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子政务》2005,(3):3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道器问题,"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器之辨,是形式与内容之辨.电子政务,是完全现代意义上的产物,但是这些年的发展状况,似乎仍未超越古代哲人所谓的道器之辩.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2005,(4):3
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道器问题,“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器之辨,是形式与内容之辨.电子政务,是完全现代意义上的产物,但是这些年的发展状况,似乎仍未超越古代哲人所谓的道器之辩.……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孤岛"与"被信息化"两个核心难题,运用信息生态理论,详尽辨析了电子政务的系统性与多样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两者之间表面上看似相互冲突矛盾,实质是一种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嵌入融合关系;并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系统性与多样化融合之道。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孤岛"与"被信息化"两个核心难题,运用信息生态理论,详尽辨析了电子政务的系统性与多样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两者之间表面上看似相互;中突矛盾,实质是一种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嵌入融合关系;并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系统性与多样化融合之道.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义利之辨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利之辨犹如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表现形式,它实质上是中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对中华民族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思考和探讨的成果总汇。因此对这一作为文化系统核心的价值探寻活动作出判断和评价确非易事,任何轻率的否定或肯定似乎都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对于义利之辨给予系统的清理、深刻的反省乃至科学的评价的必要性在当代中国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为急迫和强烈。一义利之辞中理论派别的科学划分中国历史上的义利之辨,前后延续数千年,其思潮之波澜壮阔,其学派之层出不穷,其论辨之尖锐错…  相似文献   

6.
《庄子》"藉外论之"的由"器"而入"道"的寓言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诗文的一种重要的言说思维形式,它与后现代性精神相通,并影响了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学角度审视电子政务绩效入手,讨论了中国电子政务国际排名徘徊不前的原因,以及中国国情与电子政务发展道路的关系,剖析了一把手工程与电子政务的可持续性、电子政务项目存活的基因、事务处理系统的数据共享、研究型信息共享、电子政务建设如何削减社会交易成本等问题,得出不要追求很难成功的宏大电子政务工程体系,而应由若干成功的系统逐渐成长、扩展为成功的应用体系,脚踏实地改进每一个项目才是电子政务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8.
品德高尚者如巍巍山岳,人皆敬仰。何谓品德?品德即人的品行道德。品行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也就是人生的准绳。古今中外圣贤之士莫不视道德为人生第一要义。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重伦理、讲道德。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开篇则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伦理观,把伦理道德看成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把道德教育和修养看作是培养圣贤君子和理想道德人格的必经…  相似文献   

