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泰国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谋 《南洋问题研究》2005,(3):59-65,90
本文论述泰国华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分析了泰国华文教育的现状以及各种类型的华文教育,指出当前泰国华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虽然华文教育在泰国起步较早,但由于中泰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它也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在20世纪90年代泰国华文教育逐步复兴之前,泰国华文教育先后经历了缓慢起步、迅速发展、短暂挫折、短暂繁荣、日趋衰落5个阶段。本文主要对这一时期的泰国华文教育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泰国华文教育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泰国华文教育有近300年的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曾一度陷入低谷,一蹶不振。近10年来,华文教育在泰国开始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热浪,“华文热”上至皇室成员,下至平民百姓。一所所新的华文补习中心、补习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起来,因历史原因已尘封多年的华文学校也纷纷敞开大门,重展当年风采;而许多大学更不示弱,争相设置起汉语专业或开设汉语课程。一些幼儿园也开始意识到开设汉语课的重要,立志把华文教育从幼儿抓起。泰国的华文教育可谓是蓬勃发展,前途无限。一、泰国“华文热”的原因泰国的华文教育之所以如此兴盛,既有外在也有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泰国华文报纸的发展与泰国对华侨政策的调整息息相关。二战之后,随着泰国华人社会的变化,泰国华文报纸经历了从动荡到相对稳定的发展过程。在时局及现代化办报思想的影响下,泰国华文报纸迎来了一系列变革。泰国现存的华文报纸已基本实现从"侨报"到"本土报"的转变,中泰合作办报成为一个趋势。泰国华文报纸的内容以报道泰国国内情况为主,华文报纸成为维系泰国华裔人口与世界华人圈联系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5.
今年初春,应泰国有关方面邀请,以中国侨联副主席朱添华为团长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出访泰国,我与侨联办公室副主任王宏、侨联文化工作部副部长任梦云先生陪同。我们一行四人,在黄袍佛国逗留了10天。通过访问、交流,增进了对泰华社会的了解,其中突出的感觉是华文教育正在复苏。  相似文献   

6.
在1990年代中期,泰国的中国新移民人数就已经超过10万,至今该人数有增无减。新移民对泰国华人社会产生诸多影响,文教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华文报改版、中文电视台创立、中医享有更高的认可和华文教育取得更大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二战结束后最初几年,泰国华文教育出现了井喷式的复兴现象,其迅猛程度和发展规模史无前例。究其原因,一是自由泰政府调整了对华文教育的政策,使其有了宽松的发展空间;二是由于中泰建交后,中国民国政府对华文教育发挥了推动作用;三是自由泰政府因忙于处理战后所面临的复杂而棘手的内政和外交难题而放松了对华文教育的管理和控制,从而扩大了大办华文教育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8.
泰国的华文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发展的个体,它受到国际政治大环境及中泰两国外交关系的影响。其中,由于泰国政府政策的三易其弦,决定了当地华文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严寒的冬天后,才迎来了蓬勃发展的今天。通过对政策变化的研究,可以勾勒出一个完整、清晰的华文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泰国政府政策的变化剖析当地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的华文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发展的个体,它受到了国际政治大环境及中泰两国外交关系的影响。其中,由于泰国政府政策的三易其弦,决定了当地华文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严寒的冬天后,才迎来了蓬勃发展的今天。通过对政策变化  相似文献   

