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些学者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公共政策的重心实现了从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跨越,更确切地说是正逐步迈向社会政策时代。我国社会政策尽管获得了空前发展,但由于结构限制和路径依赖,依然面临政府责任缺失、城乡二元分治、碎片化等现实困境。社会质量理论以“和谐社会”为理论视角和价值取向,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整合、社会融入、社会增能四个方面出发,构建起衡量社会质量的可操作的综合性指标,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政策的转型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中国是承诺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主流的49个国家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经历了妇女研究热、妇女与发展热、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热三个发展阶段。对中国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的经验作一反思,将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了美国智库影响政策制定的方式;提出应重视发挥各类社会利益主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使公共政策体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关注和需求,使政策目标平衡各类社会主体的合理利益,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是多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二者行动主体和作用客体是存在差异的。公共政策的主体更多的是社会权威机构,以政府和利益集团为核心进行政策制定和决策分析;社会政策的主体是以政府为先导,更加依靠非政府的民间组织发挥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功能。公共政策偏重权威资源的调配,其制定和决策更多是从宏观层面、整体布局上解决问题;而社会政策由于有社会民间组织的积极参与,使得它有可能关注具体而微的个体生活困境,直接面向需要解决困难的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5.
转型时期中国公共政策转移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艰难起步、90年代的快速发展和21世纪的全面铺开与深化三个阶段。政策转移有着深刻的发生机理,其逻辑起点是改革需求。政策转移的过程蕴含着转移来源、目的、对象等多个结构变量,这些变量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政策转移的历史实践。转型时期的中国公共政策转移有着非模式化、伴随着意识形态冲突、与体制转轨相互作用等特点。政策转移折射出手段服从目的、主体慎择客体、转移助益内生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问题研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将公共政策与社会公平特别是性别平等联系起来 ,使公共政策更多关注社会公平与性别发展 ,真正体现江泽民总书记在95世妇会提出的男女平等是一项基本国策 ,成为中央党校妇女研究关注的前沿理论课题。前不久 ,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主办了“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专题研讨会 ,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一、性别问题与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成为整个研讨会从社会性别视角进行分析的第一个切入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郑新蓉从社会转型的社会背景上深刻阐述了我国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变化以及对教育公正及教育中的性别公正的影响。她指出 ,教…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阶段社会结构层面上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中国现阶段社会结构层面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了中国社会公正外在指标的不断恶化,危及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主要是:从社会大的环境层面上来看,是自由相对有余而平等相对不足;从基础阶层或是从民众层面来看,是中国社会主要群体的弱势化趋向;从较高位置的阶层层面来看,是精英群体之间利益结盟的苗头;从国家层面上来看,是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颠倒。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是本源化的社会问题,中国现阶段大多数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都来源于这四个层面上的问题。所以,治本比治标更加重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消除和理顺社会结构层面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试析政策工具研究的发展阶段及主题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管理方式是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政府管理方式的改进离不开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在政府管理的转型时期,政策工具研究尤其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综合相关文献,可以对国内外公共政策工具研究的基本情况得出三点结论:第一点:公共政策工具研究是侧重于政策实施环节的研究;第二点:公共政策工具研究已成为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学和政策科学研究的焦点和重要的研究途径,并正在迅速成长为政策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或主题领域;第三点:公共政策工具研究在我国还是政策科学的新兴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目前仍然处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借鉴阶段.  相似文献   

9.
