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7),采用O-Logit模型对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涌现的“新市民”就业稳定性与其信息素养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作出了统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市民的信息素养总体上表现出了对其就业稳定性的正向影响,但(异质性检验显示)其显著性因新市民的所处地区、性别和受教育程度而异。具体而言,东部地区新市民中的显著性甚于中西部地区新市民,男性新市民中的显著性甚于女性新市民,高学历新市民中的显著性甚于低学历新市民。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城镇化的质量;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制度;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城镇化过程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粮食主产区、山区、湖区等不同类型地区的城镇化问题;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市民身份和权益保障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城市公共产权的缺失是导致目前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其核心是城市公共产品与相关资源的稀缺与分配的不均等。通过合理的城市公共产权制度变迁,降低排他性,使流动人口充分享有城市就业权、基本公共教育权、社会保障权、适足住房权等,分享公共收益,才能最终实现各个参与主体的共同获益。与此同时,增加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是降低稀缺性的重要方式,而在这一过程中,户籍制度和相应的成本分担机制制约着供给的意愿和供给的能力。解决以上问题,才能逐步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走向健康、可持续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农民市民化现象十分普遍,而城乡文化理念融合又是农民市民化的关键一环。因此,促进城乡文化融合与城市文化理念培育成为农民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为此,政府要将新市民城市文化理念的培育纳入农民市民化体系中,城市社区要积极包容吸纳新市民,新市民自身也要主动学习城市文化,积极内化城市文化价值理念,三者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农民城市文化理念,完成农民"新市民"身份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视野中的城市化新市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洪辉 《桂海论丛》2004,20(5):53-55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在城市化过程中,总是伴随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从而变成市民。城市化新市民在转变为合格市民的过程中,因为外界环境条件和他们的心理都会发生剧烈变化,所以必然要面临各种冲突和社会失范。通过社会调适城市化新市民的角色冲突,改变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建立新社区等可以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城市生活,早日转变为合格的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6.
5土地改革:同地同权还是二元并行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而并非一些市场人士所说的大型投资型城镇化。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热潮之下,可能会出现大量投资资本转向二三线城市或小城镇攻城略地、圈占耕地等现象。在此背景下,土地制度改革尤其是征地补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尤为重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使放弃农村土地的农民获得城  相似文献   

7.
随着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已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潜伏着的不和谐因素。立法缺陷是影响农民工子女就学的首要原因。完善相关立法是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当前的法律语境下,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修改宪法相关条款、废除教育法律规范中的歧视性条款、制定《流动儿童少年教育法》。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征收中的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现行的分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的两级分化,也造成了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的扩大。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应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集体成员资格和成员权;保证分配程序的正义;设立专项基金,保障偏远地区农民和代际分配的正义。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19)
正长期以来,代表城市扩张的土地城镇化速度,远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一大顽疾。近年来,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快于人口增长的势头仍在进一步放大。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靠行政命令、搞运动式,但一些地方层层分解、相互攀比、调整口径,存在人为推高城镇化率数字乱象,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与质量持续提高。同时,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三权"有偿退出渠道不畅,土地市  相似文献   

10.
海曙:创新“新市民”教育培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居住、谋生创业,成为城市的“新市民”。加强“新市民”的教育培训是社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广大进城农民工提升自身素质、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共享城市文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陆烨 《青年论坛》2011,(2):29-33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群体访谈的方法,对上海市"90后"农民工同住子女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作了全景扫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0后"农民工同住子女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出"转校频繁"、"英语学习困难"、"学习资源缺乏"等现况,但其同伴交往良好;2."90后"农民工同住子女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正逐步自我接纳为"新上海人",未来不想成为"无根的非市民;"3.为了生存与发展,"90后"农民工同住子女具有强烈的升学意愿;4.对于未来的职业定位,"90后"农民工同住子女几乎都不愿从事父辈一样的工作,教师、医生、警察(军人)等受人尊重、服务社会的职业是他们大多数人共同的职业理想。  相似文献   

12.
Lou Peimin 《当代中国》2007,16(50):133-148
Urbanization is an apparent and important dimension of modernization in China.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the migration of farmers from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non-agricultural sector and the concurrent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s to non-agricultural usage. According to current practice, the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use is carried out by the state through land requisitioning. In the past ten years, China's urbanization in the nam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 has resulted in extensive requisitioning of agricultural land. Millions of villagers have lost their land and left farming, seeking new employment in non-agricultural activities to sustain them.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land requisitioning on rural women's living, focusing on women's employment, training and settlement.

