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获奖演说中的一段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舒尔茨最重要的贡献是对农业与经济增长、以及农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从而在农业经济学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舒尔茨认为农业经济学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三点:一是农业对经济发展非常…  相似文献   

2.
解读“穷人的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尔茨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致力于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穷人经济学理论.温家宝总理引用穷人经济学意欲表明,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要更多地关注穷人,帮助穷人找到致富的道路.解决好农业问题,才能有利于经济的整体发展.穷人经济学是对传统经济学"富人理论"的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3.
在3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说了这样两段话,一是“我想起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位经济学家叫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人是贫困的, 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原理。”二是“世界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主。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从本期起,本刊新设《穷人经济》栏目,希望关心穷人经济的专家、学者、领导多多来稿, 共同探讨这一世界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舒尔茨与“穷人的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三农”问题时说:“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了许多  相似文献   

5.
“穷人经济学”是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提出的理论性学科。1965年5月,他在《美国经济评论》第40卷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贫困经济学》,指出:要“将贫困问题的理论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怎样解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谈了这样两段话:一是"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相似文献   

7.
“穷人经济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提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性学科。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贫困是对执政党的最尖锐挑战。解决贫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通过培育和壮大现代工业,以推动经济增长,而且要求使传统农业部门得到全面改造,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工作和前提条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传统农业是指“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这种农业的生产要素是“传统”的,是农民及其祖辈长期以来所使用的,没有一种由于经验的积累而发生明显的改变,也没有引入新的农业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9.
一向被认为“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提及广东正在掀起解放思想大潮时说,重新认识富人的价值也是思想解放。茅于轼说,改革开放30年,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穷人经济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提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性学科,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来讲,读懂用好"穷人经济学",对于坚持自己的宗旨,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外国的、中国的,现实的、古时的……一股脑儿在我的思绪中涌起。对于有关穷人的关注和议论越来越多。差不多在70年前,我从记事时起,就朦胧地知道人有“穷富之分”。以后,耳闻目睹社会变革发展,先是看到“穷人少了”,后来又见“富人增多了”,直到近年叉觉贫富分化、差距加大。2005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的一次讲话,提到了关于穷人的经济学的问题,让社会各界人群感到新鲜、兴奋(经济学家们或有关的学者除外, 因为他们多已熟知)。据说几个月里, 以“穷人经济学”为关键词的网络信息,已达35万条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生产力第一要素(一)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份额日益加大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当代世界经济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人力资本的形成。在现代化生产中,人力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形态投资的作用。他测定,战后美国农业生产的增长,只有20%是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其余80%是教育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舒尔茨从教育投资比物的投资在收益方面相对高这一事实出发,预计维持生产率高度发展的是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世界各国资本积累的重点将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上来。…  相似文献   

13.
近日,自称“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称,“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难道防止富人介入廉租房的唯一途径,就是剥夺穷人享受独立厕所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穷人经济与穷人经济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振华 《学习论坛》2006,22(9):21-24
关注和研究“穷人经济”是科学发展观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了贫困者、穷人、中等收入者和富裕者阶层,其中穷人占总人口的60%以上。要加快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关注中国的穷人及他们的发展。研究“穷人经济”,为的是助推穷人发展。穷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的行为和作为,包括制度的创新和政策的设计与实施,穷人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是穷人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 ,我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 ,城乡距差很大。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 :“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现实迫切要求农村和农业有较快的发展和进步 ,以促使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向现代化一元经济转变。按照刘易斯—拉—费模式 ,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有一个农业部门过剩人口向现代化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然而 ,我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多、分布广 ,同时城市又大量存在因国企…  相似文献   

16.
医疗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首先是要公平,其次才是要效率。医疗机构应该强调的是公益性,而不是盈利性。只要医疗服务机构走向市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布局及服务目标偏离问题就不可避免。在资本逐利的本性驱动之下,必然会产生牟取暴利的冲动,因为市场关注的往往是“富人的经济学”而不是“穷人的经济学”。这几年愈演愈烈的“看病贵”、“看病难”,凸现的正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当“富人的经济学”成为了医改的导向,那么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穷人的经济学”自然就被逐出了医院大门。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市场经济?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完全放任自流的经济,就是国家和政府什么都不管,下面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一切听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由经济,这就步入了理论上的误区。其实,这是停留在半个多世纪前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上。在凯恩斯以前的西方经济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古典经济学,以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认为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  相似文献   

18.
“我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体’,西方经济学为‘用’。研究经济学要有立场。劳动人民的立场,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立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立场,是正直的经济学人应有的良心,是共产党人的良心,是不能丢弃的。”这是刚刚获得首届中国经济学奖之一的刘国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的话。此言感人肺腑,让我们肃然起敬。这让我们联想到这些年缺少这三种立场的经济学家。比如去年,在刘国光、吴敬琏等有识人士认为国民经济已经严重过热,房地产泡沫加速膨胀,亟待政府宏观调控的时候,有几位很知名的经济学家,到处演讲发表谈话,极力鼓吹不是“过热”,而是“过热”论是在阻碍发展:因为“房子都卖出去了”,所以“房价并没有虚高”。还有的不遗余力地大张旗“股”,不提或淡化股市的诸多投机风险、诸多严重脱节问题,误导股民入市,使之被套  相似文献   

19.
替富人说话     
吴钩 《廉政瞭望》2014,(16):51-51
几年前,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说,“现在社会上为穷人说话的人很多,替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为富人办事的人很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很少”.“我要反其道而行之.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做事”。这一句“为富人说话”,让一些人不舒服,茅老先生也因此被人贴上“权贵代言人”的标签。  相似文献   

20.
南亚国家的贫困,促成诺贝尔经济学奖、和平奖,也造就了“不丹模式”,使人玩味无穷。自从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以来,有关贫困、穷人的问题,就再一次引发了社会舆论持续不断的关注。比如,10月28日《环球时报》刊发了《研究穷人成为世界课题》一文,而北京学者吴祚来提出,应“建立中国特色的穷人学研究体系”,来解决中国也存在的贫困与穷人问题。这首先是来自诺贝尔经济学奖动向的启示。上一世纪末的20多年中,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三次颁给了“研究穷人”问题的经济学家,如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冈纳·缪尔达尔(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