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俄罗斯体制转型是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是在苏联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毕露及苏联解体的特殊背景之下,以大体上和平方式推进的一次复杂而内容深刻的社会进程。俄罗斯体制转型以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为路径选择,从一个高度专制集中的体制,经过短短的几年,发展成为了一个民主自由的、有俄罗斯自身特点的新体制,给其他转轨国家的改革,包括中国的改革在内,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迁带有路径依赖性质,俄罗斯体制转型经历了很长的时期,从新经济政策转向计划体制,又试图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但是转型的效果都不好,苏联时期转型的最大特点是把社会主义同商品市场完全对立起来,所以改革只是对原有计划体制的修补,从戈尔巴乔夫后期开始推行激进的转轨,最终导致苏共解散和苏联解体。独立后的俄罗斯全面推行激进的“休克疗法”,但实际上只有“休克”没有“疗效”。俄罗斯转型失败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劳动力就业看俄罗斯体制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就业/失业、工资水平、劳保福利等方面入手,分析俄罗斯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的特点,并特别讨论了《劳动法》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发挥的作用。本文指出,无论与俄罗斯体制转型的激进方式相比,还是与中国渐进式改革后劳动力就业模式的颠覆性变化相比,俄罗斯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措施都相对温和,调整步伐缓慢,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保留着苏联体制建设的基本成果。劳动力就业领域中体现的这类社会主义因素是俄罗斯社会在体制急剧转型和经济严重下降期间得以"安全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成为俄罗斯国力增强和国家重新崛起的强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4.
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俄罗斯实行的是中央集权体制,其联邦制度始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俄罗斯联邦制度的发展演变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苏联成立,是俄罗斯联邦制度的初步确立时期;第二阶段,从1922年苏联成立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这是其联邦制度的发展演变时期;第三阶段,从1991年底苏联解体至今,是俄罗斯联邦制度的重新确立和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教育在人才培养体制上的改革,是俄罗斯教育超越70年苏联时期的封闭状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标示,这既反映了俄罗斯教育的开放气魄,同时也展示了俄罗斯在文化上的对外吸纳力量。  相似文献   

6.
普京总统第二任期内对政党法和选举法进行了修改,俄罗斯政党体制进一步法制化和规范化,政党数量减少。“统一俄罗斯”党、新组建的“公正俄罗斯”党、俄共和“自由民主党”最有可能进入第五届国家杜马。右翼自由主义政党四分五裂,但自由主义思潮在社会上仍有相当影响。俄罗斯政党体制仍处于转型过程之中,将在“主权民主”的框架内建立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政党体制。  相似文献   

7.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民族意识经受了剧烈震荡的考验,目前正在恢复常态。大多数人已放弃苏联时代的认同,树立了“俄罗斯公民”的新的民族认同。群体历史记忆。特别是对苏联时代的记忆,是俄罗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民族自豪感依然很强烈,表明俄罗斯传统的爱国主义有牢固的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变迁必定会对语言产生深刻的影响,从1985年苏联推行社会制度“改革”到1991年苏联解体,俄语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俄罗斯社会的转型导致俄语也相应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新版历史教师参考书对苏联历史的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2007年出版的历史书<俄罗斯现代史1917~2006年>是苏联解体后,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第一本历史教师教学参考书.它对于苏联历史和苏联历史人物具有了与戈尔巴乔夫时期不同的评价,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西方认为这是普京重新评价苏联历史和斯大林,是"从民主体制的倒退".该书否定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或日苏联模式已经丧失了发展的潜力.该书充分肯定了斯大林领导卫国战争取得胜利和实现工业化和文化革命的巨大功绩,肯定了斯大林民族政策正确的一面,因而称"斯大林被视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但也没有回避斯大林和斯大林时期的问题,如,轻工业的恢复落后于重工业,农业的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善,巨大的成就是通过极大压制民众所取得的.该书明确指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执政者应当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认为"苏联解体并没有命中注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经历苏联解体、政体更迭与经济震荡的俄罗斯纯文学表现出深刻而复杂的转型特色。本文将当今俄罗斯文坛上大众文学勃兴的现象作为背景,着重介绍了俄罗斯文学艰难转型的状况,以及俄罗斯纯文学作家在坚持文学传统,关注人类与个体的生存困境,揭示人性的复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苏联共产党是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由于无前人经验可借鉴并受当时国内国际环境的制约,苏共建立了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领导体制。这种体制对巩固苏共的执政地位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起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个人专权、压抑民主、破坏法制等弊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进行错误的政治改革,致使苏共领导体制迅速衰败,最终导致亡党亡国的悲惨结局。