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西生命科学产业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和私有化浪潮兴起的,它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巴西已成为全球生命科学产业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巴西生命科学技术成果主要应用于农业、医药和能源三大领域。生命科学对传统农业的渗透主要表现在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上,巴西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阿根廷的世界第三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在生物能源领域,巴西主要发展乙醇能源,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乙醇生产国,是世界上唯一不供应纯汽油的国家。巴西还将生物制药部门视作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在整个生命科学产业中,生物医药技术公司占的比重最大。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巴西农业现代化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大豆产业在巴西迅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巴西大豆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一系列产业政策:政府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以克服大豆生产的技术问题;实施一系列财政刺激计划来为大豆生产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价格保护,如信贷支持、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以及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巴西大豆产业等;开展以道路交通建设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大豆从内陆运输到主要消费市场和港口。巴西政府的相关政策使得大豆产量迅速提升,为巴西进口替代工业化提供了资金支持,丰富的大豆供应带动了国内家禽养殖及烤肉行业的发展,并且保障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食用油来源。但是,巴西大豆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定问题:大豆产业发展并未与其他产业产生积极的联动效应,政府的大豆产业政策导致巴西社会二元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大豆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态恶化,影响到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物燃料对实现能源安全贡献并不显著,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尚未厘清,而其对粮食 安全的冲击却十分明显。以粮食作物为原材料的第一代生物燃料导致“与人争粮,与粮争地”而被 世人诟病,而以非粮作物乙醇、纤维素乙醇和生物柴油等为代表的第二代生物燃料逐渐主导未来 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现行全球生物燃料政策可能导致世界进入“车- 地之争”,对于粮食价格 冲击巨大。任何生物燃料生产必须考虑到可持续农业发展问题,同时,构建全球生物燃料监管等制 度包括以下三方面:推动制定一项全球生物能源战略;利用新技术助推生物燃料生产;要强调能源 的多样化,并把生物能源作为其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巴西生物质能产业为例,从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四个维度对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巴西生物质能产业存在显著资源禀赋优势,并未危及巴西粮食安全,巴西生物质能产业在经济和社会维度上的可持续性不存在显著障碍。然而,生物质能生产及其原料处理过程中存在大量污染,且能源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引起土地利用变化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环境可持续性是未来最有可能限制巴西生物质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生物质能技术分析表明,第二代和第三代生物质能技术相对于第一代生物质能技术而言,不会引发潜在的粮食安全问题,并且对于环境的污染较少。若巴西继续加大对第二代和第三代生物质能技术的研发投入,最终实现其商业化,则巴西生物质能产业将具有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本文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从资源禀赋、能源政策和技术成熟度的角度,给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开始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生物燃料作为一 种可以替代油气的可再生能源成为许多国家主要发展的方向。其中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 两个生产生物燃料的大国,两国都力图在世界生物燃料市场上发挥领导作用,而美国更希望建立 一个“乙醇欧佩克”来主导未来的世界能源市场,因此两国为了共同的目标选择合作。但两国在生 物燃料领域的合作是一个复杂博弈的过程,不仅在国际层面受到双方政策的影响,也在国内层面 受到各自社会行为体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袁华江 《东南亚》2010,(4):85-89
菲律宾是仅次于巴西的较早开发生物能源的发展中国家,在亚洲生物能源开发利用中走在了前列。2006年《菲律宾生物燃料法》作为一部优先法律获得通过,并于次年生效实施。中国与菲律宾同为亚洲东部国家,在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和差异,以菲燃料法为参照,对中菲两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政策法律进行对比,可为我国在进一步制订生物能源规划时提供可资借鉴的制度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巴西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和试验从一些植物中提取燃料,广开能源。巴西开辟能源的一个重要办法是用甘蔗生产酒精,用酒精代替部分汽油。如今在巴西已经没有一辆小汽车使用纯汽油了。在这幅员  相似文献   

8.
