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于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学说,历来存在两种基本的理解。一种是本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的理解。在这两部著作中,恩格斯把辩证法界定为“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①。恩格斯的辩证法定义是以“物质一无论”为本体论背景、“反映论”为认识论背景的。由此,他把物质自身的辩证法确定为“客观辩证法”,人们头脑中的辩证法确定为“主观辩证法”,后者乃是对于前者的反映户自《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之后,特别是本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界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体系以后…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于光远等先生是这样定义“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学科。恩格斯的未完成的著作《自然辩证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领域,成为以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分支学科的奠基性著作。”  相似文献   

3.
自然观是恩格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来引起人们诸多争议的问题,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支持者有之,但批评也不少。本文主要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为文本,揭示恩格斯自然观的基本内容,追问“自然辩证法”概念的由来,深入分析施密特对恩格斯自然观所作的批评。  相似文献   

4.
关于犯罪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我们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和关于犯罪的理论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研究犯罪社会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自然辩证法》第18页,人民出版  相似文献   

5.
史国藩同志在《关于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涵义》一文(载《思想战线》1985年第5期)中不同意只把物质资料生产看作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他认为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本来就是将物质生产和人日生产都看作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一结论是从他自己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的有关论述的理解得出来的。这就是史国藩同志所说的人们“创造历史的三个因素”。他说:“创造历史的第一个因素是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生产;第二个因素是满足人们生活资料生产所需要的生产工具的生产;第三个因素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另外一些人的生命,即人口自身的生产。”他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这三个因素归结为“第一种生产”和“第二种生产”;恩格斯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为什么要研究“自然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一再宣称自己的研究和马克思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但其“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似乎与马克思的理论旨趣相去甚远。其实,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并非关于“自然界”的辩证法,而是通过反思“自然科学”的理论思维,从而确证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把辩证法从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神秘形式中拯救出来。通过追问恩格斯为什么要研究“自然辩证法”,澄清“自然辩证法”的真实含义与意义,将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反思所谓的“马恩对立论”。  相似文献   

7.
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未提出过‘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观点”;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讲的“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说法,是列宁对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论述“作了并非愿意的注释”后“所得出的结论”,因而这个结论是“难以成立的。”①我觉得,这个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我们来研究列宁在引述思格斯的一段论述时所作的注释和列宁的结论——“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是否符合恩格斯的原意。列宁的引述和注释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一百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明指确出,我们要更加正确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较远的影响,这对我们现在发展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具在重大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一八六八年三月马克思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就提请恩格斯注意卡·弗腊斯于一八四七年出版的《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一书。马克思认为弗腊斯这本书是很有趣的,提出了在有史时代,气候和花卉的变迁,提出了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态平衡的关系。马克思写道:“耕种最初的作用是有益的,终于因树木的砍伐等等,荒废了”。提醒人们在发展生产时,“耕种如听其自然发展,而不加以有意识的控制……后来即成荒地,如波斯、美索不达美亚等……”。(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四卷,第38——39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644页)  相似文献   

9.
自然辩证法要与科学技术同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自然辩证法的内容我以前并没有下功夫研究。从前我学过苏联40年代出版、后翻译成中文的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个版本上的自然辩证法。又读了恩格斯在写《自然辩证法》前后给马克思的信件,其中说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界客观世界中运动的最一般规律法则。我原来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就是这样。不过后来有另外一种说法,说自  相似文献   

10.
伊壁鸠鲁论:量子力学的先哲史南飞在中文版的《坂田昌一科学哲学论文集》的正文里,最后一篇是《我的经典─—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该文最后一段文字,又追溯到他的“经典”之更早的源泉,即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论“人的自然化”不是马克思的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哲学家A﹒施密特虚构了所谓马克思"人的自然化"命题,意在制造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对立。依据这一虚假命题,施密特主张马克思有不同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从而否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本文在分析了马克思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指出:"人的自然化"作为"自然的人化"的反命题是不成立的,马克思没有与恩格斯不同的自然辩证法,在自然观上,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评价及其启示郭大俊形而上学的名声不好,在哲学史上,自黑格尔以后往往被当作一种与辩证法绝对不相容的、完全错误的思维方式来对待。现在看来,这种用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来否定形而上学的作法未必恰当。思格斯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  相似文献   

13.
陈首珠 《前沿》2014,(3):45-46
自然辩证法学科起源于恩格斯未完成的手稿《自然辩证法》,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学术责任。自然辩证法学科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指明方向,为自然科学提供人文关怀,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另外,自然辩证法学科开辟了很多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科学研究方法,增强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1873至1882年撰写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他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辩证法问题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作了哲学概括,揭示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联系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而且深刻阐发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出了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在与无政府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在讲到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道路、党的建设、国家理论时,对“权威”问题有许多论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辩证权威观。这些思想,对搞好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提出一些初步的认识,以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一、强制与服从的统一,是“权威” 的基本含义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权威的主要含义是“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这里主要是指思想理论和精神上的权威。恩格斯的权威理论。则是针对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一切政治权  相似文献   

16.
在探讨如何科学表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时,有的同志指出,“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论述作出的科学表述,是对恩格斯关于“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观点的进一步引伸和发挥。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从理论上作一番追根溯源的研究。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一书中,论述真理问题时曾经提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17.
一个半多世纪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写了《共产党宣言》一书,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创立了科学的思想体系,为共产党人立党奠定了理论基础。《宣言》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思想:一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二是共产党人建立政权一定要进行新的精神生产(文化建设);三是共产党人一定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半多世纪以后,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代表”思想,这是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从继承上看,“三个代表”思想来源于《共产党宣言》,说明“三个代表”思想是…  相似文献   

18.
王伟凯 《前沿》2010,(3):13-16
《自然辩证法》作为恩格斯没有完成且生前没有发表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经典。应该说为写这部书,恩格斯历经几十年的努力,从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积累和酝酿,大体说来,该书的酝酿时段可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9.
一个半多世纪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写了《共产党宣言》一书,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创立了科学的思想体系,为共产党人立党奠定了理论基础。《宣言》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思想:一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二是共产党人建立政权一定要进行新的精神生产(文化建设);三是共产党人一定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半多世纪以后,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代表”思想,这是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从继承上看,“三个代表”思想来源于《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经典著作之一,在马克思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的思想是非常丰富、非常深刻的,对人们的启迪,是永恒的和多方面的。其中,恩格斯研究和观察问题所遵循的历史性原则,便是最启人心智的思想之一。所谓历史性原则,就是以发展变化的历史性观点观察和研究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原则或方法。历史性原则作为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贯穿于恩格斯《自然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