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辩诉交易制度作为一个刑事诉讼程序在部分国家存在,如美国、德国、意大利,以美国为其典型。根据中国的司法实际,笔者认为,应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引入辩诉交易制度,但对其制度之构建,应当审慎,防止辩诉交易产生不应有的负面影响。一、辩诉交易的特征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交易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主要是检察官实施刑事追诉的过程中;第二,由控辩双方对被告人定罪与量刑进行协商;第三,体现了控辩双方的能动性,赋予了控辩双方一定的选择权即“自治权”。二、辩诉交易制度的显性作用首先,提高了诉讼效率,缩短了案件处理的时间,节约了…  相似文献   

2.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对于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即在我国有必要建立被告人有罪答辩制度.具体而言,应对现行简易程序进行改造完善,主要是建立被告人认罪从轻、减轻刑罚制度,并扩大案件适用范围.还有必要探索引入辩诉交易制度,建立中国式辩诉交易,应着重制度建设.应对适用案件范围、适用条件作出明确规定,还应建立严密的适用程序,保障制度以及司法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3.
辩诉交易制度与我国现行刑事司法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一凡 《法治研究》2007,(10):75-77
辩诉交易制度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辩诉交易制度近年来在我国刑事理论界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我国亦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试图探索辩诉交易在刑事诉讼中的可行性,个别司法机关通过个案的审理,实践了辩诉交易在刑事审判中的具体作用。辩诉交易如果适用得当,确实能取得提高审判效率,降低司法成本,及时保护刑事案件当事人利益的作用。但作者认为:辩诉交易如要在我国施行,必须结合国情,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论辩诉交易对反贪工作之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燕珍 《政法学刊》2001,18(5):27-29
在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起诉工作中引入辩诉交易制度,可以加大反贪力度,达到遏制和预防腐败的目的。首先是辩诉交易的概念与特征;其次,引入辩诉交易可以从体现司法公正性、完善司法豁免体系和提高司法效益;最后是引入辩诉交易后的司法上如何运作及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儿童福利视野下的少年司法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鸿巍 《河北法学》2011,29(12):45-55
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上取得较大成绩。随着少年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及与国际接轨的沉重压力,当前迫切需要以儿童福利理念、机制与政策全面贯彻少年司法始终,逐步建立、健全少年司法与刑事司法双轨制,并提升少年刑事司法、少年民事司法及少年行政司法一体化建设,推动青少年事务局等专门性、专业性政府协调机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美国辩诉交易程序与意大利刑事特别程序之比较(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美国辩诉交易程序与意大利刑事特别程序之比较(下)陈瑞华三、法律传统差异──对美国辩诉交局程序与意大利两种特殊程序的深层比较意大利的简易审判程序和辩诉交易程序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的举行和案件的结局均要受到严密的司法审查。但是在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尽管...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不宜采用辩诉交易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辩诉交易起源于美国,晚近出现了意大利式、德国式的辩诉交易,但由于两大法系在法律传统、诉讼理念、制度等方面的差异,移植到大陆法系国家的辩诉交易制度在适用范围、适用程序、制约机制等方面与美国的这一制度有明显的不同。我国法律没有规定辩诉交易制度,个别地方法院却已经有采用辩诉交易方式结案的实践。①这种做法迅即引起了法律界的关注。关于辩诉交易采用与否的探讨,亦成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研讨的应有内容。经过考察辩诉交易的缘起、特点、存在环境及利弊之后,结合我国实际及当前司法改革的目标、策略,笔者不得不审慎地说,我…  相似文献   

8.
建立中国式辩诉交易制度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珊琦 《法律科学》2004,22(4):115-118
如何兼顾公正与效益 ,乃现代刑事司法理论重点之关注 ,国外司法实践表明 ,“辩诉交易”实为求得二者平衡之最佳选择。在司法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国 ,建立辩诉交易制度 ,对提高诉讼效率 ,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促进司法观念的革新意义重大。然而 ,辩诉交易利弊共存 ,当限制适用。因此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辩诉交易模式 ,应是中国司法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辩诉交易又称诉辩协商,是美国刑事司法领域内的最具特色的制度之一。基于辩诉交易高效率低成本等特点,以及世界范围内日益突出的刑事案件不断攀升和司法资源相对紧缺之矛盾,该项制度已经突破了法系的限制而为愈来愈多的国家所采用。但是辩诉交易制度并非简单移植即可有效运行。纵观各国相关立法及司法实践,都无不立足于本土资源加以修正。对于我国而言,目前最为重要的是为辩诉交易的合法出现创造条件,待条件成熟再加以引入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10.
略论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及检察官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确立和运用 辩诉交易在美国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些刑事案件中就已经出现了这种交易,但早期的辩诉交易在美国是处于"地下状态"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1970年在Brady V.U.S.《Brady V.United States,379,U.S.742,752-53(1970)》一案的判决中正式确认了辩诉交易的合法性。在第二年对Santobell V.New York案的判决中,最高法院再一次强调了它的合法性:"如果每一项刑事指控均要经受完整的司法审判,那么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需要将其法官的数量和法庭设施增加许多倍"。  相似文献   

