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4):105-105
桑本谦在《现代法学》2006年第1期上撰文说,一个社会的信任度越高,法律的运作成本乃至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就越低,社会的法治状况就越好,整个社会也越有秩序。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可以为法律分忧解难,也可以替代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合作。相反,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则会加重法律的负担,并且会提高法律的运作成本,减损法律的实施效果。信任是法律运行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资源,在高度信任的社会,复杂精细的现代法律借助于充足的“社会资源”能够运作得井井有条;而在低信任的社会,即便是“欠债还钱”之类的初级法律制度也会因“社会资金”的供给不足而面临重重障碍。要提高社会和经济领域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2.
李进学 《政府法制》2012,(17):25-25
人类社会有旗独特的集会方式和法律系统。可你知道吗,这一现象礼动物中也不例外,它们也有独特的团体集结方式,也会对那些违犯“法规”的“罪犯”进行审判和惩罚,其情形有的竟与人类礼会几乎雷同。  相似文献   

3.
有必要对“动物权利”作认真思考。“权利”是被社会认可的“自由”,而自由是具有理性能的人特有的。不仅如此,自由还具有社会性,人的自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产生。因为自由有一个正当性问题,它必须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限制,权利就是被社会认可的自由,它要求自由的使用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或义务。因此,权利只存在于社会中,只适用于具有道德责任感的人类。动物不具有理性思维能力,其行为不具有道德性,因而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体,也就不享有社会主体所享有的权利。虽然每种动物都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因而有其存在的价值,应予以善待,但它们不可能享有与人一样的待遇或权利,否则,就否认了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也会打乱自然的秩序。所以,严格说来“动物权利”这一概念是不科学的,应慎重使用,否则会导致思想混乱。  相似文献   

4.
历史常常会跟人们开各种玩笑,越是被人们认为是历史陈迹或者是封建弊端,越是在现代化社会中顽强地生存。“警车开道”的封建特权即是一例。昔有“鸣锣开道”,今有“警车开路”.两物生成虽年月不同,表现形式有别,  相似文献   

5.
现代高科技产品电脑,常会遇到的一个麻烦,就是被五花八门的电脑“病毒”感染。被感染的电脑轻者丢失数据,重者损坏硬件,使电脑无法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家们发明了诸如“瑞星”、“KV3000”等等“杀毒软件”,用于抵抗“病毒”的侵袭。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党员、干部,也经常会受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腐败“病毒”侵袭,这种侵袭有时是无孔不入,无处不至的。感染上这些腐败“病毒”的党员干部,轻者精神萎靡,工作消极,想入非非。重者违纪犯法,锒铛入狱。即使侥幸逃脱党和人民的制裁,也会心神不宁,寝食不安,一有风吹草…  相似文献   

6.
谢璐 《江淮法治》2011,(24):23-23
用百度搜索“学生干部多”几个字,会出现近千条相关的新闻,可见此问题的热度和影响.其中,有赞成者,有反对者。笔者认为,在这赞成或者反对的背后.远非中小学班干部数量的“多”或“少那么简单,”是现实社会折射在人们认识基础上的教育观念的激荡与交锋。  相似文献   

7.
东方明 《检察风云》2014,(24):78-80
国民党举行的群众大会有一种形式为“国父纪念周”,每周一次定期举行,雷打不动,届时全国所有党政机关、军队、社会团体、学校等自上到下人人部须参加。如此周复一周年复一年,难免使人有“老套”之感,于是产生厌烦,会场秩序就难以保证。1945年元旦,蒋介石在出席国民党“中央纪念周”时,面对着会场懒散疲沓勃然大怒。于是,就有了“委员长亲纠会风”的一幕……  相似文献   

8.
八议、官当     
何进 《江淮法治》2008,(8):37-37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官员和贵族总是会堂而皇之地得到特别的优待、享有特别的权利,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这些“优待、宽宥、特权”都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等级社会,法律中贯穿着不平等的精神和原则,规定了很多的特权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八议、官当”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在社会中生活的每个人都处在社会关系之中。法治化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内涵,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现代化的法制在中国是由西方植入的,并不是来源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经验,而且在中国的法律实践过程中,常常会看到“人情关系”的出现。而”人情关系”会影响到法律的客观性和执法的公信度。本文首先通过一个案例展示了法律实践中的“人情关系”的具体体现,随后分析了中国法律制度与“人情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颜武 《检察风云》2012,(13):32-35
论文抄袭(剽窃),在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都被认为是不道德、不名誉的羞耻之事。沙袭者如身在学界就将“一蹶不振”,不仅学术头衔被褫,学术成果也会被否;如身在政界,那就不仅会掀起轩然大波,招致举国严厉的抨击,“出路”往往也“唯此华山一条路”——辞职下台。  相似文献   