巴西是一个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国家,其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应对已被提升到关乎国家安全的高度。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两种排放情景的预测,本文主要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巴西宏观经济、地区环境和产业发展的相关影响。总体而言,受气候影响最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其二是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生产布局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李进兵 《拉丁美洲研究》2016,(4):111-122,157
在后发国家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中,恰当的产业政策十分重要。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巴西生物质能源产业为案例,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框架,对后发国家新兴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中的产业政策变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后发国家的产业政策及其合理变迁可以导致新兴产业基本因素之间建立良性循环累积;驱动产业政策变迁的因素包括国家战略需求的阶段性差异、市场价格的相对变化以及产业技术的进步;从短期来看产业政策能够促进新兴产业市场的迅速兴起,从长期来看能够促进产业技术的进步并影响消费者对新兴产业的产品需求偏好,而市场在纠正产业政策所导致的价格扭曲、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扩大产业规模等方面的作用则无可替代。后发国家政府应以促进产业竞争优势形成为导向,主动进行产业政策的调整。对于中国各级政府而言,应根据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基本要素累积状况,及时制订和实施针对特定产业特定发展阶段的新政策,以培育产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印度生物燃料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经济不景气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助于缓解能源短缺、改善环境,还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因此受到各国重视。而生物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因其具有不同于其它可再生能源的优势而受到各国政府青睐,即便在2008年生物燃料备受争议的情况下,印度仍然通过生物燃料政策,值得反思。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印度生物燃料政策,并指出其对我国发展生物燃料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深海油气资源的加速开发,巴西油气生产迎来拐点,未来有望跻身世界前六大产油国之列。面临严峻的能源形势,中国能源企业开拓巴西能源市场有利于缓解能源"瓶颈",实现进口多元化战略。在中拉整体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巴之间的能源合作具有极强的全球示范效应,有利于带动中拉产能对接,实现中拉关系的全面发展。中巴能源合作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原油贸易、市场参与、技术吸收和生物能源开发是两国合作的主要内容。在合作过程中,中国企业会遇到来自资源民族主义、文化制度差异、法律制度制约、党派博弈因素以及美国因素的干扰和挑战。为实现中巴能源合作的稳健发展,中国应采取积极主动的能源外交策略,在增进对巴西能源市场和社会认知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日本和韩国的介入经验,同时处理好中国、美国与巴西三边关系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拉美走向恢复经济增长》(Toward Renewed Economic Growth in Latin A-merica)是墨西哥学院、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和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于1986年以专著形式联合出版的一份研究报告。这个报告由4位著名经济学家共同执笔,他们是: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和世界银行顾问贝拉·巴拉萨;墨西哥学院高级研究员赫拉尔多·M·布埃诺;秘鲁前能源和矿业部长佩德罗—巴勃罗·库辛斯基和巴西前财政和计划部长马里奥·恩里克·西蒙森。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和建议;第二部分是正文,共5章,分别阐述了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历程、汇率和贸易政策、为经济增长提供资金、国家的作用和国营企业、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环境中进行决策等问题。报告的开端,刊载了上述3家研究机构负责人联袂署名的序言,并配以言简意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巴西现代化实质刍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巴西不仅是拉美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之一 ,也是拉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自 1 9世纪 80年代末起 ,巴西开始启动现代化系统工程 ,经历了一个漫长崎岖的过程 ,围绕工业化这一主旋律 ,先后跨越了“西化”“巴西化”“进口替代工业化”和“新巴西现化化”四个阶段。这是一个不断进步、至今尚未完成的过程。巴西的现代化以欧洲“社会进化论”和“实证主义”、尤其以拉美发展主义为指导思想 ,以世界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为背景和发展契机 ,以打造发达的现代工业国家与工业社会为目标 ,主要采取高效率的、非均衡的工业化方式 ,逐渐从一个落后的传统的农业国演化成一个具有中等发达水平的工业国。因此 ,工业化不仅是巴西现代化的主旋律 ,也是巴西现代化的实质所在。巴西工业道路既不同于美国式的工业化道路 ,也不同于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 ,而是根据巴西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混合型工业化道路 ,呈现出突出的计划性、深刻的内向性、鲜明的赶超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1994~2002年是巴西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巴西政府通过以"雷亚尔计划"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抑制了恶性通货膨胀,实现了由内向发展模式向外向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国家主导型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文章从"投资与经济增长""外贸形势的变化""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社会改革与民生改善"等几个方面,对巴西经济转型的成就与局限进行了分析,认为巴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适合自身特点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5.
