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发展民营经济 ,认识是第一位的。如何解决人的认识问题呢 ?根据我的经验 ,要请实践做“先生”。我国改革开放初期 ,甘肃搞包产到户的时候 ,就有一些人想不通。那时我是省委党校的副校长 ,省委在党校办学习班 ,有的人就说包产到户是搞“单干” ,甚至说是“资本主义复辟”。后来采取什么办法呢 ?让想通的人先干起来 ,想不通的另给他一个位置 ,不减他的工资也不撤他的职 ,让他看一段时间。结果搞了一两年后 ,包产到户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生产很快发展了 ,在旁边看的人也想通了。现在我们发展民营经济 ,有的人思想也不是太通 ,认识还没有上…  相似文献   

2.
沉重的代价 就在两人相拥而立的时候,竺觉得胸口被什么硬物硌了一下,便问小可怀里揣的什么,小可松开竺按了按左胸说没什么、,竺意识到小可怀里揣着什么东西,便硬拉住小可把那东西掏了出来,一看是家里用来削水果的刀,便有些紧张地问他,拿它来干什么?小可说预防万一。竺看了看小可的眼睛说,那就放我这里,小可无奈只好千叮咛万嘱咐出了客房。  相似文献   

3.
《广东民政》2011,(12):53-54
她们总是说,我不结婚,我要等他什么都有的时候再娶我。可是傻丫头,等他的有房有车有银子什么都有的时候,新娘可能就不是你了……有一个朋友,已经和她男友跑了、六年的马拉松了,两人青梅竹马,朋友们只等着他们结婚的喜讯。  相似文献   

4.
这案咋办     
和一个在派出所当刑警的朋友聊天,他说最近有点烦。烦什么 ?他没回答,而是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笔记本,丢到我面前。我看了这个笔记本,也禁不住有点烦了。现摘录片断,公布如下,看诸位看了后烦不烦。   8点 30分:经过三天的工作,终于将名人广告公司笔记本电脑失窃案破获。作案者王小明,司机, 22岁。王小明到省外办找同学,没找到往外走的时候,发现一间开着门的办公室内有个笔记本电脑,就进去顺手拎走了。这个笔记本电脑价值 1.8万元,名人广告公司到派出所报案,我就接了这个案子。   8点 50分:报社李记者打来电话。李记者到所…  相似文献   

5.
控制忧虑     
情绪是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伴生物。事情做得顺利,智慧迭出,这情绪就好。看天,天是蓝的;看花,花是好的;看人,人是精神的。事情还没做完甚至于还没开始着手做,压力一个接着一个,头脑转不过弯儿,情绪上就受波动了,看啥啥不顺眼。这时因为压力,你往往会改变你原来的观念,并自然而然地对你以后要做的事产生影响。 压力不光是暴怒、颓丧,它还包括忧虑。对所做的事过于患得患失,情感过于低沉,瞻前顾后,都会在你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设置障碍。人生的真正报酬,取决于贡献的质与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什么,掌握了什么,你就…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无不把真善美视为一种道德风范和精神境界,作为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行为准则。大凡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皆以此为其精神动力。我国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曾提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也曾说过:“一个人只知道吃光、用光,什么也不留一点给后来的人们,这样的人,不配享有做人的尊严和权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这些至理名言所表达的一个共同理念就是,人活着要有价值,而这种价值须以为百姓、为国家、为人类多做贡献来体现…  相似文献   

7.
算账我有个朋友做药品代理,普通药品拿到他面前,他掂量一下就能知道是什么成分做的,成本是多少,盒子是什么纸印刷的,厂家的经营状况如何。。他一天到晚就研究自己生意上的事,乐此不疲。他曾经要印刷海报宣传画,2000元行价的印刷费,他不厌其烦地找了10家印刷厂,最后将价格压低到1500元印刷出来。为了压低印刷成本,他将印刷的每一个环节都钻研透了。而做小生意时,节约的每一分钱都是利润。身边的人谈到他时,只能自叹不如,觉得他赚钱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8.
云鹤 《中国保安》2008,(5):42-42
案例:周明是一家写字楼的保安员,从小为人正直。与他一起值班的余友良却是一个喜欢贪小便宜的人。两个人在一起经常会因为对一件事情不同的理解而争执起来。不久前,周明发现余友良一到晚上就找不到人,而且直到快睡觉的时候才回来,周明便问他去做什么了。余友良告诉周明,他去打电话。周明和余友良有写字楼里许多办公室外间的钥匙,这样便于保安员巡逻,到了晚上,余友良便借助这个机会,用这  相似文献   

9.
选贤任能的重要必要,世人皆知。然而,同样也是一个世人皆知的事实:选贤任能实际操作起来太不容易。那么,问题怎么解决,结合本人工作实际,略抒浅见。一、要坚持大处着眼,不凭一时一事下断语选贤任能,首先要正确识人,即对人才的德识才学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免失察误用。然而正确地认识一个人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比如,考察一个人,我们不能只听他说f些什么,还要看他干了些什么;不但要看他荣时某刻说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还要看他平常都说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不但要了解它表面上说什么,干什事,还要分析和把握他内心在…  相似文献   

