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探互教"是指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互教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情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展示为方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具体说,"自探"就是让学生自主学  相似文献   

2.
最近,"做幸福的老师"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很容易让我们把幸福视为人生的理想状态,把拥有幸福视为人生的完美境界。这样的状态和境界,如何与教师这个职业联系起来?对于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台声》2020,(3)
正郭屹凡台湾台中市人,"90后"在福州创业者,"拎咖啡"创始人。白衣天使们冲锋在战"疫"一线的故事,让台青郭屹凡经常感动到落泪,"更是觉得一定要做些什么。"郭屹凡说,看到了很多勇敢的人、坚守的人、热心的人、让人流泪的人,他觉得自己也要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厦门大学的学生完成了一组实验:在同一路口摆出不同语气的交通警示标语,对比效果。结果显示,"请走天桥"的传统标语效果最差,横穿率69.78%,"简单粗暴"的"你丑你横穿"组效果最明显,横穿率仅有40.12%。厦门大学学生的这一调查,让人看到,"简单粗暴"的交通标语反  相似文献   

5.
正"不要说年轻人都出门了,稍微年长点的也出门了。在家的,都是实在出不了门的。"这是桐柏县大河镇人大代表杨君安以前常说的话,"出不了远门的,也去了县城。"以该镇石佛寺村为例,全村共有1279人,在家的只有400多人,其中老、弱、病、残占95%以上。"不出门咋办?"从外地回来收庄稼的张思家忍不住捅嘴,"在家种一年地,除去种子、农药、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求真、崇善、立美,在这三者的关系中,"真"是"善"的基础,但"真"的,并不一定就是"善"的,因为真话、真人、真事、真情,可以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而任何人的价值取向,都打着极深的社会现实印记,是人在生存环境的外干预、个人成长的内建构下长期形成的观念问题,也就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  相似文献   

7.
天下     
《人民公安》2010,(20):6-7
<正>"我女儿每个细胞都需要空调。"——武大一位新生家长对校长说的"雷语"。相关人士担忧,"享受型"学生如何面对复杂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学案"是相对于"教案"的一个概念。与"教案"主要服务于教师不同,"学案"的主体是学生,即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学案"教学法以学案为依托,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之亲身参与,这样可以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近年来,学案已被普遍使用,成为教学中一种常用的辅助手段,它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在快乐中学习;让老师由主演变成了导演,在整个课堂中起点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时代潮》2001,(14)
近来,"581"频频见诸于媒体。"581"不是一组平常数字,而是一个廉政账户。浙江宁波市纪委在银行开设了"581廉政账户",让那些迫不得已收受了"礼金"而又退不回去的人,将那些明显的非法所得,自动打入账户,上交国库。"581"寓意"我不要",通俗易记。  相似文献   

10.
不平则鸣     
《小康》2016,(7)
正"不平则鸣"之"平",乃"公平、合理"之谓也,大多数人要求的不是平均,而是公平合理,"鸣"并非坏事,它可以提醒我们不要不公,可以激励我们争取更多的公平应该说,眼下的日子很不错了。虽然全国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脱贫,可绝大多数城里人,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多数人,已经过上了相当好的日子。吃的,"当年想吃没得吃,如今有吃不敢吃",好多人在嚷嚷减肥;穿的,穿了一遍化纤、皮草又回去了,时兴当年的纯棉,追求纯天然;住的,"楼上  相似文献   

11.
博览文汇     
不要工具型人才温家宝去看钱学森,谈到科研创新。钱学森说:"你说的我都很赞成,但有一点,我们的大学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然后他说了句很含蓄的话:"应该让学科学的学点艺术。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应该有艺术素养。"其实也就是说,不要工具型人才。问题是——学点艺术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工具是只会服从,而不会创新的。  相似文献   

12.
新疆医科大学罗育红同学来信说,如今就业越来越难,很多大学生都选择考研深造,这种选择好吗?答:据统计,全国考研人数已连续8年达到100万以上,201 3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80万,"考研热"呈现出不断升温之势。莘莘学子为何如此热衷考研呢?众多研究表明:逃避就业是学生选择考研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高校扩招等一系列原因,"最难就业季"近几年不断来袭。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拥有高学历、各种"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二者互为因果,使得本  相似文献   

