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淮南子》具有丰富的学习思想,对人类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认识.在道、儒思想的不同影响下,《淮南子》表现出两种既有交集、又相迥异的学习观.一方面,《淮南子》坚持黄老道家的基本立场,对儒家之“学”进行批评,凸显出尊道抑儒的理论倾向,而另一方面又试图从整体上调和与兼容这两种学习观.受道家心性思想熏染,《淮南子》从基本原则、根本目的与理想境界等三个方面阐发其“尊道养生”的“为己之学”,彰显出显著的生命美学意识,这既对秦汉时期的学习思想有所发展和丰富,也对现代人类的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淮南子》的辩证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的一部总结历史经验,兼蓄各家学术,探求治国之道的著作,其中包含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具有集以往之大成和富于实践性的重要特色。兹叙述于后:  相似文献   

3.
徐茜 《传承》2010,(24):156-157
《淮南子》是西汉前期刘安及其宾客集体撰写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理论。《淮南子》的生态环境观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观、生态环境保护观和生态伦理思想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淮南子》对当时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所在。《淮南子》中的生态环境思想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淮南子》是汉代黄老学说的代表著作,不仅在哲学和政治思想上如此,在寓言创作上也是如此。它是淮南王刘安一生心血的结晶。 刘安(前179~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其父刘长被封为淮南王,因恃亲不法,流放蜀郡,途中困厄不食而死。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刘安被封为淮南王。汉武帝即位后没有太子,太尉武安侯曾私下对刘  相似文献   

5.
《淮南子》同《老子》一样,把“道”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而“道”落到政治层面和人生层面.形成了《淮南子》的无为论。《淮南子》以老学无为论为基本准则,吸纳其他各家的某些理论,将“因”的思想、“人为”的精神和“术”的理论契入其无为论,从而完成了对老学无为论的“三大改造”。  相似文献   

6.
安徽淮南,自古以来星光灿烂,人杰地灵。其境内八公山有大小山峰40余座,瞰淮河,临淝水,茂林幽谷,景色秀丽,著名的“淝水之战”令前秦符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西汉思想家、文学家刘安读书鼓琴,善为文辞。他主编的《淮南子》一书综合先秦道、德、阴阳各家思想,成为哲学史上名篇佳作。廉颇、春申君等众多的历史名人为悠久的淮南文化添姿增色。  相似文献   

7.
信息动态     
刘文典与古籍校勘1917年,先生经陈独秀介绍进入北大教书.那时北大人才太多了,尤其是国学方面,辜鸿铭在北大,刘师培、黄侃都在北大,都是些了不起的人.所以,先生就决定要下苦功搞出点成果,认认真真地校好一部书.经过比较,他选定先秦诸子作为校勘的主攻方向,而且一出手就是比较难弄的《淮南子》,所以叔雅先生真正搞起古籍校勘是从《淮南子》开始的.他就找傅增湘先生帮助搞《淮南子》,为什么找傅增湘先生呢?这里有一个缘故,叔雅先生念书有个特点,就是很讲究版本,这是受刘师培、章太炎先生治学的影响."只要刘叔雅教授看的书都是好版本,不是好版本他不看."钱穆先生如是说.事实如此,即使在生活很困难的情况下,只要发现好版本的书,哪怕借钱,他都要买到手中.我看过他手中收藏的方苞的手稿,有4个夹子,就是通过傅增湘先生介绍花了200块大洋买的.傅增湘先生是著名的藏书家,也是版本学家.藏书很多,而且版本也好.先生说:"没有傅先生不行,因为好多版本找不到."傅先生借书给他看,并且把《淮南子》的好多种版本都找来了,《永乐大典》原本都给他看过.还有像王念孙的手稿他也看过.所以他对傅先生很感激,说傅先生是他的版本学老师.他还爱抄笔记,搞校勘更是亲力亲为,抄了很多东西,像《文选》、《太平御览》、《治要》、《道藏》等书中凡引及《淮南子》原文或许(许慎)、高(高诱)旧注者,一字一句,都一一抄录.有人说先生是道家,其实不然,他是杂家.先生博览群书,而融会贯通应用于治学.  相似文献   

