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败力度的加大,不少“问题”公职人员被曝光,在查处的腐败案件中,权色交易的情况并不少见。“官员艳照门”、“情妇反腐”等一些涉及官员“性贿赂”的事件也成为了热词。然而,在对这些官员的处理过程中,“权色交易”问题却始终难以成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引发了公众的质疑。  相似文献   

2.
应设立“性贿赂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贿赂犯罪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它和其他贿赂罪一样 ,其实质是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但是 ,传统的贿赂犯罪的内涵、外延已无法涵盖今天包括性贿赂犯罪在内的众多贿赂形式。为加强对性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 ,应借鉴国外合理的立法模式 ,对性贿赂犯罪进行立法 ,界定性贿赂犯罪的手段及形式 ,认定性贿赂犯罪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性贿赂是否能纳入刑法,理论界存有争议。从受贿罪的犯罪本质看,性贿赂侵害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因而,性贿赂入刑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性贿赂行为作为与贪腐密切相关的一种行为究竟应否入罪接受刑罚,已经成了社会一大议题.在以社会群体为样本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公众的认识已经反映出性贿赂具有极大的、应该纳入刑法规制的社会危害性;再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看,性贿赂行为也与一般贿赂行为一样,具备了符合犯罪的所有构成条件.性贿赂行为入罪实则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性贿赂”行为主观上必须有利用性作交换条件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故意 ,客观上必须实施用性去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其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从事公务人员的廉洁性。因此 ,对该行为的惩处应与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从事公务人员失廉的结果、程度相联系。  相似文献   

6.
性贿赂如今已成为国人的一个热词。新面世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增加了40多页粉色的“新词新义”,其中就有“性贿赂”。语言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这表明性贿赂已经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贿赂与性相连,往往能调动人们的眼球与神经。有专家学者将其定义为:通过向国家工作人员提供色情服务和性服务。来谋取不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7.
论性贿赂犯罪的惩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贿赂"使得行贿人对受贿人的"关照"从物质层面上升到感官、精神层面,在"体贴入微"的同时更具隐蔽性;"性贿赂"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具有比财物贿赂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贿赂犯罪的一种新形式."性贿赂"呈愈演愈烈之势,道德的调整已不足以抑制其危害,惩治性贿赂犯罪不违背刑法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著作权刑法保护上存在着保护范围不够明确、定罪量型标准过高“、非法经营额、违法所得额”混存的规定不科学、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不统一、不符合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及刑事程序与民事程序衔接不当等问题。为了严厉打击著作权侵权犯罪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切实落实TRIPS协议的要求,必须改进立法模式和审判方式,修改法律条款,完善定罪量刑标准及统一自然人、单位犯罪的定罪标准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当今社会,权色交易日趋严重,性贿赂已经成为催生腐败,危及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的温床,严重阻碍我国民主法治和政治文明的发展。但是,我国现行刑法重点规制物质性利益的贿赂犯罪,对于涉及非物质性利益的性贿赂犯罪问题没有明文规定,法律上的漏洞引起了实践中的茫然。因而,有必要对比古今中外的立法例,详细分析性贿赂犯罪化问题的若干争议,认真考察性贿赂犯罪化的可行性,并从现实角度对现行法律进行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0.
性贿赂入罪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公务员的"性贿赂"案件屡见报端,此类行为亵渎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不可收买性,败坏了社会风气,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对性贿赂是否需要动用刑法来制约问题上,法学界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即肯定与否定。目前,学界有关"性贿赂"入罪的代表性观点有两个,其一为利益或不正当好处修改说,其二为单设罪名说。对"性贿赂"犯罪案件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具有可行性,主要是从有利于实现实体真实、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经济效益价值、有利于实现保护被告人权利与保证诉讼效率之间平衡、符合中国的诉讼结构模式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1.
著作权犯罪是否应该“以营利为目的”,学界有“取消说”和“保留说”,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哲学依据是“激励理论”和“社会规划理论”,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著作权犯罪必须具备“以营利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诈骗罪是一种结果犯罪,通常依照诈骗金额的多少定罪量刑。但在特殊情形下,“情节严重”依旧是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之一。供职于某公司的杨某,为了骗取地震灾区的捐款,竟侵入红十字会网站,偷改赈灾捐款账户,账号,虽然还没诈骗到钱财就被警方抓获,他依旧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相似文献   

13.
定罪思维方式能够起到保障定罪公正的作用,妥当的定罪思维将价值性定罪知识的适用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所提供的定罪思维具有功能性缺陷。实现公正定罪需要多元要素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微言     
《民主与法制》2014,(10):36-37
【幼儿被“喂药”难定罪】 近日,西安、吉林等地相继发生幼儿园给幼儿“喂药”事件。据政府部门消息,西安和吉林涉事幼儿园的相关负责人已被当地公安机关刑拘,但具体定罪未知。对此,有专家表示:“如果最终鉴定未构成伤害,很有可能与之前浙江温岭幼儿园女教师虐童事件一样,只对涉事人员作出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也有专家表示:“该事件如果要定罪,最有可能的是非法行医罪,但是很牵强。如果不构成犯罪的话,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处理。”对此,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15.
2002年4月,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在一次“扫黄打非”行动中意外地得到一条线索:一个做生意的小老板,为了讨好南京某企业,屡次向该公司副经理行使“性贿赂”,有两次竟然将“小姐”送到副经理办公室。经过数月侦查,这起案情并不复杂但性质却十分特殊的“性贿赂”案终于浮出水面。2002年10月,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行贿人徐彬1年有期徒刑。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对“性贿赂”案件中的行贿方判刑。  相似文献   

16.
认定非法集资单位犯罪要从具体罪名的构成要件、单位主体资格、单位意志、单位行为、单位利益五个方面要件进行判断,“以单位名义”不是单位犯罪的要件之一.利益归属单位是认定非法集资单位犯罪的关键.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交织时,要分别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7.
近来。接连曝出的权色交易猛料跌出,特别是刘志军雷致富案后。愈演愈烈的性贿赂再一次激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每一个倒下的贪官后面都有一个女人”,性贿赂的发生频率之高已毋庸讳言。但因我国刑法中关于贿赂的形式仅定义为“财物或者能折合为具体数额的物质利益”,性贿赂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避开了法律的制裁。也激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性贿赂入刑的呼声不断高涨。面对这一特殊且大有泛滥之势的贪腐形式。法律要不要重拳出击?性贿赂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如果入刑。如何以定及量化性赡赂?  相似文献   

18.
传统犯罪构成要件说将犯罪主体作为判断罪与非罪的要件,在定义上存在着逻辑错误,对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评定顺序上存在着逻辑混乱;犯罪客体理论导致了定罪过程中的逻辑顺序混乱。此外,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还存在与犯罪成立消极因素之间的逻辑矛盾,静态体系与动态过程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单位犯罪的危害日益严重,刑事立法采取相应的步骤。理论界关于“法人说”和“单位说”的争论,加深了对单位犯罪的科学理解和认识。刑法对单位犯罪作了科学、准确的规定。单位犯罪不仅具备犯罪的共同特征,而且也具备犯罪构成的要件。  相似文献   

20.
看了2010年第16期《民主与法制》《性贿赂入罪:美好愿景遭遇现实困境》一文,有两组数字:被查处贪官中95%的人有“情妇”,腐败的领导干部中60%以上与“包二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