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鹏  王娟 《世纪桥》2006,(11):63-64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推行了财政分权改革,而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尤其引人关注,学者们大多着眼于经验性的计量工作,而忽视对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的探讨。本文在回顾财政集权和分权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中国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伴随1994年我国实行的财政分权改革,经济增长速度也保持在8%左右。鉴于此,本文在肯定1994年分税制改革积极作用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经济指标衡量了财政分权,并对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进行了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央地关系角度理解中国经济奇迹,需要与财政激励变迁的主线相衔接,在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演进上探寻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财政包干制时期,放权让利与财政收支自主权成为地方政府“经营企业”的直接动力;分税制改革后,在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分成收入的激励下,“经营开发区”成为地方政府行为的主要特征;所得税分享改革之后,对营业税和土地财政的倚重成为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主要动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债务扩张成为推动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动力,进一步激励地方政府行为向“经营债务”的嬗变。展望未来,应依据新发展理念确定改革路径,加快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不断释放央地关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骨架的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3.
按隶属关系划分所得税不合理○徐健我国财政体制在经过多次重大改革后,分税制作为一种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已从1994年下半年起在全国普遍实施。从目前来看,分税制的实施,增强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关系的合理规范,但分税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某...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府际财政关系首先出现变化,一方面唤醒了沉睡的地方利益,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制度外意想不到的结果.地方保护主义出现,交易费用总量不平衡;预算外资金、非税收入大量存在;基层政府收入来源有限,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府际财政关系的变动既是体制改革的突破点和契机,但又受到制度性分权滞后和原有体制的约束.因此,可以认为我国府际财政关系的发展,必然向着宪政分权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5.
回顾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中央集权型"统收统支"体制--行政分权型"财政包干"体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济分权型"分税制"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三个大的阶段,而每次改革的核心问题则是如何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权的关系,在李先念改革财政体制思想中多有涉及.笔者谨以时间为序,对李先念的这一思想进行一定的梳理论证,并结合现时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化已经成为趋势.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初期的“减税让利”到1 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再到《中共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的“在统一税制的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充分说明了财政分权对于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经济能力的作用.因此,在财政分权的视角下,如何采取恰当的途径来实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关键问题.要强化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优化财政分权的结构,使中央集中财权与地方财政分权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7.
国家财政体制变迁既是"两个比重"危机直接推动的结果,也是地方财政缺口强化的结果。在行政性分权的"包干制"向经济性分权的"分税制"变迁过程中,作为行动者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包干制"阶段经常陷入讨价还价的拉锯战,而不断强化中央政府收入的"分税制"阶段则直接促成了地方政府的政治依赖行为,而且这一变迁过程还意外地引发了路径依赖型和政府创新型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从财政体制视角而言,加强转移支付制度的顶层设计、优化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以及促进项目运作过程的公开透明,是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整体性治理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韩福国 《探索》2020,(1):66-7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已从少数地方的单点式创新逐步扩展为基于经济发展差异的区域创新,但整体性扩散结构没有生成。整体性扩散的缺失严重制约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深化,且使已有的创新面临维持困境。在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结构差异和不同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发现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区域经济差异、地方自主性和央地关系。为此,建构基于地方发展需求、央地关系与创新类型的三维空间选择模型,考察在创新扩散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各自不同的行为选择。突破地方政府创新的结构化扩散困境形成整体性创新,需要重塑政府创新的整体战略,超越传统的央地分权模式,破除制约地方政府创新的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分税制的实施效应黄磊,左敏我国从199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由分税制取代大包干体制的财政体制改革,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分税制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各种财政经济关系的影响已初步显示出来。总结和分析分税制的实施效应,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有重要意义。现行分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仁者见仁,莫衷一是.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将目前央地关系的研究范式概括为:结构主义、委托-代理、行为博弈、互动妥协、国家能力建设分析范式.这些不同的视角反映了探讨同一主题的不同路径.也反映了中国央地政府间关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这些研究范式的梳理,可以看到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中央地方关系以及地方主义问题的争论,最后,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1.
汪俊英 《学习论坛》2005,21(7):11-14
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建设法治政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要求;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什么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如何建设法治政府,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为此,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建设法治政府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景鹏 《新视野》2004,(5):40-42
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是一个艰巨、曲折的过程。首先,这一转变过程与改革开放后政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的巨大变化有关;其次,这一转变还需要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的前提。论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于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时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了为了推动政府实现这一转变,应该创造哪些重要的前提。最后探讨了服务型政府如何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政府创新的内涵包括观念、理论、体制、人员和操作等五个层面的创新。政府创新是通过政府官员的改革行为得以实现的,因而其直接动力就是政府官员的责任心和进取心,然而从根本上说,政府创新的动力来源于社会实践。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政府创新的推进可通过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创建服务型政府、转变执政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取得政治合法性的内生要求,既体现了政府使公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是公众衡量和评价政府履行职能状况的重要指标。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政府通过有界行政、依法行政、透明行政、诚信行政和责任行政来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这是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论电子政府与透明政府的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府和透明政府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但是 ,如果仅仅将电子政府的建设理解为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改善政府的管理 ,而没有同时注入透明政府、民主政府、责任政府等新的理念 ,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而会将当代公共行政引入新的困境。因此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 ,必须坚持透明政府与电子政府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在很多人将电子政府的建设仅仅理解为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改善政府的管理,而没有同时注入透明政府、民主政府、责任政府等新的理念,这会将当代公共行政引入新的困境。其实电子政府与透明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透明政府与电子政府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政府”理念与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小政府,是一种立足于社会自主空间最大化价值取向的政府类型."小政府"模式是当代市场经济国家的理性选择,"小政府"理念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启示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政府营销——以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和完善,政府用营销的理念去管理和营运其拥有的资产,显得越来越重要.宁波市政府在今后的政府管理中应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开展合适的政府营销,以达成社会公众的最大满意,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从而更好地促进宁波市经济、文化、社会等全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创建学习型政府 --观念挑战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分析入手,通过对其本质进行总结和阐述,使之引入到政府管理的分析框架中去,并进一步对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学习型政府组织所产生的观念挑战与制度创新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行政组织的革新.  相似文献   

20.
建立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是中国未来政府范式的必然选择。节约型政府的核心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节约、循环经济和以民为本。在中国建立节约型政府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需要树立节约意识和效益观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同时加强资源节约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