贫困不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还是一个政治现象.我国的贫困问题主要受经济转型的影响.社会救助政策是反贫困的重要手段,但是,社会救助政策在反贫困过程中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发挥社会救助政策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一是要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要加强社会救助与其他反贫困政策的协调;三是加强制度效应的评估与监督;四是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领域的新型合作关系;五是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健全救助资金筹措机制.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整个社会形态逐渐由年轻型转向老龄阶段,但由于社会架构并没有及时转变,导致社会形态与社会架构之间出现非同步性,社会治理链条和系统中隐藏着较大的失序风险.面对农村老龄社会治理失序问题,需要从塑造良好发展心态的微观层面、以互惠伦理和利益关联为核心的中观层面以及积极组织下乡和城市反哺农村等宏观层面,共建行动体系.为此,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束缚,建构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老龄社会治理体系,推出和实施独具中国特色的老龄社会治理模式,以及建构能够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老龄社会治理政策体系,为解决全球老龄社会治理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社会问题是政府存在的价值前提,然而许多社会问题却是政府公共政策的社会后果。本文梳理了中国社会问题的类型谱系,分析了中国经济社会变迁的扞格原因,探讨了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的政策生成,认为转型经济社会治理应特别关注社会建构取向的政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探索国家的国际化需要我们从较为微观的角度入手,正确的认识地方社会国际化。国家的国际化实际就是地方社会国际化的量变积累引起质变的效果,地方社会国际化的发展带来了公共政策环境的变迁,新的政策环境要求政府从地方社会国际化的内涵出发,理性认识地方社会发展国际化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不断突破公共政策创新的困境,以具有积极意义的、具有价值的公共政策或行动取代原有政策或行动的过程,以求得公共政策与环境之间的新均衡,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和推动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平行发展的过程中,职业的选择和从业的技能显得日益重要。复杂而多变的社会需求要求我们从自身素质和职业选择上满足现实需求。要在一生职业生涯和长远发展的结合上作出战略选择;以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总揽和架构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任务和实现形式,逐步体现职业规划的教育理念,从而形成融入和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职业规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志愿行动在中国社会的出现,是志愿精神兴起的一种具体后果.其宏观背景涉及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社会文化变迁和社会心理嬗变等.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意识的志愿精神,它的直接动力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所导致的人的需求层次上升.社会成员高层次需求的日渐凸显,引发了志愿行动动机的产生.个体层面的志愿行动动机在社会层面上就表现为志愿精神.中国现代化起飞阶段的物质发展成就是孕育和促进志愿精神产生的关键性因素.志愿精神的兴起及其所引发的志愿行动,将会表现出多重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一次重大拓展,是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项重大创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处理好个体心理健康服务与社会心态引导、社会情绪管理之间的关系,专业化服务和广大党员干部参与之间的关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之间的关系。推进和完善我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完善领导体制,拓展以个体心理健康为重点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建立社会心态的识别、分析和吸纳机制,并引入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公正性和获得感为导向,完善公共政策的评估体系;加强公共政策的顶层设计和推动,提高公共政策的可预期性;优化政策执行过程,打通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以民心为出发点,改善基层社会治理和党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公共政策学本土化研究和学术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借鉴国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在分析框架层面提出的政策过程新模型、建构主义政策研究纲领、制度理性选择框架、政策创新和扩散的政策网络视角等都有显著的学术创新;在研究主题层面,他们立足我国重大经济社会政策问题,重点关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信息、公众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公共政策民主化与法制化等重大问题。在学科前沿层面,公共政策协同性研究、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公共政策工具研究、公共政策伦理研究将成为公共政策学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社会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定时期-转型时期-的特定概念.农民工在对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起到积极推进作用的同时,他们自身的现状及其反映出的某些制度缺失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公平、公正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保障民生是任何政府的当然责任,因而如何制定出有效的公共政策来解决农民工问题以体现制度正义是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治理手段和保障。在转型期的中国公共政策体系中,公共政策存在的种种偏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和目标形成了挑战。我国的政策制定应当以社会公正为核心理念,平衡和协调社会关系,实现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在政策内容上注重对弱势群体权利和权益的保护;在政策结构上应加强社会政策的制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建立和完善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使社会成员能平等地表达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实现以社会管理职能为核心的转型,处理好权威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自主管理的关系。积极实现公共政策的转型与创新、社会自组织的发展与成熟、相应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让政府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主要载体和组织形式,是未来人才就业和发展的新平台。现阶段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些行业发展初期的特殊问题。本课题以实务需求为本,聚焦当前上海市社会公益组织人才队伍状况及现存问题,形成如下建议:进行顶层设计和模式创新、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待遇、创设组织内外的职业发展路径;具体则涉及政治、政策与社会层面等不同层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