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英芬 《前沿》2010,(5):50-54
话语权是现代民族国家在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秩序构建中,进行自我认同、利益表达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话语权的强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的直接体现,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综合反映,它承载着话语权国的国家利益。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和文化霸权,掌握着国际舞台的话语权,使得国际格局在价值取向、法律体系、制度安排、舆论导向等方面更多体现着发达国家的意志和利益。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并崛起着的大国,在迅速发展并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必须应该获得更多、更大的话语权,才能实现大国崛起的梦想。而掌握和获得国际法律体系的话语权,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民论坛》2012,(13):32-33
话语体系的传播需要载体和媒介,话语权很大程度是通过媒体体现出来的。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西方国家拥有相对强大的媒体工具。比如,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作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三家报纸,也成为各国政要、金融界人士必须关注的媒体。美国媒体的影响力渗透到世界许多的国家和地区,为其话语霸权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西方民主的黄金时期是同这些国家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相联系的.在此前的一两百年历史时期中,欧美发达国家有傲视全球的强大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还有独占的文化舆论话语权,它们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世界的秩序.这种强势地位使这些霸权国家的统治阶级可以攫取世界财富,垄断地球资源,可以从超额利润中拿出一小部分笼络国内民众,打造福利社会,美化议会制民主,并将其推向世界,以获取主导人类发展的永恒权利.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在许多领域仍然长期受到西方话语霸权的压制。因此,必须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解构西方发达国家话语霸权,提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真正实现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崛起。  相似文献   

5.
袁三标  陈国栋 《思想战线》2013,39(1):118-122
话语主体依靠话语权力生产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逻辑实现对话语客体的宰制,这种宰制主要体现在"说什么"与"怎么说"两个环节中,"说什么"是话语主体议程设置的内容择取问题,而"怎么说"则是框架建构中的意识形态思维逻辑问题。在国际政治领域,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正是牢牢地把握住了议程设置和框架建构这两个环节,才成功地实现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霸权。面对硝烟弥漫的话语权力交锋,当代中国理应厘清西方话语权力的生产机制及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逻辑,生成中国话语权力,打破西方话语霸权,以维护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
文化霸权是美国霸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文化霸权主要表现在文艺、教育和意识形态领域。试图垄断话语权,对"他者"进行同化,是美国文化霸权的理论基础。对此,我们应通过增强文化自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抵御美国文化霸权的冲击,维护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7.
张萍 《传承》2011,(8):36-37
注重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稳定的维护,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保障和必要条件。"中国模式"具有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表现给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考价值。"中国模式"又具有特殊性,因为特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意识,中国将经济与政治强强联合,并建立了以责任为本位的政府,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中国模式"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分析得出启示:不照搬任何一种模式,选择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陈华森  王宝林 《前沿》2007,1(10):17-20
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强调国家、普遍性对个人、特殊性的优先性,强调二者的辩证统一。黑格尔在强调国家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和否定个人及其自由、权利和福利的存在,相反,他是十分重视的。本文通过挖掘黑格尔的国家观和个人观,澄清有关黑格尔国家学说"极权主义"的误解,同时论证其非极权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9.
课堂师生话语权的实然表现在教师独享课堂话语权、学生的"伪话语权"、教师分配学生的话语权这几个方面。探析课堂师生话语权实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权威的泛化、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评价机制的单一。实际上,任何过分强调教师话语霸权或学生话语缺失的理论都是过于片面的,师生话语权是可以通过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实现共享的,这才是课堂师生话语权的应然。  相似文献   

10.
杨晓畅  孙国东 《探索与争鸣》2022,(6):159-169+180
话语权包括三个维度:发生学维度,即物化形态,强调话语权的实现以话语生产能力为前提;接受维度,即对话形态,强调话语权的实现以其获得主体间性、文化间性的接受为关键;塑造维度,即权力形态,强调话语权的实现以其对受众价值观的塑造为旨归。与此相适应,中国社会科学要真正走向世界,需同时推进三大“基础工程”:话语生产力积攒工程、话语影响力提升工程和话语塑造力培育工程。中国社会科学要想具有国际学术话语权,需挖掘现代转型之“中国方案”的学理内涵,围绕基于“中国愿景”的“中国现代价值观”进行社会科学阐释,并使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侦查讯问教学应构建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的,以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突出技能培养,强化教学训练环节,使培养对象在掌握侦查讯问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不同的讯问对象,开展针对性侦查讯问工作,顺利地完成讯问任务。  相似文献   

12.
始终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学的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先平 《桂海论丛》2011,27(3):120-124
党校作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党性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当前,在党校教学中党性教育存在着对党性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党性教育规律研究不多以及教育方式陈旧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把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与增强党性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根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泽 《思想战线》2002,28(1):11-15
西部开发作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建设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西部开发也为传统文化的更新、转型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则是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语境。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现状及近年来实施的保护措施 ,印证着这个文化变迁进程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14.
曾志伟 《桂海论丛》2010,26(1):55-58
增强基层党组织发展力,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党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发展力包括发展民主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和驾驭网络媒体的能力。"六种能力"构成了基层党组织发展力的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备战奥运的各项准备正在紧张有序的展开。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奥运比赛场馆建设、交通路桥改造、街乡环境整治等均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与此同时,奥运安保、奥运宣传、素质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战场环境是警察执法战斗的依托和舞台,也是战术运用的客观依据。在警察执法战斗中,警察战斗力的使用是不能脱离战场环境的,因此战场环境对警察战斗力及其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对警察战斗力构成的影响:即对参战人员的影响,对武器装备的影响,对人与武器结合的影响;二是对警察战斗力使用的影响:即对战法选择的影响,对战场情报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个体价值定位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个体价值定位经历了一个从个体依赖到逐渐获得个体独立的演变过程。集体主义也随着个体价值地位的演变,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开始由传统集体主义向新集体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18.
现场重建作为全面再现案件经过的科学方法,在揭露和查明犯罪,排除犯罪嫌疑,保证侦查准确性和保障人权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愈来愈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比西方国家发达的犯罪现场重建理论和技术,我国犯罪现场重建仍属于起步阶段,有关概念问题仍存在争议。文中就犯罪现场概念问题以及犯罪现场重建的启动和结束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综观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其执政观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理论创新——永葆执政活力的理论之源;执政为民——永葆执政活力的阶级之源;发展兴国——永葆执政活力的动力之源;依法治国——永葆执政活力的制度保证;从严治党——永葆执政活力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的条件的规定过于简单,并且将侦查终结的条件和对案件的处理方式一并表述,没有完全体现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条件的规定要求,不利于侦查人员及其负责人掌握。我国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时,应单独规定侦查终结的条件。即“侦查机关或部门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案件全部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案件性质认定准确,法律手续完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