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从1949年到1978年,一共颁布过一个共同纲领和三部宪法。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曾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以后在1954年、1975年和1978年又分别制定了三部宪法。现在颁布的1982年宪法是我国的第四部宪法。 1949年建国时为什么不颁布一部宪法?因为当时条件不成熟,还缺乏三个条件:(1)大陆上的军事行动还没有完全结束;(2)土地改革还没有彻底实现;(3)各界人民群众还没有充分组织起来,长期的战争创伤还没有得到医治和恢复。因此当时只能制定一个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宪法自1982年制定以来,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民主和法制建设,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根据宪法有关条文,作者从三方面论证了我国宪法正确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所规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完全符合党的十三大通过的基本路线和发展方向,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宪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制定和颁布的,至今已经整整8年了。从8年来执行宪法的情况看,这部宪法确实是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四部宪法中最好的一部,它的内容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执行得也比过去认真。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意味着这部宪法已经尽善尽美,无需改善了。制定宪法重要,实施宪法更重要;制定一部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宪法不容易,把切实可行的宪法全面贯彻执行更困难。“可行”只是一种可能性,“执行了”才是现实性,而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是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和付出巨大努力的。内容再好,只要不能贯彻执行,也只能算是“纸上的宪法”,而不能算是“现实的宪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法第50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宪法第45条规定的各种权利;(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四)担任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我认为此条第二项规定急需修改,理由是:1979年制定我国现行刑法的根据是1978年宪法。早在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全面修改。修改后的1982年宪法才是我国现行宪法。这就是说,制定我国现行刑法的根据早在1982年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制定刑法的根据  相似文献   

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机关、政党、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国家法制建设的基础.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制定的,它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部比较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它的某些规定特别是经济制度方面的具体规定已经同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现实情况不相适应,而这种状况又不能单纯依靠宪法解释来加以解决.因此,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先后依据宪法制定的程序对1982年宪法的部分条款作了必要的修改.特别是1993年的修正案中,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根据十多年来我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1982年宪法总结了我国长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验制定的,是贯彻1982年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和规定的具体化。它是调整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一部综合性的基本法律,是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民族工作的法律准绳。它集中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符合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一月回眸     
修宪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及1982年共制定并颁布过四次。1988年和1993年两次对1982年宪法作过修改。此次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再次提交建议,根据国情和发展需要对现行宪法作重要修改。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修改的宪法会是更适合中国国情更能满足国家改革开放发展需要的大法。  相似文献   

8.
<正> (一)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实践,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的建议,于1993年3月29日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这是继1988年4月的修改之后,对1982年宪法所作的第二次重要修改,是我国现行宪法的新的重大发展。 1982年颁布的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的,它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国家今后的根本任务,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体现了改  相似文献   

9.
论良性违宪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良性违宪的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不少表面上看似违宪、但实际上却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事件。这类违宪的主体包括:(1)立法机关。如1978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解释宪法和法律,制定法令”(第25条第3项),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但由于改革开放要求制定大量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未经修宪,也未作宪法解释的情况下,自行行使立法权,1979年至1982年间共制定了11个法律,这都是违背当时宪法规定的。(2)行政机关。如1988年以前,深圳等经济特区突破1982年宪法关于土地不得买卖、出租的规定,决定将土地使用权出租。(3)国家领导人。1982  相似文献   

10.
于文豪 《中国法律》2012,(3):13-16,69,71
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历史上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之所以被认为是「建国以来最完善的一部宪法」(肖蔚云,1986),主要在於它体现了现代立宪主义的基本精神,代表和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不断完善。在基本权利方面,这部宪法作出了比较充分、明确的规定,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需要,发展基本权利的保障理念...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宪法已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新宪法是建国以来的第四部宪法,也是最好的一部宪法。这一点是今年4月26日宪法修改草案公布并提交全民讨论以来大家所一致公认的。我国第一部宪法(不算建国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应该说是一部很好的宪法,但是它制定于二十八年以前,那时正处在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毛泽东同志当时就说1954年的宪法起码可用二十年。因此尽管它是很好的一部  相似文献   