8.
叔雅先生     
(续上期)刘文典与古籍校勘1917年,先生经陈独秀介绍进入北大教书。那时北大人才太多了,尤其是国学方面,辜鸿铭在北大,刘师培、黄侃都在北大,都是些了不起的人。所以,先生就决定要下苦功搞出点成果,认认真真地校好一部书。经过比较,他选定先秦诸子作为校勘的主攻方向,而且一出手就是比较难弄的《淮南子》,所以叔雅先生真正搞起古籍校勘是从《淮南子》开始的。  相似文献   

9.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是《淮南子》最具进步意义的政治命题,作者围绕这一命题提出的爱民、利民、顺民、安民等一系列施政观点,极大丰富了中国古代趋善求治的政治文化,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屈原《九章·橘颂》作于何时?历来都有争论。清吴汝纶《古文辞类纂校勘记》及近世郭沫若《屈原研究》、谭介甫《屈赋新编》等认为《桔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其主要的理由是:“这里找不出任何悲愤的情绪”,形式上“遵守着四字句的古调,其余的八篇气象和格调都迥然不同”。且根据“江陵千树桔”(《汉书·货殖传》),“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等),谓桔并非江南才有。诗中有“嗟尔幼志”、“年岁虽少”之句,这是屈原的“自喻”等等。我认为这些理由是不充足的。《桔颂》当是屈原在顷襄王时放逐后“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的途中所作。因为:  相似文献   

11.
金荣根 《现代领导》2001,(12):21-21
素以煤炭、电力、化工著称的安徽省淮南市,被誉为中国大型能源基地。这座美丽的城市,历史悠久,环境优雅,更因千古名篇《淮南子》的诵传而使她披上了神奇的色彩。淮南,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的资源,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崛而起,发展成为华东地区的“动力之乡”。  相似文献   

12.
一《离骚》比兴的源头在哪里?从汉代淮南王刘安到王逸直至今天,人们都无一例外地从《诗经》中寻找《离骚》比兴的源头,认为《离骚》继承了《诗经》的比兴形式而又有所发展。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楚文化的考古发掘,逐渐动摇了上述出于经学本体论的观点,它以诸多的雄辩事实告诉我们,《离骚》比兴不是源于儒家经典,而是源于楚文化自身。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干,兼取儒、墨、法、阴阳诸家学派之长,“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淮南子·要略》,以下凡引本书,只注篇名),不仅蕴含着对于天地自然的深邃认识和治国安民的宝贵启示,而且提出了颇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本文拟就此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节约资源,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根据《安徽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全省禁止和限制使用实心粘土砖和空心粘土砖等粘土类墙体材料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禁止和限制的范围和期限(一)淮北、淮南、马鞍山、芜湖、安庆和黄山市的城市规划区自2008年7月1日起禁止建筑工程使用空心粘土砖等  相似文献   

15.
建木考     
建木一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木属),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太皞爰过,黄帝所为。”(海内经)“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在(穴契)窳西、弱水上。”(海内南经)“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海内南经)《淮南子》和《抱朴子》等神话典籍亦有记述。据这些典籍的记载,建木大致是一种有叶无枝的神树。这种神树为“黄帝所为”(“为”训“造作”)。古代三皇之一的天皇伏羲氏曾由此经过(“太皞爱过”)。《淮南子·地形篇》:“建木在都广,  相似文献   

16.
钟周铭 《人民论坛》2023,(11):107-109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淮南子》一书继承了先秦诸子尤其是老庄的道论思想,并试图将社会政治活动中的人事与自然运动变化规律中的天道相结合,强调“天人同构”“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将天和人的关系纳入到一个新的范畴之中。《淮南子》中的天人关系论对于认识汉代思想文化乃至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心理,以及为当下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淮南子》上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时间一方面是最具体、最现实的东西,一方面也是最抽象的东西:浪费物质的罪过,谁都看得见;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8.
李建光 《前沿》2010,(20):14-17
《淮南子》的神仙修炼理论是一种以老子道论为统领,既突出精神修炼,又注意形体修炼的基础作用,既重个人修炼,又致力于社会治理以达到促进个人修炼效益的、综合性的理性与务实性的神仙修炼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现将《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8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我省是资源大省,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市是全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材  相似文献   

20.
《通典》是唐人杜佑所著的一部典志体史书。杜佑(734—812年),字君卿,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官僚家庭出身,年轻时以荫入仕,先随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韦元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