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传媒化解社会风险的过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凡  陈奕 《理论月刊》2008,(8):105-107,144
我国社会转型期孕育着崭新的社会图景,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以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派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有关传媒化解社会风险的研究逐渐成为探讨现时代传媒功能的重点之一。本文力图跳出众多已有的研究视角,结合过程管理理论,选择以发展阶段为线索来论述传媒在化解社会风险中的过程管理,并建立起一系列相关模型,旨在为传媒在应对社会风险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提供若干有建设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日益深化,推动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的今天,人类面临各种社会风险的严峻挑战。贝克和吉登斯的社会风险理论解释不了当今中国面临的社会风险问题,以"资本"为灵魂的资本主义更无法解决世界社会风险问题。以"后现代"为研究视域,以结构性风险、阶层性风险和价值观多元化风险为三维视角,有助于深入探索后现代中国社会风险的特征、成因及其防范,加强后现代中国的社会管理,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风险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以风险社会为背景研究我国的食品安全犯罪,基本上成为我国刑法学界的一种通行做法。但是,由于我国的食品安全事故所体现的风险并非贝克所指称的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所以运用风险社会理论并不能解释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犯罪频发的现状,风险刑法理论也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因此,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研究应从风险刑法回归到传统刑法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看来,风险概念是现代社会的核心概念,风险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中的批判性与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的紧密关系是任何传统西方哲学所不能比拟的。风险社会是现代性的后果,而现代性以资本主义为中心,只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最为深刻的分析。因此,在批判风险社会这个课题上,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仍然是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无法超越的,它更为深刻和科学地回答了如何透视风险社会的本质和解决风险社会的困境这两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贝克以后工业社会中的风险关系即个体化取代工业社会的阶级关系,由此构建了其不同于马克思阶级社会理论的风险社会理论。这一理论虽然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但受制于其自身的逻辑矛盾,无法摆脱在风险关系和阶级关系上所陷入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6.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要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习近平关于风险防范的重要论述明确指出当前我们要着重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自然、社会、外部环境等领域重大风险,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什么样的风险,科学回答了如何抵御风险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关于风险防范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体现了独特的思维方法。习近平关于风险防范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风险理论和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当前我们抵御防范重大风险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从风险社会的角度出发讨论入罪问题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要弄清因风险社会产生的犯罪问题就需要对犯罪进行不同视角的考察。犯罪学、刑法学和侦查学视域中的犯罪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为:犯罪学研究犯罪现象,刑法学研究犯罪方式,侦查学研究犯罪行为。由于社会具有不同的面向,所以需要认定直接影响犯罪的社会面向是什么。可以肯定,风险社会和犯罪并不直接相关。直接影响犯罪的是其他社会面向,比如信息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着重培养技术型人才,实现侦查的专业性是侦查应对犯罪之策。  相似文献   

8.
"风险"是德国学者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的重要基石,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基础的风险刑法在我国刑法学界引起巨大争议,我国很多学者在进行风险刑法研究时不当地扩大与泛化"风险"的范围。就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与西方高度发达、富裕的福利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但不能以此否定我国社会也存在"风险社会"意义上的"风险",然而风险刑法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应对"风险社会"之"风险"。与此同时风险刑法也有其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我国社会某些领域存在的事故型风险,但必须严格限制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4,(3):58-58
陈璇在《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9期撰文认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美国,科技与风险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形成了与风险分析科学密切联系的、经验研究与理论建构相互推进的学术探索路径。与欧洲社会学者以风险为核心概念提出风险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0.