11.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正常的人情是必要的,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尤其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更重感情。长辈、师长间有培育之情;父母、兄弟、子女间有血缘之情;同事、部属、战友问有亲近之情。领导干部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名成员,也有自己的人情。由于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能够主宰一些人的命运,有些人会打着“正常人情”的幌子,利用领导干部易被感情溶化的弱点,把领导干部拉“下水”。  相似文献   

12.
李云鹤 《法制与社会》2011,(14):219-219,229
哈耶克以其宏大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闻名于世。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否定性正义观,并对“社会正义”进行激烈的批判。他认为社会正义会破坏个人自由存在的基础,只有消除社会正义,才能保障个人自由。本文认为哈耶克的正义观念并不充分依据,而社会正义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公民与法治》2012,(5):1-1
近些年来.诚信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家乐福价格欺诈”、“达芬奇家具身份造假”等各种商业欺诈,到学术领域里“论文剽窃”、各种“学术不端”、文物专家的“指鹿为马”,再到体育界的“大吹黑哨”、用人问题上的“假学历”、“假档案”、“假干部”等等,种种不讲诚信、不道德行为,直接影响着社会个体对社会的观感和评价,甚至发展到“连好人好事也会遭到质疑”和“凡事都得问个真假”的程度,这不能说不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相似文献   

14.
基层检察机关处在打击经济犯罪和严重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沿阵地,有大量的实际同历需要进行调查研究,调研宣传任务十分艰巨,也非常重要。但是,现在调研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倾向却与这种要求不相适应。首先表现在调研队伍建设方面,为数不少的基层院专职调研人员非常年轻,只是因为“能写”、“会写””就被安排在调研部门,这些人是不是真的“会写”姑且不论,他们在并不熟悉检察业务实践的情况下,去搞调研写文章,这种“调研”的深度和广度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冥思苦想、闭门造车,到头来,即使再“会写”,也只发走…  相似文献   

15.
杨向东  王永红 《证据科学》2006,13(4):252-253
医疗质量是医院永恒的话题,医疗纠纷是医疗过程中的“副产品”。医疗纠纷的存在有多种因素.既有医院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又有患者的因素。对于纠纷不能正视,将会产生无穷的后果。作者将自己参与处理的一起精神科纠纷“私了”案例报道如下.以供同行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16.
从极端事件的视角看待“社会越轨”行为有其典型意义,能直观感受到“礼会越轨”的危害性,以及与之相对的行为合轨的极端重要性。城市安令和社会秩序的实现,有赖于规则的建立与完善,它要求公民行为在规则的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17.
前阵子出差多,每到一个地方在宾馆休息时,半夜都有“小姐”打电话问我可需要“特殊服务”,让人很烦。赌博、嫖娼这些社会问题,在社会上存在已久,许多人甚至把赌博、嫖娼当成是一种时尚消费,以卖淫嫖娼为例,竞有性产业、性工作者、性消费一说。与之相呼应的,相关执法部门依法管理倒成了“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些社会问题之所以会泛滥,它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和“广泛的公众基础”,绝对不是靠单一的政府部门就能够解决,  相似文献   

18.
李郁 《政府法制》2008,(15):44-46
有人说中国现在是全民收藏热,文物古玩收藏成了仅次于炒股的又一大“群众运动”。这话或许不假。在这“运动”中自然会有大起大落,也有小打小闹;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喜庆,也会有懊恼.总之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但又是“阁外”人所不能体会的。前些年有句流行语叫“玩儿的就是心跳”,这也许能反映文玩收藏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宣城市中级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建议作用,就社会矛盾“焦点”、社会问题“热点”和社会管理“盲点”、“难点”,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司法建议,督促和提醒有关部门及时消除矛盾纠纷隐患,促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实效。此外,该院还认真履行综治职责,积极开展各种社会管理和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20.
扎柯 《中国司法》2009,(4):20-2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多次强调指出,要促进我国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创新”。无数事实证明,创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源泉。只有创新,才有发展。没有创新,就会停滞或倒退。国家如此,一个系统亦然。司法行政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教育的政府职能部门,其工作的好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因此,司法行政系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创新”做文章,以观念创新为切入点,以体制创新为着力点,以措施创新为着重点,用创新促进司法行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