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论述具有反对意识形态霸权的主导意义和解构整体思维的基本特征.当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后殖民知识分子形成的后殖民批评理论对主流话语提出质疑时,当美国民族认同的"美国核心文化"受到"多元文化主义"的挑战时,一部用汉语化的英文写成、满含思乡之情并且颂扬儒家文化的散居族裔作家作品在西方应该是被冷落的,但事实却完全相反.其原因何在?美籍华裔女作家马严君玲的自传作品《落叶归根》(Falling Leaves)在西方的一度热销,说明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下不再仅以媒体形式输出西方文化,而且开始关注如何实现本土文化的同质性,差异与选择成为其两大新特征.  相似文献   

2.
版权制度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作品与有体动产相比具有可复制性和非竞争性的性格,因此对它的保护很难像对动产的保护那样建立在占有的基础上。事实上,版权——这种对作品的保护制度,是一种法律拟制。一如论者所说,不同的保护方式依赖于权利对象的不同性质。〔1〕但是,由于历史的机缘,现代/西方式法律对因作品而发生的关系的规定大致沿用了有体财产上的物权理论,〔2〕其隐含的前提是:作品与有体财产在本体上都是确定的。按照这种预设,作品就是作品,它有自己的边界和范围,版权法保护的对象是私有领域的东西。然而,实践和现代的理论表明,这种有关作品本体确定的预设只是…  相似文献   

3.
论《推销员之死》的艺术结构及其悲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美国剧作家阿瑟·密勒的名作《推销员之死》(1949)问世以后,西方评论界对该剧是不是悲剧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本文试图把《推》剧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考察作品内部结构的各个层次,探讨作品的内涵特质,又把作品放到产生它的外部社会结构中去考察这种内涵特质所具有的认识意义,以求对该剧的悲剧性作出初步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正> 反托拉斯法是美欧等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法规,它对美国和西方的政治、经济、法律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制定较早、比较有代表性的美国反托拉斯法,并旁及西欧与日本。  相似文献   

5.
美国雇佣作品制度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创作者享有著作权发展到目前雇主享有雇佣作品的著作权.雇佣作品制度的变革反映了美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梳理美国雇佣作品制度的历史,总结其发展经验,有助于我国雇佣作品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法 正义 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的概念就当代中国法学来说,法的价值,或法律价值,是本世纪80年代从有些西方法学作品中引入的一个概念。从字面上讲,法的价值可以有不同的含义。第一,它指的是法促进哪些价值;第二,指法本身有哪些价值;第三,在不同类价值之间或同类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法根据什么标准来对它们进行评价。从这一意义上讲,法的价值即指它的评价准则。美国法学家庞德(R·Pound)在其法理学作品中所讲的价值问题就是评价准则:在法律调整或安排背后"总有对各种互相冲突和互相重迭的利益进行评价的某种准则。"在法律史的各个经典时  相似文献   

7.
美国死刑制度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死刑制度评介尹春丽在当今世界上,美国的死刑制度独树一帜,它不仅是少有的几个保留死刑的发达国家之一,①而且也是死刑制度最有特色的国家之一,其死刑制度的不统一性、对死刑态度的矛盾性和死刑执行方法的多样性,更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近年来,美国不顾西方一...  相似文献   

8.
赵锐 《知识产权》2012,(6):58-62
孤儿作品是作者身份不明或者虽然作者身份明确但查找无果的作品。网络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孤儿作品问题愈发突出,有必要对Google案和解协议及西方国家孤儿作品利用模式进行审视。同时,《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对孤儿作品的制度设计须进一步细化与完善,明确孤儿作品范畴,细化勤勉查找义务,并确立孤儿作品的强制许可模式。  相似文献   

9.
国外裁量不起诉制度评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两大法系在起诉理念上有很大差别。英美法系国家特别是美国,检察官的起诉裁量权很大,基本不受制约,现在虽有  相似文献   

10.
曹文衔 《中国司法》2002,11(11):41-43
一、引言一般认为,保护作品完整权系指作者享有的保护其作品在思想表达的形式和内容上的完整性,禁止他人歪曲、篡改的权利;另一方面,作者本人有权对自己的作品在发表之前或在作品再版时进行修改,即,作者享有作品修改权。大多数国家将修改权的内容包含在保护作品完整权之中,也有少数国家将这两层意思分别予以规定①。我国也采用分别规定的立法模式。日英德美意加等主要西方国家立法中有关作品完整权的规定表明,保护作品完整权作为一项重要的著作人身权,与作者的声誉、荣誉密切相关,其权利基础是对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个性、人格…  相似文献   

