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13个世居民族中,基诺、拉祜、布朗、景颇、佤5个民族为"直过民族",其中基诺族为特有民族。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双版纳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有语言无文字,以"口口相传"方式传承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濒危,抢救与保护这些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省内信息     
正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云南专题调研"直过民族"扶贫工作1月2日至4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云南专题调研"直过民族"扶贫工作。他强调,"直过民族"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从"直过民族"实际出发,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采取超常规举措,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3.
正"直过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特殊成员。他们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几乎"一夜之间"跨越了其他民族上千年的历程。由于长期处在封闭状态,"直过民族"社会发展滞后,生存条件恶劣,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玉溪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采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是云南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为全面打赢"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战,省委、省政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采取超常规举措,积极协同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云南中烟公司、省烟草专卖局5家企业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真心实意,真金白银投入资金,帮扶布朗、阿昌、怒、普米、景颇、拉祜、佤、傈僳等8个少数民族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5.
《创造》2017,(8)
正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深度贫困地区是云南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云南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探索出了"一个民族一个行动计划""一个民族一个集团帮扶"的特色脱贫之路。到2016年底,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减少到50.43万人。实施6大工程。去年以来,云南省着力实施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劳务  相似文献   

6.
布朗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朗族是云南省从原始社会形态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的"直过民族"之一,也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和全国人民一道在2020年以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也是该"直过民族"需要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尽管该少数民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具有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但还面临着许许多多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党和政府只有从布朗族的实际出发,针对该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采取各种具体对策措施,才有可能帮助该民族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近日,为帮助“直过民族”尽快走出贫困,红河州I委、州政府制定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2016-2020年),着力实施“提升能力素质工程、实施劳务输出工程、扶贫安居工程、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扶贫工程”,推动直过民族群众与其他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步实现小康。  相似文献   