The study did not find evidence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in land requisitioning and settlement arrangements with regard to both the polic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However, rural women are disadvantaged in attend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s compared with men even before land requisitioning. After their land is requisitioned, women also participate les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have a lower rate of success in finding jobs and are less likely to be self-employed than men. This has some negative impacts on their livelihoods. One policy implication of this study is: on the basis of relatively full compens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set up or entrust a special agency to promote skills training of the affected rural women, assist them with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job market.  相似文献   


13.
王金水 《桂海论丛》2011,27(2):80-8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一道全新命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呈现"三高三低"的特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仍是处于城市制度之外的社会群体,社会地位边缘化、居住边缘化、就业边缘化、经济地位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比农民工问题更复杂,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并非一朝一夕。政府应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真正摆在议事日程,给予特殊关注,采取多种途径解决这一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  相似文献   

14.
Yisu Zhou  Dan Wang 《当代中国》2016,25(100):563-578
The right to education for children from rural migrant families in urban areas has sparked heated debates in China. While there are increasing indications of policy changes to bring public education to all citizens regardless of their residency, it is less clear what kinds of resources are needed to create an education supply to serve this constantly moving and ever-growing population. Using archival and interview data on a large urban district in Shanghai,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constraints faced by local government in providing full-scale free education to migrant children.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 public finance scheme, teacher staffing policy and land use policy are the three factors that constrain the supply of public education in large metropolitan areas. This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under the current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scheme, local government alone does not have the capacity to resolve these constraints. This finding calls for coordination among various state branches at the na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5.
战时民船征用个人利益法律保护是为了提高公民参与和支持战时物资保障的积极性。在我国以保障国家公权利的行使、较少考虑个人利益的法律文化背景下,以物权法的视角,提出若干战时民船征用个人利益保护的立法建议是法制社会的必然要求。征用必须合宪、合法,征用程序必须正当,征用必须补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征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留守女童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但农村留守女童作为一个更加需要关注的群体,却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农村留守女童有关的各项基础信息也十分缺乏。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全国农村留守女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农村留守女童的受教育状况、照料状况和大龄留守女童的就业状况等热点问题。本文还从性别视角出发,分别比较了留守男童和女童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朱坦  王天天 《中国发展》2012,12(5):9-12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问题,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该文以推进资源型城市的园区循环化改造为重要突破口,针对资源型城市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资源型城市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主要任务,以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晟  郧文聚 《中国发展》2013,13(2):23-26
伴随中国城镇化迅猛发展,大中城市周边集体建设用地已经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区域。全国各地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验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转变增长方式、完善土地管理机制提供了宝贵经验。该文在总结各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验基础上,提出在大中城市周边区域率先建立统一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促进城市周边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并就完善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发挥政府引导、协调、管理和监督职能,鼓励、扶持产业支撑,深化城镇社会保障和就业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和城乡综合管理体制创新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殷荣林 《桂海论丛》2013,(4):114-118
文章选取浙江长兴县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拆迁自然村,进行调研与实证性分析,认为失地农民的社会角色从农民转换到城市居民,居住形态、就业方式、消费方式、社交方式、休闲方式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失地农民存在被边缘与边缘化的现实困境,"新市民"的角色确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提出政府应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对新市民迁居前后社会安全管理;构建和谐人居环境增强新市民社区归属感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警察依法履行其职责,法律规定警察有使用致命武器的权利。但近年来,我国警察在使用致命武器的问题上却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在现实中。警察权的行使到底应以什么为限?警察使用致命武器的标准是什么?当多个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寻求一种平衡来达到整体的最佳效果?为此,建议考虑在“正常警察理论”下制定相关法律,厘清并明晰此项权利的限度,以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筑起一道堡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