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逄丽东 《前沿》2012,(14):145-146
由于典籍生产技术的变化,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来认识古代私家藏书事业发展的两次飞跃.论述了古代私家藏书的文化意义.体现在它更好地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以补充公家藏书的不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的积累、保存、整理贡献极大.  相似文献   

2.
, 《创造》2012,(10):64-65
《何谓文化》余秋雨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定价:38.00元出版日期:2012-09文化究竟是什么?在《何谓文化》一书中,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用最诚恳、最隆重的方式来解读这一最根本的问题。他分别从学理、生命、大地和古典四个层面来回答文化究竟是什么。所有篇章均为第一次公开出版。本书可谓是一本深入灵魂的最有价值的中国文化读本。  相似文献   

3.
马小娟 《人民公安》2013,(10):22-25
著名文化史学者余秋雨先生,在完成其对四大文明贴地穿越、对欧洲文明亲身考察之后。近年来又奔波于世界各地及国内各省市。致力于向全世界、全国各界介绍和解答中国文化的学术演讲。4月25日,余秋雨先生来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全国公安文化工作培训班”学员授课。本刊记者对余秋雨进行了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4.
姚荣 《思想战线》2011,37(1):121-124
明清江南地区的私家刻书十分繁盛,文化世族是其中的主力军。文化世族成员具有强烈的家族文化传承意识,通过刻书活动延续家族文化传统,甚至使刻书也成为家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因为文化世族具有人力、财力上的优势,其刻书活动持续时间长、规模大。所刻别集、总集及大型丛书,保存和传播了各种罕见文献。刊刻的家集和家谱,更为保存家族文献、传承家族文化作出了特殊贡献。特别是家集,乃明清江南文化世族刻书活动中的创举,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价值和功绩值得大力肯定。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中国文学的转型之一是它在散文创作上的突破与勃兴.余秋雨与山水风物历史精灵对话的"文化散文",凭借新的散文范式,展开对文化人格的探询,从而对传统文化进行汰选.不但填补了文化散文的空白,而且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产生了轰动效应.本文试图从文化散文形成的条件、艺术特质以及"余秋雨现象"等方面着手,作一个浅近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中国为一典籍大国,对图书的写作,编纂,整理和利用的历史皆可追溯至先秦时期。藏书活动一般分为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观藏书和书院藏书,每一类都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其中私人藏书始于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中不仅作为官府藏书最重要的补充部分存在,也因其无可比拟的多样性、民间性、地域性而极具独立研究价值。魏晋南北朝时,中国的文化重心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南移,至宋室南迁,文化重心的  相似文献   

7.
尹季 《求索》2005,(3):154-155,153
20世纪家族题材小说,从题材、人物、叙事基调等方面,对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进行了阐释,试图寻找中国国民摆脱自身和外力束缚的抗争意识和生命韧性。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家庭结构与社会结构有着相当的同构性,国家与社会的政治伦理是宗法制度的纲常伦理的社会化。以家庭观念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会认知模式,对文人来说,家族文化的濡染是相当深刻的,这种体认意识是我们心灵结构中的一种超个体的力量,是生命底蕴存在的原动力,这种存留在文人生命深处的原动力可以使生存获得某种方向感,他们的作品以其心灵深处的家族情结,为我们演绎着民族的历史,诉说着亲族之感情,相应地,文学创作中的这种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体认也确立了学者文人的伦理原则和精神返乡。  相似文献   

9.
诠释文化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软实力,首先应对文化的基本概念有个整体把握和正确理解,然而由于文化内涵的庞大和外延的广泛,也促成了其概念(定义)的复杂多样。人们从不同角度和出于不同的目的给文化下的定义五花八门、极难统一。据《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统计文化的定义有100多种;有专家(余秋雨)介绍文化的定义有200多种;还有权威人士(许嘉璐)归纳文化的定义多达500多种;而国外一些有影响的哲学家筛选,比较占份量的文化定义就有20余种。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下面从六个方面略谈肤浅之见,仅供探讨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湖湘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南书院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 ,书院士人的学术研究与创新提升了湖湘文化的理论思维的高度 ,使湖湘文化能够与时俱进 ,不断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沿 ;另一方面 ,书院的普及以及文化传播活动 ,促使主流文化向边远地区不断推进及向下层民众传播 ,拓展了湖湘文化分布的广度 ;同时 ,书院的藏书、刻书事业推进了湖湘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书院的教学活动又培养造就了大量人才 ,为湖湘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一、古代湖南书院的发展概况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它肇始于唐…  相似文献   

11.
家族成为中国文化的柱石,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家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基和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12.
杨金洲 《理论月刊》2003,(10):16-17,40
本文从古代、近代、现代这一历时性维度分别论述了传统文化、新文化、先进文化对民族的兴衰成败、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性.重点论述了"先进文化"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文化挑战这三方面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由此指出"先进文化"论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意识的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13.
邓雪峰 《前沿》2008,(10):189-191
中国古代文化,包括古代的私人藏书和古代的藏书楼,都曾得以光彩照人,熠熠生辉。追溯私人藏书的历史渊源,考察私人藏书的历史过程,不难发现,藏书家的历史贡献,主要集中地体现在对历史典籍的保存和传播方面。  相似文献   

14.
马小娟 《人民公安》2013,(10):25-27
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公安文化工作培训班"讲课中提到,当前的中国文化还存在着一些隐忧,还需要优化,作为独特的警方文化应从文化的角度上作出自己的贡献。具体到每一个警察个体,我们如何养成自己身上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家族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探究家族文化的历史由来、内涵和实质,分辨家族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的不同作用及其变化的内在机理,对我们今天于家族文化所持正确观点和态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家族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探究家族文化的历史由来、内涵和实质,分辨家族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的不同作用及其变化的内在机理,对我们今天于家族文化所持正确观点和态度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彝族古代文化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彝族文化源远流长。本文对彝族古代文化的基本特性、类型、层次、特征和精神作了较全面的归纳分析,指出悠久的历史性、强烈的民族性、独特的地方性和结构的整体性构成了彝族古文化的基本特性,而大陆喀斯特山地文化、农牧文化、姑则文化是彝族古代文化的主要文化类型。相对封闭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彝族古代文化呈现出“一统性”、“人文性”和“道德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0月18日,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举行的《万里归来说文化》报告会上,与听众交流了“千禧之旅”的体会。 1999年9月,余秋雨应邀随凤凰卫视采访车队一起,遍寻人类古代文明的遗迹,行程4万公里;2000年8月,余秋雨又参加了凤凰卫视的“欧洲之旅”,访问了欧洲26个国家的一百多个城市。余秋雨说,两次考察使他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的真实一直震撼着他——  相似文献   

19.
章剑鸣 《前沿》2010,(3):193-197
浙商30年来取得的成功举世公认,隐藏在其背后的文化力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研究。笔者认为,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下,某些昔日的文化优势已经成为今日的发展瓶颈,如,支撑家族模式的家族观念,极端务实演化的实用主义,只做鸡头不做凤尾的竞争意识等等。浙商只有与时俱进,主动弃旧更新,及早脱离传统落后观念的锁定状态,才能实现"浙商不倒"的佳话。  相似文献   

20.
徐少芳 《青年论坛》2006,(3):138-14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秋雨散文风行一时。文章从历史的反思、现实的感悟、未来的忧思与追寻等方面,对余氏散文进行文化解读,从而进一步探讨其散文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