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明确我国社区矫正的对象及管辖范围,确立司法行政机关执法主体的法律地位,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队伍建设,全面规范矫正方法,实行差别化的矫正管理,乃是完善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陈和华  叶利芳 《犯罪研究》2007,(4):26-35,19
操作规程是决定社区矫正工作成败的重要条件。我国(上海)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招募和社区矫正工作规程方面已经构建了一套基本制度和办法,但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执法资格和社会定位、社区矫正的风险评估、行政奖惩与司法奖惩协调、社会资源利用、地区差异对社区矫正操作规程的差别要求、流动人口的社区矫正以及如何进行分类教育、区别管理和心理矫治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建立社区矫正官制度、社区矫正风险评估制度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制度。监督管理既是社区矫正行刑方式的重要体现,也是社区矫正的重要任务之一。社区矫正从试点至今全面试行,各地区司法行政机关建立健全各种监管制度,但在监管理念、内容。及措施方面仍存在偏差和不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变革管理观念,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探索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以推动社区矫正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刑法修正案(八)》从法律上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赋予了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社区矫正工作职能。《社区矫正法》和两院两部《实施办法》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之中。进一步明确社区矫正对象的管辖、机构设立和运作、工作体制和执法权限以及加强对流动对象的监管等问题,对于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吴建军 《中国司法》2011,(11):78-80
随着社区矫正制度被正式载入我国刑法,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在未来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执法主体地位备受关注。作为刑罚的非监禁执行方式,社区矫正始终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保障社区安全;二是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二者的实现都有赖于强有力的矫正手段作为基础,势必应建立起一种针对社区服刑人员人身的约束保障机制,以确保在社区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矫正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陶福 《人民调解》2007,(11):15-15
社区矫正是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一项较新的工作,依据《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矫正工作主体,要依法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  相似文献   

7.
马会海 《天津检察》2010,(3):11-12,27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并行的行刑方式,是一种以公安机关为执法主体、司法行政部门为工作主体的刑事执法活动。在我国,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检察机关对其应享有检察监督权。应该引入合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以便于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公正、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人民调解》2012,(8):8-9
二十一、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如何相互配合开展好工作? 答:司法行政机关是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人民法院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承担着适用社区矫正措施、交付执行、决定变更执行等重要职责。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要认真贯彻落实《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9.
吕伟 《时代法学》2011,(5):32-37
社区矫正代表着当今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刑法修正案(八)实行社区矫正的规定,为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
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出台,对协调社区矫正试行工作、健全制度与机构、缓和立法缺位的尴尬有所助益。但我国社区矫正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仍需加大探索力度,目前,可构建由司法行政机关主导、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一体化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司法行政机关实施社区刑罚执行权,对罪犯实施必要的监管。社会团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现对罪犯的技能培训和教育帮扶。长远而言,应在制度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制定社区矫正法。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符合未成年犯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克服监禁刑的弊端,有利于和发达国家的刑罚模式接轨。我国社会主义的刑事政策、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以及日趋完善的社区和健全的司法行政体系资源为未成年犯罪人适用社区矫正提供了现实可能性。针对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更新行刑观念、对社区矫正进行科学定位、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配备专业的矫正人员、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以及建立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评估体系是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完善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In Daventry District Council v Daventry & District Housing Ltd [2011] EWCA Civ 1153, the majority of the Court of Appeal held that a contract should be rectified because of a common mistake. This note discusses that decision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law of rectification. It is argued that the approach of the majority in Daventry is unsatisfactory, and that an emphasis upon ascertaining whether the parties have objectively made a common mistake may be inappropriate: rectification should only be granted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parties’ subjective intentions. Such an approach might help to distinguish common mistake rectification from unilateral mistake rec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3.
康均心  李娜 《现代法学》2005,27(6):138-144
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执行制度的基本理念在于保护和教育,对此,我国目前的体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具体操作性不强、执行主体不清、责任主体不明等缺陷,缺乏系统化。而社区矫正恰是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执行制度的优先选择,应对原有项目加以改进并进行整合,同时在立法上应进一步完善刑事法、构建特别法体系,完善慎逮制度、充分发挥暂缓起诉制度的保护和帮教作用,重构未成年人缓刑制度、取消对未成年人的劳动教养等。  相似文献   