11.
张进德 《法律适用》2011,(1):112-115
现代辩诉交易制度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美国.但在其后一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都是处于地下状态.直至20世纪70年代,辩诉交易的合法性才得到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正式确认.在辩诉交易的兴起缘由方面,人们纷纷将目光抛向了刑事司法中对抗制的繁琐和司法官员的办案压力.  相似文献   

12.
以制度兑现“坦白从宽” 自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纳入司法改革的议程,许多人便由此联想到了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甚至将其解读为“中国式的辩诉交易制度”.长期以来,法学界、司法界也不乏引入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建议. 事实上,我国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不能与美国式辩诉交易制度相混淆.其根本区别在于,辩诉交易制度存在罪名、罪数和量刑的交易,而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不允许对罪名、罪数进行协商交易.  相似文献   

13.
少年司法肇始于美国,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但美国少年司法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先后历经前少年法院时期、少年法院创设与探索期、少年权利时期以及少年司法晚近变革期等四个主要阶段。其间,少年司法政策因实证主义兴起与新刑事古典主义复兴等社会思潮交叉影响不免时常进退辗转,甚至出现少年法院废除论的主张。对美国少年司法与未成年人保护追根溯源及总结,以吸取其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供构建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反省、参酌和借鉴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陶婧源 《法制与社会》2012,(12):117-118
辩诉交易制度虽然无法全盘移植到我国,但是其反应出的核心思想影响着我国的法律建设。纵观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不少制度、刑事政策和尚在试点的制度都折射出辩诉交易制度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5.
人们通常认为“相称原则”作为一项惩治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有原则源于1985年联合.国第40届会议通过的《北京规则》。该规则确立了对少年刑事立法与司法最重要的一项原则——保护少年权益与保护社会利益的双向保护原则,体现了对少年刑事立法与司法中保护与保障的和谐统一。本文以对少年犯罪特有的“相称原则”为切入点,探讨这一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及价值底蕴。自从1899年美国首家少年法庭诞生之后的近百年,人们经过不断探索、反思、总结而达成共识出台的《北京规则》及其所确立的“相称原则”,基子少年犯罪的特殊性形成了诉权保护的双重性基础理论,并充分体现了以保护少年为主兼顾保护社会利益的刑罚价值取向。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用这一原则检视中国未成年人刑事立法与司法的反应,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第1号司法解释,着眼于实务,分别就少年刑事审判之程序操作和定罪量刑两个方面如何贯彻运用这一原则阐释见解,以益于少年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16.
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制化是我国刑事司法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具有重大的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意义.然而现行法律的规定在案件的适用范围以及刑事和解的主持主体上存在着不妥之处,我国应立足于我国司法特点进一步完善刑事和解制度,并借鉴美国应对辩诉交易制度的优点,以推动我国法治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刘涛 《中国司法》2007,(2):92-94
辩诉交易的引进是近年来我国刑事司法改革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赞同逐步引进辩诉交易制度的前提下,从现有的刑事司法价值观念和刑法、刑诉法的规定两个方面分析了在我国确立辩诉交易制度面临的问题和障碍,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论刑事司法中公正与效率之均衡及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珊琦 《河北法学》2006,24(8):77-82
现代刑事司法中,公正与效率二者既相互统一,又时有冲突,如何求得二者之均衡,为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所共同关注.辩诉交易,既能够有效地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又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公正价值的实现,是均衡公正与效率之最佳途径.引入辩诉交易制度,应为当今中国司法改革之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设立简易程序的目的是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础上提高诉讼效益,并使司法资源投入得到合理的配置。就我国刑事简易程序和国外相比,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不足之处.如适用量刑范围相对较宽.没有赋予被告人以刑事简易程序的选择权.纠问式色彩浓重。被告人在简易审判过程中难以获得律师帮助等。本人认为.适当借鉴美国辩诉交易程序.赋予被告人对程序的选择权;在实施简易程序中将辩护律师的辩护职能前移到起诉阶段。允许进行带有辩诉交易色彩的庭前辩护活动,即实行“辩诉协商”,我国的刑事简易程序将会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未成年人刑事政策为研究基础,运用历史考察、比较分析等方法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探讨目前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政策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司法适用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当避免的误区,冀望能对我国未成年人案件的处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