苏共领导体制的兴衰过程表明,执政的共产党必须根据自己面临的任务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使其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确保执政的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面临着经济转轨、政治转型的艰巨任务,行政体制作为政治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必然要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而改革。然而,“行政改革”这个词汇正式出现在俄罗斯公开的官方文件中只是在1997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社会和政权系统内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意味着俄罗斯对这个问题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无论是叶利钦还是普京都非常清楚:如果不改变传统的行政体制和管理方式,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就不能取得根本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研究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对于年代尚近的历史时期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非客观因素。戈尔巴乔夫时期以令人欢欣鼓舞的改革新思维开始,以改革的破坏性结果而告终:苏联国家解体,苏联共产党和苏联共产主义体制崩溃。对于戈尔巴乔夫其人、其改革及其整个历史时期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甚至极端对立。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研究,资料方面极为丰富,研究深度稍显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各类不同观点的概括,尽量客观地叙述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4.
时间匆匆,苏联剧变已有10年。这些年来,国内外从事苏联问题研究的学者,对20世纪历史上这一最重大事件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人们苦思冥想,辛勤探索,想要悟出个究竟。特别是从1996年我国领导人一再提出要研究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之后,学者们在拓宽研究视角的同时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探索苏联剧变的主导因素问题上。我早在1989年8月,当波兰等六个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后就提出,这些国家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就是说,斯大林模式弊病太多,历次改革又遭失败,从而到后来,这种体制走入死胡同,失去了动力机制。后来,我一直从体制这个角度研究苏联剧变原因。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非政府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解体后,伴随社会转型,俄罗斯的非政府组织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并对俄社会产生了深刻而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俄社会转型为宏观历史背景,介绍苏联解体以来俄本土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外国非政府组织对俄的渗透,归纳俄非政府组织的构成、分类及其运作方式,深入剖析非政府组织在俄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并对俄当局管理非政府组织的经验与教训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世界历史发展表明,古希腊、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等众多帝国的解体均是非主体民族反抗主体民族专制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造成的。而苏联帝国的解体恰好相反,是以俄罗斯民族为主体的联邦共和国带头谋求独立造成的。这种与众不同的特征,与民族性格有着密切关系。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决定民族命运,分析俄罗斯性格二律背反的特征,可对苏联解体原因的探索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原苏联的一个行政区迅速转换角色,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国家。苏联模式在俄罗斯完全被摒弃,俄罗斯社会跌宕起伏,经济领域中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使国家管理的功能大为削弱,社会经济领域出现巨大的制度真空。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转型时期产生了严重的贫困化问题,经济衰退伴随着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居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健康状况恶化,平均寿命缩短,约4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除了历史原因和经济因素外,还与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真空有关。目前俄罗斯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才刚刚起步,解决贫困问题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直接产生于俄罗斯民族的特殊发展历程,形成了与西方的民族主义不同的道路和特点,长期以来扮演着与西方文化影响相抗衡的民族精神核心内涵的角色。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两大支柱——弥赛亚意识和俄罗斯的特殊道路,为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石。正是在弥赛亚意识和俄罗斯的特殊发展道路的相互印证、相互作用下,俄罗斯民族主义才得以产生、发展和强化,并且深刻影响着俄罗斯的发展。其中,苏联领导人对待民族问题的态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俄侨史研究在苏联受到诸多限制。在斯大林时期,凡与俄侨有关的题目都成了学术研究的禁区。直到赫鲁晓夫改革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消灭历史空白点”等政策的实施,俄侨史研究中的禁区逐渐被打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俄侨史研究出现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