9.
作为战国时期杂家之集大成者,《吕氏春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天文历法方面的内容,少有人作专题系统的研究,而是较多地停留在对有关词语的解说上。所以,本文试就该书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关系作些探讨。《吕氏春秋》不是天文历法专著,但是,我们从书中,又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天文历法的存在。从它的编排到它的内容,我们都能发现天文历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吕氏春秋》一书的编排,具有先秦诸子著作所没有的独特形式。其独创性的编著风格,绝对是为它的内容服务的,也是为它的主旨服务的。所以,本文将从它的编排入手,揭示其背后的天文历法思想与内容。完成了对其编排的分析之后,本文将重点放在对该书中有关天文历法的梳理与解读上,以期揭示其天文历法所表现的深层次内容和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所产生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在古代钱币上展现得绚丽多彩而形成中国古代钱币美学思想。中国古代钱币美学思想随着钱币的发展而发展 ,其发展轨迹是依次迭升的 ,而表现出美学思想和文化上的自然形式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原是《易传》对精神与器物的界定与划分 ,其本意大致是 :道也即精神是无形的 ,而器也即器物则是有形的。本文用其反语来描述中国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具体性。对中国思维的研究表明 :其更偏好或关心“形而下” ,也即具体的现实或现象 ;其更关注个别的事实 ,即更关注经验层面的东西。这样一个特征可以从以下的考察中得到证明 :哲学我们知道 ,先秦时期许多重要学派所关心的都是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比如政治问题。在儒家那里 ,孔子已经提出不少具体的政治主张 ,这些主张归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一个思想 :德…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定位远见卓识的服务型政网领袖政网概况北京是全国最早开展电子政务建设的城市之一。在其电子政务进程中.给广大公众带来实质性影响的.是”首都之窗”的建设和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首都之窗“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北京市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终绩效。“首都之窗”是北京市国家机关在因特网上统一建立的中心网站,从1998年7月1日“首都之窗”正式开通至今,已经有五年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的电子政务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而且各地区、各部门发展也极不平衡。在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充分认识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性,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与领导,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进行与电子政务相适应的体制创新;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加快各级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培训;加强电子政务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电子政务》2012,(4):121
2012年3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了《2012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面向公众的电子政务》。该报告显示"中国在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中稳步前进",中国以电子政务发展指数0.5359排名第78位。报告认为,中国政府在促进信息公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提供综合的信息、更多的跨部门综合性服务以及政府官员与公众更多的互动,中国政府提高了官方门户网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2005,中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05,中国进一步加强行政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2005,中国人的“国”网中央门户网站出台,门户为王的时代即将来临;2005,农业信息化构建中国和谐信息社会;2005,信息资源共享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2005,中国制定信息化战略;2005,中国首份信息化战略报告《2005中国信息化报告》出台;2005,中国网民数量突破1亿大关;2005,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一五规划出台;2005,……2005,对中国电子政务来说,无论从各个角度都是备受关注的一年。行政体制改革,政务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农业信息化升温,务实消除不同地区的信息鸿沟,构建和谐信息社会,成为2005中国电子政务政府政务“创新”“务实”的主旋律,真正在信息社会一步步落实“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而从电子政务建设角度上,在经过近几年硬件网络基础建设热潮之后,2005年成为了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转折点:业界开始脱掉了电子政务建设的“虚热”外表,而把“务实”放在了首位;不再一味追求信息化速度和单纯从某个具体应用考虑问题,开始从整体角度考虑整个政府信息化架构层面的问题,对政府信息化资源整合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电子政务建设开始进入讲求“实效”的阶段。2005年,是中国电子政务“承上启下”的一年: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上,启上亿网民之下;承“十五”之上,启“十一五”之下;承国网之上,启各级政府门户网站之下;承资源的共享之上,启信息的公开之下。本篇《电子政务:2005》力求全面综述汇编中国电子政务在2005年度的关键点,并以主题词提炼的形式加以回顾陈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就是对外来文化思想体系的整体改造和创新,使之在文化思维方式上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思维方式实现对接,在思想内容上切合中国社会实际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化现象的当代呈现形式,其基本理路是在切实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质逻辑的前提下,结合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一定时代条件下的国情和世情来改造之,使之适应中国大地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7.
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十五”期间,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形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无论是网络统一平台的建设还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都需要标准。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各建系统,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的状况,形成许多低水平的信息孤岛,造成极大的浪费。信息孤岛使得大  相似文献   

18.
本期内容的基础素材源自国家软科学项目《未来十年中国电子政府的发展与对策研究》的理论部分,内容结构的表达转换成了一种与课题研究不尽相同的公共语言形式。该课题2001年开题,2004年初验收。课题结题已经一年,一年的电子政务进程,实证还是否证了未来学意义上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对策研究?预测和进程是否存在偏  相似文献   

19.
“王学”以“止于至善”为价值追求,通过“致良知”的道德践履以成德成圣,在“格致诚正修”的“尊德性”与“道问学”中,蕴含着“伪善”的对治之法,也揭示出“伪善”的成因机理。根据“王学”“一则诚,二则伪”的观点,从知志之辨、知行之辨、觉愿之辨、义利之辨、公私之辨五个维度,可探析伪善是割裂知志、知行、觉愿、义利、公私等内在统一而致的恶,亦证其德性与德行的分离是致良知工夫不切之故。  相似文献   

20.
基于网络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绩效信息资源是指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业绩为内容,以数字代码形式传输和存储为形式的信息集合。政府绩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是政府绩效管理的基础工程。本文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探讨政府绩效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的机制与对策,将其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发展的宏观战略,对于提高政府公共决策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