,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宪法表达中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置于宪法文本视域下探究其价值意蕴所在.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宪法法律的保障,发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指引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的生态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球生态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5.
娄瑞雪 《新东方》2013,(6):29-31
党的十八大再次将"生态文明"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并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很大一部分是由制度设计的进步程度来决定。我国要想建设好生态文明,首先形成生态制度顶层设计的文化自觉。海南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具有多年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争创中国生态文明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6.
<正>【调研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新时代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涵,都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将新型的理性观念贯穿始终。生态文明建设是充实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理论领域推动了法治观念的更新,使法治建设更加尊重和遵守客观规律;在实践领域凸显了生态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并提高了法律的质量。法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在理念层面树立法治思维,审视和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在制度层面构建制度体系,规范和调整生态文明建设;在方法层面运用法治方式,处理和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具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融合而成的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亮点和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8.
邓清辉 《新东方》2013,(3):15-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五指山市地处中部山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基本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五指山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当地百姓的幸福和发展、关乎全省的生态质量和永续发展,意义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6,(5)
正前不久召开的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系统总结了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和经验,明确了"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南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丰富了和谐发展理念的内容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对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等方面的论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