12.
<正> 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的颁布施行已经五周年了。在五年的实践中,证明这部宪法的确是一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大法。它本身是一部具有现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是一部好宪法。我说这部宪法是具有现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这部宪法是“社会主义的”、不是非社会主义的。宪法开宗明义在《总纲》第1条就明确规定:“中  相似文献   

13.
新宪法的通过,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建国以来,连这部宪法在内,我们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在四部宪法中,这部新宪法是最完善的一部宪法,它是一部划时代的光辉文献.通过学习,我觉得新宪法有三大特点.第一,它是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和全民的讨论,又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与修改,最后才通过、公布和实施的,因此,它是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产物;第二,它是在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之后,经过拨乱反正,在正确地总结建国三十多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  相似文献   

14.
究竟什么是宪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50年来,我国已经颁布了好几部宪法,但我们对究竟什么是宪法这个问题,似乎还并不十分清楚,而搞清楚这个问题,实在是有着非常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的。一、问题的提起今天,之所以要重新研究什么是宪法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宪法的频繁修改,引起了人们对宪法本身的诸多反思大家知道,美国宪法已经制定213年了,但迄今还是原来的那一部宪法,只不过在其后边附上了26条修正案而已;日本的现行宪法制定于1946年,至今还没有进行过一次修改;法国宪法在西方大国中要算是修改得最频繁的了,例如其现行宪…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家立法工作、特别是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我国法学界对我国立法体制、法律体系等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普遍认为,近十年来,中国立法体制在朝着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多次迈进。1982年宪法及1982年和1986年两次修改的地方组织法原则上确定了国家立法权、行政法规制定权、地方性法规制定权、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权的划分、归属及其相互关系,并把地方性法规制定权逐  相似文献   

16.
新宪法通过了,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心情万分激动。高兴的原因,不仅在于我们庄严地行使了讨论宪法修改草案的权利,还在于我们国家又有了一部合乎国情、顺乎民意的好宪法。解放前,在党的领导下,革命人民前赴后继,追求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1954年中国人民制定了第一部自己的宪法。这是一部很好的宪法,巩固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取得的胜利成果,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方向。但是,在以后的一些时候,在某些方面宪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十年动乱中,宪法公然遭到野蛮的践踏,法制精神荡然无存,人民已经得到的权利丧失贻尽。所以,当新宪法通过的时候,我们深深地感到,最珍贵  相似文献   

17.
<正>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它高度重视并规定了我国的经济立法,规定了我国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而经济立法则是实施和维护宪法的重要手段,并且将进—步丰富宪法的内容。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三中全会的决定坚持了宪法原则,特别是坚持并体现了宪法所规定的经济制度的原则。同时它又是从党的十二大决议和宪法的原则出发,使宪法的规定更加具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完善宪法部分内容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宪法是建国以来较好的一部宪法。但由于受时代发展及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宪法中的某些条款已难以适应今天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现实,虽然1988年、1993年先后两次对宪法的部分内容作了修改,闭幕不久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但笔者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仍有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之必要,作为一家之言,笔者愿意大胆提出,与大家共商榷。一、关于公民的财产权财产权是公民重要权利之一,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是当今各国宪法的通例。同前几部宪法相比,现行宪法将公民部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纳入宪法的保护范围内,九届人大…  相似文献   

19.
<正> 十年前,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大制定颁布了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第一部宪法——1982年宪法。十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去年,在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鼓舞下,改革开放的洪波再度涌现高潮,建立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20.
朱以青 《政法论丛》2004,(4):F003-F003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走过了曲折的历程。1982年宪法是我国最好的一部宪法,它实事求是地确立了我国各个方面的基本制度,充分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充分体现了民主与法制的高度结合,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此后,我国先后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四次修正,增强了宪法的适应性和权威性,使全社会公民的宪法观念、法制观念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