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正确认识和把握群众公认与注重实绩的关系,切实纠正在实际工作中二者不一致的不良现象,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一、科学认识群众公认与干部实绩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奠定思想基础所谓群众公认,就是被大多数群众认可和拥护,其根本要求就是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走群众路线,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取得大多数群众的赞同。所谓注重实绩,就是要选拔任用那些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选拔干部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要大胆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如何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如何正确分析和对待票数,科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权,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群众满意度,成为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监督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的情况下,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切实做到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高效、严密、立体的监督,是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干部“带病提拔”现象的产生,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干部提拔前已“染病”。二是在“染病”的前提下,组织上失察失误。因此,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首要的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干部不愿、不能、不敢违法违纪,保持整个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这是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釜底抽薪”之策。同时必须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人手,把监督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识人不准、用人不当、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对干部选拔任用从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等环节到最后的任职,都有着极其明确规范的程序,旨在为选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夯实制度基础。尤其是民主推荐环节,新条例强调“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实际上进一步坐实了“群众公认”这个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落实群众对干部选任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就是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 ,让群众了解、参与、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这是提高我们选人用人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 ,也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干部选任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必须用辩证思维处理好“五大关系”,破解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难题和瓶颈,切实把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变成促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推手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十不准”纪律,这对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违反干部任用程序,降低干部使用标准,凭个人好恶、亲疏、恩怨、得失选人用人。这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其实质就是违背党的原则,违反组织人事纪律选拔任用干部,必须认真予以纠正。当前,干部选任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选用什么样的干部上:主要是背离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干…  相似文献   

9.
薛冰 《求知》2011,(3):7-9
创新与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群众参与权落实不到位,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干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等。要想尽快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就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创新与完善新时期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 ,是“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重要环节 ,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 ,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 :一是要强化监督意识 ;二是要改进监督方法 ;三是要健全监督制度 ;四是要完善监督网络 ;五是要把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落到实处 ,达到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的良性循环。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 ,“积极营造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监督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的情况下,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2.
干部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管理监督的基础和前提性工作。要快速而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察领导干部 ,保证干部考察的真实性 ,为选拔使用干部和加强对干部的管理监督提供客观依据 ,有必要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一、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的重要意义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也是十分必要的。1.实行干部考察预告制 ,进一步推进了干部工作的民主 ,实现了群众公认原则与重视少数人意见的有机统一。群众公认 ,是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 ,多数人的意见是能够客观地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的。在考察干部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 ,必须严格执行《条例》规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认真落实群众“四权” ,重点把好“四个关口” ,妥善处理“三个关系” ,努力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这对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切实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便利、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评价体系,这既是有效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监督检查办法》)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干部任用条例》得到深入贯彻执行的现实需要,更是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民主推荐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推荐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是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重要方式。坚持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必经程序,对于扩大党内民主,拓宽选人视野,准确识别干部,提高选拔质量,从源头上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各地按照《条例》要求,坚持程序,改进方法,不断提高民主推荐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主客观因素干扰,使干部群众在推荐过程中难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使党委及组织…  相似文献   

16.
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干部工作中 ,必须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的有效机制 ,积极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 ;认真落实群众“四权” ,积极推进干部工作民主化 ;完善体系 ,规范运作 ,积极推进干部工作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徐春生 《学理论》2011,(22):51-52
我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注重在源头上把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关。从我党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的演进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经验启示:党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必须根据我国的党情国情来定,并与党的中心任务相适应;必须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并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必须把"德"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并实现"德"与"才"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对干部的选拔任用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将"民意"作为考核干部的一项最主要的指标,让人民群众来监督、考核和评价干部,参与干部选任的"民评官"的方式应该积极推进."民评官"是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贯彻和创新;"民评官"与"党管干部"的原则并不矛盾.四川等地在推进"民评官"中积累了不少经验,这对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程序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对程序的监督,特别是对干部选任程序的监督问题,仍然是目前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需要引起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一)近些年来,我们党十分注重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化,并且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对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1995年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程序化上升了一个质的飞跃。越是程序,越要有严格的监督,才能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在《条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对这方面工作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往监…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新时期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总章程,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总规矩,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铁纪律。组织部门要履行好选准用好干部把好关的重大政治责任,必须学习好、执行好《干部任用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