李建群  何小勇 《求索》2007,(10):129-132
当代西方的风险话语是在现代性反思的理论图景中展开的。对现代性本质的不同阐释和对风险与现代性关系的不同理解是区分西方风险话语主要流派的标尺。风险社会理论重视现代性制度的形态转换和风险的政治应对,风险文化理论关注现代性的文化维度和现代风险的建构本性,风险的复杂自系统理论强调风险内生于现代性系统分化的复杂性,风险的“治理性”理论倚重于现代性知识/权力的管理效应和风险控制。梳理和借鉴西方风险研究的主流理论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风险观、建构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内马克思主义风险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方兴未艾的风险研究中,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风险观的挖掘和梳理,还是在马克思主义风险观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吸收和批判的分析上,都不乏灼见。这些研究成果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对当前我国各类风险的规避和化解具有重要意义。但就整体而言,在研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基础研究和实证研究以及研究视角等方面尚存缺憾。  相似文献   

12.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批判思想,他在反思当今社会发展状态的基础上,敏锐的发现了风险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结构特征,进而对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即科技理性的权威地位、科技理性和社会理性的分离、以及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传统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批判,从而给我们提供了一套新的审视当今社会发展的视角。同时本文试图通过将其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进行比较,进而理解风险社会理论对于社会理论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明 《岭南学刊》2011,(4):121-125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国外风险理论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和领域非常宽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风险社会理论、风险系统理论、风险文化理论和风险治理理论等。国外风险理论研究具有清醒而强烈的忧患意识,倡导反思性现代化,认可现代性的多样性和多种可能性,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批判从宏观的社会历史变迁层面深入到了制度建设和文化更新的中观层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但是,国外风险社会理论研究产生于高度现代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前提预设、理论立场和分析方法有其局限性。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风险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发展的现实问题的需要。国内风险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有:对技术风险界定的比较研究,强调制度文化对技术风险的作用,强调技术伦理建设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14.
尽管我国还未生成现代性,但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学家所揭示的众多风险,我国也正在经历和承受。特别是在现代化、全球化与社会转型三大背景相重叠的条件下,当代中国社会现实所展现的一幅幅风险的图景说明:一个风险社会甚至是高风险社会已经提前到来。不断涌现的各种问题、矛盾及不和谐因素,对党的执政安全带来严峻挑战。规避和化解各种风险,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安全,一是树立科学的风险忧患意识;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三是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切实解决好党所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四是加强社会风险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有效应对各类风险的挑战,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一个日益重要的治理议题。本文聚焦于研究西方险基监管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启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分析来总结其理论和实践特征,探讨了回应性的险基监管、面向低风险的“良好监管干预设计”矩阵以及以风险披露助推理论,厘清了险基监管的发展脉络。在理论的基础上,关注欧洲主要国家险基监管实践的多维度差异,并归纳出治理传统、组织结构、行业影响与问责设置等解释性因素。结合险基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启示,提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险基监管在风险评估时要综合考量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多方面的风险,在具体落实时要充分体现险基监管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风险社会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融入全球化和加速经济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参与世界风险社会与自身风险社会之形塑的过程。中国的风险社会既是世界风险社会的一部分,又具有独特的生成与运行逻辑,包括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的合拍、经济发展模式、功利主义意识形态、政府能力和利益追求等因素在风险生成中占据关键位置,而非理性主义的内在悖论在其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面对中国这一独特的风险社会,需要选择独特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视角以及研究进路。风险社会与中国的讨论,在方法论上仍是一个外来理论和概念如何本土化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贫困治理进入后扶贫时代,如何有效防范应对农村返贫风险,已成为我国扶贫持续深入推进的关键问题。基于多维贫困概念思维,借鉴风险研究的新理念,将这种风险理解为从收入返贫到多维返贫的风险结构,有利于把握风险的整体性,并对其进行长效治理。分析探索社会风险理论研究在风险人群、致因及应对化解理念的三重转变,能够为我国未来贫困治理中的返贫风险应对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以此为理论基点,可以将农村返贫风险概括为叠加性、延续性、人群多样性及变动性等四重特质,基于其三层次结构的复杂原因形成相应的应对策略,是我国农村返贫风险长效治理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8.
风险社会理论在西方社会学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对分析和应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所遭遇的风险具有很大的启发性.转型期和谐社会的构建面临着许多风险,突出表现在:贫富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腐败问题和各种突发性事件增多等.应对转型期的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创新和健全一套应对社会风险的管理机制、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当代社会是风险社会。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通过系统梳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扩散、应对中的四类社会风险,以及影响社会风险的因素,运用社会风险理论以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视野提炼概括出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的八个特点,即风险扩散具有跨界性、区域化风险与内部化风险并存、单一风险向综合风险转化累积、自然风险与人为风险交织叠加、风险的建构性越来越明显、普通群众受到风险的影响更大、潜在的风险可能是长期的巨大的和风险有望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机会。社会风险的这些特点既有全球化时代的共性特征,也有中国独特体制、特定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模式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畅 《求索》2012,(1):149-151
风险社会是一种常态社会,运用风险社会理论解决社会问题是一种常用手法。我国正尝试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基础,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为契机,全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规制模式。为此,需要确立战略性风险规制理念,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并实现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职能的分离,进而确保风险信息交流的对称与流畅。同时着力发展以行政性规制为主导,以经济性规制为主体,以社会性规制为基础的多元化规制模式,以此实现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