13.
近来读到这样一则报道,说是一位13岁的学生在他父亲的精心指导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撰稿人给这位学生冠以"神童"之后,对其父亲的"教子有方"也是褒赏有加。读后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13岁,这一稚气未脱的年龄,能考上名牌大学,着实让人羡慕,让人称奇,说他是神童也并不算太过分,因为"神童"、"英才"这类字眼并不鲜见。然而,在"神童"、"英才"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颇费思量的现实,那就是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教育还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功利性教育其突出的特点是,在学校的眼中,学生是获取骄人的升学率、争取社会地位的工具;在教师的眼中,是争奖金、评职称、晋升职务的敲门砖;在家长的眼中,是争光添彩、自我炫耀的资本。于是乎,现今的学生除了睡觉、吃饭、走路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功课中度过,他们有念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沉重的书包压得他们直不起身子,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奴隶。原本大学才学的内容放到中学,中学的到放到小学,内容越教越多,考试越考越难,  相似文献   

14.
正冬天,就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进入"冬眠"的时候,人虽然没有冬眠之说,但在寒冷的冬天,人也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调节饮食,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要遵循冬藏的自然规律。《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冻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要求人们在冬季要早睡晚起,不熬夜不睡懒觉,因为充足的睡眠能够让人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劳动时也不要搅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劳作汗出,发泄阳气  相似文献   

15.
如果让我说实话,我只能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教育精神和信念(追求真理和人的全面发展)上出现了迷失,而精神的迷失导致了人格的矮化。真正爱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不少学生争先恐后去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能说会道和当学生干部成了不少学生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2011最受关注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海燕 《小康》2011,(9):56-60
本次调查显示,六成家长和学生对国内教育表示"不满"或"非常不满",超八成受访者表示所在城市"择校"现象严重,"择校问题"成为本年度最受关注的教育问题;近六成受访者认为中国最好的大学在香港;超九成家长有意愿送孩子去香港或国外接受教育,其中17.5%的人表示"有意愿,也有实力"  相似文献   

17.
范立强 《当代广西》2013,(17):30-30
"来中国之前,我说汉语非常结巴。在中国‘修炼’5个月后,中文才慢慢流利起来。"泰国留学生谢雨(中文名)兴奋地说,常和中国朋友聊天、吃饭、玩耍,是自己学好中文的"秘籍"。今年3月,泰国碧武里大学中文专业大二学生谢雨,和她的10名泰国同班同学一道暂别母校,以交换生的身份走进了广西民族大学,"安家"南宁10个月,潜心学习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8.
今年教师节前后,《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登载了几十年前的学生写的关于我的文章,什么"永远的师表"啦,"师恩难忘"啦,等等。读后脸上火辣辣的,便自责歉疚起来,想不到几十年后学生如此赞扬我,恨不能将记忆的时光车轮退回到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之前……几十年以后学生写他们的老师,应当说,感情是真挚诚笃的,不会有逢迎拍马之嫌,也没有什么功利可言了。这份真诚,使我真的感动,我深深地体悟到为人师者责任之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广州市政协理论研讨会上,市政协主席林元和在谈及政协委员换届时建议,宁要"放炮委员",不要"缺席委员",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放炮"代表、"放炮"委员近年屡有出现,"语不惊人誓不休",媒体和公众褒贬不一。有人为之叫好,"小骂大帮忙"。有人说"放炮"是为了出风头、博出位;有人说他们在为小众私利代言;有人说他们看似履职很起劲,却是只盯小事不做正事,本末倒置。笔者看来,只要为了传递民意,"炮轰"的是工作不作为、乱作为,虽"语出惊人",但也证明了他(她)有较强的履职意识。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存在"意外",即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总会让教师在课堂中面对许多出乎人意料之外的事件。从表面看,"课堂意外事件"破坏了教学的延续性,但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生活事件",都是生命成长的组成部分。教师必须把这些"意外"的处理放在与落实学科目标相同的高度上来,力图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