10.
华文教育本土化是世界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必然趋势。泰国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马来西亚始于50年代后期,印度尼西亚则始于60年代中期。其他一些国家由于政治变化等国际国内因素,甚至将华文学校国有化。在这种情势下,华文教育如何在所在国落地生根并发展?本文将从华文教育的现状、特点、困境和出路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越南华文教育近年来出现较明显复苏,华文从华人的民族文化载体逐渐发展为越南社会加强与中国经济文化联系、寻求更多发展机遇的有力工具。这些新现象为传承越南华族文化、增进中越交往与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针对当前越南华文教育的资金、师资、教材等问题,中国可在越南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加以补充与协助,为中越关系的深化发展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12.
民办非全日制华文教育是泰国华文教育的两大体系之一。其基本特征为:产权私立,以补习学校为主要办学形式;商业化运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信用培育、品牌塑造、市场开发和公众评价;规模较大,生源多样化;师资性别年龄学历学缘结构趋于合理,年轻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倾向明显。相对优越的教学条件、较为严谨的教学规范、灵活的班级与课程设置以及注重华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使其在华教领域呈现多方面的优势。民办非全日制华文教育的发展,将华教触角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从学生扩大到所有人群,既增加了受众,也深化了层次,提升了华文教育的效率、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华文教育的推广和中泰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柬埔寨华文教育事业始于我国同治、道光年间。一百多年来,随着柬政局的变化,几起几落。被称为华文教育黄金时代的50—60年代,全柬有230所华校,学生5万多。70年代以后,步入低谷,到1974年,不仅华文教育被全面禁止,连华侨在公开场合讲华语也被禁止了。90年代以来,随着柬埔寨政府实施经济开放,多元文化政策,华文教育开始复苏,进入了一个新生的历史时期。一、恢复的过程1990年12月20日柬华理事会成立的一天,在金边“首都大会堂”门额上,堂堂正正挂起了用柬文和华文书写的“柬华理事会成立典礼”大幅横额,标志着使用华文…  相似文献   

14.
试析二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华文教育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对当地华文教育的发展而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后初期,许多华人社团创办了实行华文教育的学校。许多华团专门针对华文教育设立奖助贷学金,积极推动了华文教育的发展。独立后,面对政府采取的限制、压抑华文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华团尤其是华人教育社团起而抗争,通过各种方法途径,积极维护华文教育的地位和权益。事实上,华团是维护和发展华文教育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5.
在欧美地区,你要想见到汉字,讲汉语,最好先找到唐人街,但在泰国,大部分宾馆与酒楼,都能见到汉字。我注意到,有些泰国报纸上的招聘启事,特别注明:懂华语者优先录用。华语热正在泰国升温。目前泰国的华文报纸,我见到的就有《亚洲日报》、《中华日报》、《新中原报》、《世界日报》、《新返日报》、《曼谷时报》等,但发行量都不乐观。据供职于泰国报纸的几位作家朋友告知:在泰国办华文报纸能收支持平就上上大吉了,~般是亏本的,只因对华文的热爱,多年来贴钱支撑办下去。由于办华文报纸几乎成了公益事业,因而华文报纸的稿费也比…  相似文献   

16.
泰国原名暹罗。1939年改称泰国。1945年再次改国名为暹罗,1949年5月至今,又恢复国名为泰国。据统计,至1985年,泰全国有5120万人口。其中,华侨、华人不下600万,但仍保留中国国籍的已不到20万。近半数的华侨、华人聚居于首都曼谷。华文报业亦以曼谷为中心。 泰国的华文报业,从问世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它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董教总的得力领导、广大华人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首屈一指,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在介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分析了华文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发展机遇,探讨华文教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环境的改善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东南亚国家的华文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状况也给东南亚华文教育事业提出了一些难题。其中提高东南亚地区华文教师培养质量一直是影响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人才库的建设和完善可以在华文教育管理部门、华文教师组织、华文教师个体三个层面上对提高华文教师培养质量方面提供相应帮助,促进华文教师培养活动提高效率,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华文报纸与华文教育相辅相成。印尼华文报纸在向华族传播资讯的同时也对华文教育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积极宣传中国与印尼的友好关系,为华文教育营造建设性氛围;热情报道中国的和平发展,多方面激发华文学习动机的形成;全力争取华人权益,为华文教育赢得生存空间和合法地位;大力倡导族际和谐,为华文教育寻求友族理解和社会包容;维护华族团结,推动华社活动,为华文教育构筑族群共识;不断丰富版面内容,促进读者华文水平的提高和文化认知的发展;大量刊载华教信息,为华文教育提供广告服务、舆论引导和传播平台;直接参与华文教育事业,给予资金、物质、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泰国 1999年泰国经济开始从1998年的严重衰退中复苏过来。制造业生产和对外经济部门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就短期看,它的金融业部门仍然面临紧迫的重组挑战;就中期和长期看,巩固其经济复苏与经济增长,它仍需进行工业调整、技术升级、改善教育与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