11.
委托作品著作权原始归属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大陆法还是英美法,都坚持著作权由作者原始取得原则。在英美法上获得作者身份的途径却有两条:一是参加作品的创作,依据创作人为作者原则而成为作者;二是未参加作品创作的人在法定条件下可依据视为作者原则被视为法律上的作者,即被拟制为作者。我国《著作权法》第17条允许委托人通过合同约定著作权归属之规定则十分独特,可作两种截然相反的合理解释。这与人们对英美版权法尤其是美国版权法的误解不无关系。应该对我国《著作权法》第17条进行完善,允许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将委托作品转变为单位作品或法人作品,并对委托人的身份和可以转变为单位作品的种类作出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匿名作者及其著作权保护王受聪匿名作者的认定。匿名作者,就是创造匿名作品的自然人。美国版权法之匿名作品“系指作品的复制本或录制品上未署有作为作者的自然人之名的作品。”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6条规定,这类作品为“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对于我国的匿名...  相似文献   

13.
从Feist案看美国数据库的版权保护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初期,Feist案件的审理确立了美国事实作品保护的新准则,否定了先前美国法院依照“额头上的汗水”理论保护该类作品的判例。随着数据库产业的发展,如何保护该类事实作品再次成为焦点问题。Feist案件阐述的重要理念,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法律上的巨大挑战。该理念不能从版权法上全面地保护数据库产业制作者的利益,使得美国数据库在版权保护上面临危机。为了弥补版权法上的不足,美国在司法实践中,采用多法结合的模式来全面保护数据库;立法界对是否采用赋予数据库特殊权利的模式来保护该类作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简论德莱塞     
西奥图·德莱塞(1871——1945)萌一系列作品,标志着现实主义在美国的胜利。德莱塞的作品有其鲜明的特色。美国著名评论家阿尔佛勒特·卡静说:“曾经有一个时期很多美国作家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他们的作品,读起来似行云流水,并不触痛什么,而德莱塞的作品,则读起来,‘叫人痛苦得难以忍受’。”别的那些作品“丝毫不叫你  相似文献   

15.
文学意义问题在西方现代文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作者意图、作品意图和读者意图等文本意义存在的三个层面,阐述了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指出文学意义的实现依赖于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综合作用,对任何一方的忽略或过分强调,都不可能对文学意义有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樊宇 《政法论坛》2020,(2):44-59
1986年在美国发生的"美国的第三世界"版权纠纷案和1995年发生在我国的十世班禅大师灵塔案的涉案作品,均为雕塑作品,均是在委托关系下创作完成的,美国初审法院和中国二审法院均将委托关系认定为雇佣关系,并且均适用了视为作者原则。但中美两案的最终结局却大相径庭。1989年美国最高法院在此案终审中申明,委托关系不是雇佣关系,委托作品不是雇佣作品,不适用视为作者原则,遂做出维持二审判决的终审判决,在美国持续了百年之久的委托作品与雇佣作品之争,从此尘埃落定。此终审判决对于移植视为作者原则后深受法人作品与职务作品(雇佣作品)之争困扰的我国法院和正在进行中的著作权法的修订,均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法学》1989,(8)
美国市政府体制的不同类型,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是多模式化。美国的政府体系,有联邦中央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级。中央政府与州政府是联邦关系。县、市、镇、乡等地方政府均是州的下级行政区域,也是州在法律和政治上的代理机关。美国市政府的设置,在西方颇有其特点。一、市的形成和市政府的法律地位美国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因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行政上的地方分权颇为必要。州政府要对诸如教育福利事业和法律的执行等直接实行监督,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需要建立地方政府。县制早期为农村地方政府的主要区划。有的地区因人口集中,  相似文献   

18.
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在谈到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有一句话颇为令人深思,“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发展自然是现代文学中的重要事件”。作为一位有着现实主义倾向的现代派作家,贝娄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文学界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重新认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在当代西方文坛,尽管现代派风靡一时,但斯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等文坛大师所开创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依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9.
马克·吐温是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之中的杰出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在我国和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了解马克·吐温很有现实意义。但是,有些观点妨碍着人们认识真正的马克·吐温,象西方有一种相当有影响的传统观点,认为马克·吐温在后期  相似文献   

20.
各国著作权法对电影作品的定义基本上都是从表现形式这一角度入手来进行的。我国著作权法对电影作品的定义除了表现形式的限定性之外,还加上了创作方法的限定性,即电影作品必须是通过摄制的方法创作的。这样一来,诸如动画片、电脑游戏中的动画场面、FLASH等新型的在表现形式方面同于电影作品的作品,由于不是用摄制的方法创作的,在著作权法上的地位无法明确定位。在未来著作权法的修订中,应当重新对电影作品进行定义,去除创作方法的限定性,并应借鉴美国版权法有关电影作品和视听作品的规定,从表现形式这一角度出发建构一个在外延上大于电影作品的视听作品这一版权客体类型,并对电影作品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我国著作权法邻接权部分应当作出相应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