14.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是医疗卫生法律明确规定的利益共同体,但从部分法院近期裁判情况看,各地在认定患者是否具备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合新《行政诉讼法》调整原告资格的双重背景和最高人民法院裁判精神,在医患关系有待改善和卫生执法水平尚待提高的情况下,应充分肯定患者与医疗投诉处理结果的利害关系,以发挥司法审判和复议审查在推动提升卫生执法水平与保障群众健康权益方面的双轮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Justice Quarterly》2012,29(2):314-336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continued relevance of law enforcement and social worker roles to probation officer practice, a central motif in community corrections scholarship. It also considers how these traditional functions are integrated into community-oriented supervision practices, increasingly emphasized in policy circles. Using Latent Class Analysis of data from a national community corrections survey, a four-class typology of probation officers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ir supervision practices. While classes vary according to the intensity of supervision, particularly in the engagement of third parties (family, community, and the police), there are no classes that correspond either to law enforcers or to social workers. Rather, officer classes are all “synthetic”—combining law enforcement and social work functions together in the same strategy. The analysis identifies a number of predictors of membership in more intensive supervision classes. These relate to ideological orientations, caseload characteristics, officer demographics, and agency progressiveness.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Despite the fact that LGBTQ individuals are at greater risk of victimization than the average citizen, the LGBTQ community’s relationship with law enforcement has been a turbulent one. Using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including survey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s of town hall meetings, and following the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framework,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GBTQ community and law enforcement, and the perceptions of police within the LGBTQ community. The current study demonstrates how members of the LGBTQ community continue to have negative experiences with police that adversely impact their perceptions of law enforcement. Moreover, the findings underline the importance of examining how multiple identities impact an individual’s experiences with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law enforcement. Expanding past research on this topic, this study offers an analysis based upon suggestions of the study’s participants of what steps must be taken in order to improve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相似文献   

17.
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载体。通过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行政机关的名称、机构设置、执法主体资格、机构精简、执法人员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这一制度虽然发挥了一些作用,但质疑之声一直存在着,实践中也有诸多问题。有必要肯定这一制度的合法性,明确其发展方向,通过立法明确其法律地位,健全组织领导形式。  相似文献   

18.
公私协作执法是公共执法和私人执法基于各自特点进行协作的法律执行模式,可以有效弥补公共执法动力不足、腐败和信息劣势的缺陷,也可以有效弥补单纯私人执法过程中的执法过度、缺乏强制力等缺陷.长期以来,我国法律执行活动被公共执法机构垄断,公私协作执法的制度空间不大.为此,应当通过扩张诉讼当事人资格、建立罚金分享制度、增加惩罚性赔偿规定以及放宽风险代理诉讼限制等方式为公私协作执法开辟空间,使公私协作执法能够成为我国法律执行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定位及其队伍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社区矫正工作不仅是一项执法活动,也是一项社会工作,具有专门性与群众性。要在社区支持下达到社区矫正的预期目的,必须充分重视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资格、素质与培养。  相似文献   

20.
阴建峰 《法学杂志》2022,43(1):71-86
为了个人自由而抗拒防疫管控,是对国家公务活动正常秩序的公然侵犯,具有法益侵害性。对于妨害公务罪之"暴力、威胁",应结合其侵害法益、实务经验予以合理界定。参与疫情管控的基层工作人员能否作为妨害公务罪之对象,需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紧扣从事疫情防控职权之公务性质深入分析。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不当防疫措施的,因防疫执法之合法性丧失,不构成妨害公务罪。行为人对防疫执法行为合法性的认识错误,属于对构成要件的事实认识错误,阻却犯罪故意的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