8.
段春勇 《创造》2023,(12):58-62
<正>近年来,德宏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以出冬瓜村为核心区,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引入专业化文旅企业,借助沪滇对口帮扶项目,把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发展文旅产业助推边疆原生民族、“直过民族”、跨境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奔小康的成功路子,其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我国的民族大家庭里,全国总人口30万以下的民族属于人口较少民族,共有28个。在云南省,就有独龙、德昂、基诺、怒、阿昌、普米、布朗和景颇等8个人口较少民族。这8个人口较少民族中,有6个民族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扶持任务最艰巨的省份,云南郑重承诺: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在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符合他们的文化并与他们的文化相联系,才能动员其成员广泛参与并获得好的效果。同样,对“直过区”民族而言,也只有在不断推动其民族文化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加速缩短社会形态转型的历史进程并最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刘文光 《前沿》2010,(13):133-137
"直过民族"是一部分保持浓厚原始公社残余的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和政府帮助下,不经过民主改革,跨越几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各少数民族。云南"直过民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障碍因素复杂,具体表现在:贫困面广、贫困度深,属综合型整体性贫困,脱贫难度大;生活方式落后,依赖思想严重,干部群众存在着"等靠要"思想;社会发育程度低,商品经济不发达,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生产效率低下,难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土地生产率低,粮食供给缺口大;土地利用不当,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山地灾害频繁;资源浪费严重,植被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正在消失;道路设施建设落后,电力等能源供给短缺,通讯信息传递不畅;外界文化影响大,民族文化渐渐丢失,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吸毒人员增多,毒品危害严重,社会治安恶化,危及人民生命财产;边境线长,宗教渗透频繁,边疆稳定存在潜在威胁,等等。党和政府只有针对以上重重障碍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并通过"直过民族"的共同努力,"直过民族"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直过民族”历史变迁中的政策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过民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使用的特定概念。它是特指一部分保持浓厚原始公社残余的少数民族 ,新中国成立之后 ,在党和人民政府帮助下 ,不经过民主改革运动 ,跨越几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各少数民族。在云南省 ,实行“直接过渡”的主要是景颇、独龙、怒、傈僳、德昂(原称崩龙)、佤、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部分拉祜、哈尼、瑶族等居住区 ,人口共六十万。实行“直接过渡”的少数民族地区 ,习惯上称为“直过区”。实行“直接过渡”的少数民族称为“直过民族”。解放初期 ,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边疆 ,经过一年多的对敌斗争 ,使包括独龙、怒、傈僳、布朗、佤、景颇、基诺、德昂等民族在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初步稳定下来。但是由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矛盾交织 ,除了国民党残余势力不断进行破坏骚扰外 ,历史上长期的民族压迫和民族纠纷 ,也留下极深的民族隔阂。更突出的是生产十分落后 ,人民生生活极端贫困 ,普遍一年缺粮几个月 ;一些人衣不遮身 ,有的甚至赤身露体 ;居住条件十分简陋 ,以草棚、洞穴为居的为数不少。总之 ,这些少数民族是挣扎在贫困饥饿线上的。“直过民族”虽然极其贫困 ,但贫穷绝不是界定“直过民族...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主要聚居在13个州(市)61个县(市、区)322个乡镇1400个行政村13333个自然村,其中有222个行政村是沿边行政村。2015年聚居村有72.72万户,286.15万人。云南直过民族聚居区和人口较少民族中目前还有约15万人基本不懂国家通用语言,近50万少数民族群众不能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特别是直过民族普通话普及程度不高,信息交流不畅,生产生活技能单一等因素,成为制约我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短板。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年末,一本反映云南民族地区70年变迁的"影像志"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这本影像志聚焦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不仅是直过民族地区70年社会发展变迁的客观记录,也是云南民族工作成就以点带面的生动总结。从内容上讲,这本影像志通过600多幅珍贵照片和5万多提纲挈领的文字,让我们看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布朗山乡完成的"跨越千年"的发展。从策划、编辑的角度,这本书的成功出版,为我们解决这一类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过去70多年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点是所有人的共识。但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让今天的人们"看见"这种巨变?这就需要我们解决民族地区影像资料匮乏的问题,也要解决这个巨变"故事"的框架问题。《从"直过"到"跨越":布朗山乡七十年影像志》,在讲述云南民族工作成就方面如何讲述,用什么讲述,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5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其中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有独龙、德昂、基诺、怒、阿昌、普米、布朗等7个民族,主要聚居在边境山区9个州市、31个县(市、区)的175个行政村、1407个自然村,大多属于"直过" (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民族.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提起“直过区”(“直接过渡民族地区”的简称,下同),许多人会很陌生,但对于上世纪50年代曾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工作过的老一辈来讲,对其一定记忆犹新。当时,云南对景颇、傈僳、独龙、怒、德昂、佤、布朗、基诺族和部分拉祜、哈尼、瑶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不进行土地改革,不划分阶级成分”的过渡政策和特殊扶持政策,使其直接地但却是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如今,半个世纪过去,“直过区”发展得怎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他们的脚步如何?今年春,云南省政协与省发改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直过区”,他们组成联合调查组,分别到怒江、德宏、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红河、丽江、保山等州(市)的23个县(市),就云南“直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为期2个月的专题调研,对云南“直过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困难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由省政协提出《关于编制云南“直过”民族地区摆脱贫困五年建设规划的建议案》,以期争取到中央及省对“直过区”的更特殊的扶持。本文是本刊编辑部对联合调研组调研报告的整理、综述。50多年前,“直过区”各族人民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他们能否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向小康社会迈进,实现经济社会的新跨越?让我们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7.
节日文化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汶川地震跨市州异地安置点邛崃市南宝乡木梯村和油榨乡直台村于2010年11月6日举办的首届羌历年庆祝活动可被视为观察羌族移民文化变迁的窗口。从"文化展演"的视角观察,羌历年庆祝活动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坚持和变化在彰显羌族移民民族身份的同时,也反映了羌族移民在迁入地的文化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8.
自1998年开始,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口迁移数量超过了因战争和其他冲突而出现的迁移人口,但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仍不能满足现实需要,难以实现为灾难移民的灾后安置和文化适应提供可行性建议。通过对汶川地震后仅有的两个跨市州异地安置羌族村寨——汶川县龙溪乡直台村和跨破村夕格组的研究,发现羌族移民民族文化变迁呈现非均衡变化的特点。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羌族村干部积极参与以及羌族移民族群意识增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羌族移民族群的"选择性同化"策略将有利于民族文化变迁呈现"文化多元化"而非"文化同化"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9.
沙洲 《今日民族》2021,(12):24-26
1979年6月6日,对于生活在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的许多百姓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正式确认基诺族是我国第56个民族.基诺族既是我国最后一个被识别的单一民族,也是云南省8个人口较少民族和11个"直过民族"之一.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基诺族实现了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步跨千年".  相似文献   

20.
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一)调查研究成效显著. 始终坚持把加强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助手作为民委的根本职责.五年来,全省民委系统深入民族自治地方、边境、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和散居民族等地区开展了100多项专题调研,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与云南省情紧密结合,为制定出台<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和地方性法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