"美国第一能源计划"是特朗普总统执政后发布的美国国家能源政策的总体纲领,它既继承了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中关于加大本土能源与页岩油气开发、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以及将能源与环境保护政策相结合的部分,也明确提出取消奥巴马政府"气候行动计划",以及建立同海湾盟国积极的能源关系以服务美国反恐战略的举措。国内层面,"美国第一能源计划"将会有力促进美国本土石油产量的增加、推动煤炭产业复兴,对美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利弊同在;国际层面,美国将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全球石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并削弱石油输出国组织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美国退出"气候行动计划"预期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带来消极影响,但其整体影响有限。"美国第一能源计划"也将为中美能源关系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可能促进中美在环境保护和清洁煤领域的合作,拓展中国原油进口渠道;另一方面将会明显阻碍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为中美清洁能源合作带来某些干扰和阻力,并有可能使中国的能源贸易形势及能源地缘形势进一步复杂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运用产业地理集中度等统计模型,以1998年到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对东北三省与江浙沪制造业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东北三省制造业的发展程度明显低于江浙沪的制造业发展层级,规模优势仍然集中在传统重化工业上,依靠能源、资源的优势发展了自己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尽管发展程度落后于江浙沪等省市,但从数据的分析中也看出,东北三省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资源的生产与深加工方面都有着自己特有的产业优势,特别是在新型制造业领域也逐渐赢得一定的发展空间,为今后东北三省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换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巴黎协定》的开放签署标志着全球新一轮减排行动的开始,如何做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继续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事关中国能否树立起全球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已经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地,如何借助低碳城市建设助推国家减排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在眉睫的课题。作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是低碳实践的先行者,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上,就已对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做出了承诺。目前,巴西已通过完善环境立法、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新能源、实现交通低碳化等措施有效地推动了低碳城市建设,走出了一条"巴西模式"的低碳之路。地处巴西南部具有"世界生态之都"美誉的库里蒂巴市通过大力发展公交系统、倡导低碳生活等措施在低碳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此,本文以巴西及其典型城市——库里蒂巴为例,深入剖析其低碳城市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最终为如何平衡我国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巴黎协定》的开放签署标志着全球新一轮减排行动的开始,如何做好国内温室气体减排,继续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事关中国能否树立起全球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已经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地,如何借助低碳城市建设助推国家减排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在眉睫的课题。作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是低碳实践的先行者,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上,就已对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做出了承诺。目前,巴西已通过完善环境立法、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新能源、实现交通低碳化等措施有效地推动了低碳城市建设,走出了一条"巴西模式"的低碳之路。地处巴西南部具有"世界生态之都"美誉的库里蒂巴市通过大力发展公交系统、倡导低碳生活等措施在低碳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此,本文以巴西及其典型城市——库里蒂巴为例,深入剖析其低碳城市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最终为如何平衡我国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合作开发油气资源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依托该基地形成的石化产业是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从60年代起,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我省油气产业为国家能源生产和石化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大庆油田产量逐年递减的趋势不可逆转,它不仅不能为国家提供更多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而且也使我省的石化工业面临原料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黑龙江省充分利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地缘优势和传统经济联系,积极拓展与该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合作,对于缓解国内、省内油气资源供需矛盾,拉动我省乃至我国石化工业快速增长,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科技发展最热门的领域是现代生物技术.以自然资源丰富著称的巴西抓住生物技术发展的机遇,创立了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创新模式,即"生物创新体系"或"生物环境模式".2007年英国政策研究组织把巴西这一发展模式定义为"自然知识经济"模式,也称"巴西式创新".巴西政府促进自然知识经济发展的举措包括三大法律创新、三大政策创新和三大公共资助机构在资金方面对生命科学技术领域的高度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