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政“一把手”在一个地区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其领导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能否得以贯彻执行。因此,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和“三个代表”的要求,党政“一把手”应具备如下几种能力:一、把关定向能力。无论宏观微观、大事小事,从做决策到具体抓落实,都有一个方向问题。作为“一把手”,一要认清方向,用理论武装头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二要把握方向,引导调控好班子成员的认识和行为,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上级规划,做到目标清、方向正、路子对、落实好;三要坚持方向,一身正气,坚持真理,不因外部客观条件影响而丧失原  相似文献   

2.
李彭 《求贤》2010,(10):5-6
作为一个“一把手”,领导方法科学,可以推动和领导这个单位全面工作健康发展。领导方法不正确,就会错失发展契机。因此,“一把手”作为一个单位和团队的组织指挥者.必须创新领导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把手”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重要职责。如何当好“一把手”,这是新时期领导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笔者认为,当好“一把手”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步步深入,如何强化监督的问题逐步凸现出来。那么,怎样才能加大监督力度呢?笔者认为,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是加大监督力度的一条有效途径。其原因就在于“一把手”是排头兵,他的一举一动都带有示范性,容易产生辐射作用;“一把手”是领头雁,他的言行决定着队伍的行进路线和方向,领头雁方向偏了,群雁想纠偏难度就大。所谓“上行下效,上乱下逆,上枉下曲”,“上之所为,人之共瞻”,说明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一把手”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敢抓敢管,那么这个部门、这个单…  相似文献   

5.
所谓“一把手”是指在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一把手”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所谓“一把手”,是指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一把手”处于关键地位、起着重要作用、负有全面责任,抓班子、带队伍、干事业,都必须发挥好“一把手”的作用。 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对各级领导班子的监督也得到加强。然而,对各级“一把手”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把“一把手”作为党内监督的重点。《条例》的试行,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富有胆识和智慧的重大决策,可谓抓住了关键,切中了要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贯彻执行《条例》,重点要抓好对“一把手”的监督。首先,“一把手”地位特殊,责任重大。邓小平同志讲,解决领导班子问题,主要是配备好一、二把手的问题。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党政“一把手”,既是班子中平等的一员,又在班子中处于关键位置,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概括地说,“一把手”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  相似文献   

8.
对"一把手"监督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一把手”,是指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一把手”处于关键地位,起着重要作用,负有全面责任。抓班子,带队伍,干事业,都必须发挥“一把手”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人际关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等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干部监督工作难度加大,尤其是对有些单位、部门和地区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工作难度愈来愈大。因此,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已刻不容缓地成为党的干部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引起各级…  相似文献   

9.
各级党政“一把手”,既是领导班子中平等的一员,又是领导班子的核心,在班子中处于关键地位,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因此,必须对他们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把这种要求概括为:“坚持原则,把握全局,团结同志,加强修养。”“一把手”怎样体现这四句话的要求,是一个值得经常深思的重要问题。我认为,有必要把江泽民同志的这四句话要求作为四种意识,牢牢贯穿于“一把手”的工作、生活、学习中。 “一把手”必须首先强化原则意识。原则性是党性的体现,坚持原则,最主要的是“一把手”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理…  相似文献   

10.
庞金华 《求贤》2010,(10):4-5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重要责任。如何当好“一把手”,是新时期领导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体会,“一把手”要推动班子“创先争优”,带动整个单位的科学发展.就要善于出主意、用干部、创环境。  相似文献   

11.
如今,对一个年轻干部来说面临着诸多机遇,八十年代末在我人生旅途中机遇果然来临,而且不需要我加以任何捕捉,竟由一个单位的副职充当了单位的“一把手”,为尽快进入角色,工作之余较系统地学习了《领导科学》一书,又平心静气地回顾、思考了一些过去所从事的角色。从“被领导”到“领导”的角色体验中,对如何当好“一把手”,“一把手”应具有怎样的素质形象,有一些粗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习惯把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企业领导班子的党政主要负责人称为“一把手”。然而,有些“一把手”因为宗旨观念淡化,组织观念弱化,法纪意识淡薄,拒绝接受各级监督,大搞“家天下”、“一言堂”,从“一把手”变成了“一霸手”,甚至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最终堕落成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在各级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中,“一把手”所占的比例很大。请看——  相似文献   

13.
董励华 《党课》2008,(2):53-55
如何构建和谐领导班子,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作为“一把手”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要解决好这一课题,“一把手”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是个系统工程,需方面下手,我认为给“一把手”减负是一个重要“一把手”是各级党政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中的主要负责人,对管辖范围内的一切工作处在“负总责”的关键位置。往往在工作实践中,不论是上级领导,还是同级班子成员,或者是被领导对象,一般都把  相似文献   

15.
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把手”自身建设要过硬。只有这样,才能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才能履行好神圣的职责、完成好肩负的使命,才能兴一方大业、保一方平安。具体地讲,作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基层党政“一把手”,在当今“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一定要自觉强化“六个意识”,带头践行“三严三实”,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以规范的言行举止和良好的领导形象影响人、感化人、带动人。  相似文献   

16.
未末 《共产党人》2004,(2):31-32
“一把手”,一般是指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中排名第一位的主要负责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一把手”的形象应该是在品德、能力上往往高人一筹,属于高瞻远瞩、清廉刚正、运筹帷幄、叱咤风云一类。然而,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些如陈希同、成克杰、刘方仁、李嘉廷、程维高之类的“一把手”,给原本人们心目中的美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党政“一把手”违法违纪的案件不断增加,在领导干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这一现实把加强对“一把手”监督问题迫切地摆上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议程。围绕“一把手”的监督,各级党组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蕴含其间的一个“难”字,值得认真解读。笔者认为对“一把手”监督难,除了“权”的因素外,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领导宠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首长负责制”使“一把手”的权威泛化。有的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偏爱有加,视为“宠儿”。日常工作中,把“一把手”看作是单位的象征,以…  相似文献   

18.
黄梦其 《党课》2013,(14):71-74
作为新提拔或新调到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任职的“一把手”,如何尽快进入角色、打开工作局面?依笔者之见,其关键是要及时调整理顺情绪,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之下,始终牢记以下“六忌”:  相似文献   

19.
调整领导班子“一把手”是常有的事。有的另有重用,有的到了离退休年龄,有的岗位交流。但对新上任的“一把手”来说,却面临一些既平常又敏感的问题需要审慎对待和处理。一、肯定前任成绩,汲取经验教训。新到一个地区、单位、部门担任领导班子“一把手”,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前任的工作。有的“一把手”到任伊始,只凭个别人的介绍或汇报,就大谈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把前任工作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来个全盘否定。这种现象特别容易在工作基础较差的单位发生。有的“一把手”则相反,为避免否定前任之嫌,大唱赞歌,这是突破,那是创新,来个全面肯定,这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单位容易发生。这两种态度和做法都是不科学  相似文献   

20.
“一把手”能否赢得班子成员及干部群众的信赖,真正成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或一个地方的领导核心.不仅要靠行使好党和组织上赋予的职权,还要注重培养崇高的人文精神,树立起“一把手”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