10.
羽毛 《观察与思考》2009,(23):60-61
走到浙大的艺术学院门口,由于暑假大门都关了,在弯曲的楼道里转悠了20分钟后放弃了寻找。幸好陈振濂站在楼道天桥做指挥把我带了进去,当时的情景正巧是一个在楼下的来访者看着一个在楼上的艺术家,晚上的灯光在他身上打了层光晕。很多时候,很多人,就是这样看着艺术家,远远的,模糊的。时间久了,那层光晕就取代了人。  相似文献   

11.
黄瓞绵 《小康》2005,(12):38-39
看看他的脸,胖胖的,有几分神采,几分疲惫,你会认为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当你接触到他的眼光,你就会承认,这是一个合格的检察官,那明澈而锐利的眼神,一眼就可以使你久久难忘。可是,当与他交谈的时候,你又会怀疑,检察官是这样的吗?滔滔不绝的谈锋,似乎少了点稳重的威严,少了点冷静的深沉,只会使你感到正面对一个痛快淋漓的朋友,一个可以在一分钟里就能揭开心扉的爽快人。他就是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刘革强。他说,他做不出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只是痛痛快快地去做了自己份内的事;他说,他想不出什么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只是该做…  相似文献   

12.
推销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命运总是爱捉弄人,当你最担心做什么的时候,偏偏有什么在等着你。谁也想不到,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我竟然当起了推销员。那是1995年秋天,为生活所迫,我到北京一家文化用品公司打工。这是一家私人公司,总共也就七八个人。经理是北京人,年轻干练,对人也好,很能吃苦,他每天开着车大街小巷送货,其他人负责联系业务、签订单,月底按每人的销售额提成发工资,多劳多得。刚到的时候,经理安排我跟着一位姓谢的推销员熟悉业务。我们的推销对象是各大宾馆、写字楼里的公司或办事处,他们工作很忙,办公用品,小东小西,没时间到商场采购…  相似文献   

13.
拉尔夫曾是一个典型的“季节工人”。当一切顺利的时候.他可以在短时间里刻苦工作,但是到了冬季,当收益微薄的时候,他就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地守候着好时节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做官与做人     
沈醉在记述他接受党和人民改造过程的《我这三十年》一书中,几次提到他的母亲告诫他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要做人。”按沈醉的话说,解放前,他为蒋介石的忠实走狗戴笠效劳,做了官,但是失去了人性,做了许多愧对人民的事,回忆起来,痛心疾首。解放后,他接受思想改造,没有做官,但通过改造,他渐渐脱胎换骨,成了一个真正的人,他感到聊以自慰。沈醉的这番话,很引人深思。一个不做官的人尚且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那么做官的人就更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了,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官。为官者如何做人?我看主要是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做官与做人     
沈醉在记述他接受党和人民改造过程的《我这三十年》一书中,几次提到他的母亲告诫他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要做人。”按沈醉的话说,解放前,他为蒋介石的忠实走狗戴笠效劳,做了官,但是失去了人性,做了许多愧对人民的事,回忆起来,痛心疾首;解放后,他接受思想改造,没有做官,但通过改造,他渐渐脱胎换骨,成了一个真正的人,他感到聊以自慰。沈醉的这番话很引人深思。一个不做官的人尚且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看来做官的人就更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了,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官。为官者如何做人 ?我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6.
在人们的印象中,卡通似乎总是与 儿童相连。我们这一代的很多人也许都曾有过小时候为了看动画片,每晚6:30不出门的记忆。现在,董浩变成了风车王,鞠萍姐姐也早已变成了阿姨。然而对卡通的迷恋仍然一代代在孩子当中延续,很多时候,当孩子长成了大人,对卡通的挚爱也就从儿童天地走进了成人领域。 我为卡通狂 一位同友说:他觉得看卡通和“幼稚”、“不成熟”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真正优秀的卡通除了吸引孩子,也会吸引到各个年龄层次的人。不同年龄的人看卡通时所抱持的心态和所取的角度有所不同。小朋友看卡通,也许只是图个热闹,…  相似文献   

17.
父爱无价     
他祖孙八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没有感觉做农民有什么不好,因为村里的人不都像自己一样就这么一代代地生活过来了吗?偶尔进城。看那高楼林立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知道了做一个城里人的悠闲和自得,但他想那不是自己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儿子是那么聪明,他突然意识到,应该让自己最喜欢的大儿子成为一个城里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在等红灯的时候,突然随地吐了一口痰。那么,你会对他留下什么印象呢?相信大多数人对他吐痰印象很深,却不记得他遵守了交通规则。  相似文献   

19.
张西岭,原本只是平乡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后来开始做印刷生意,为了便于生意上的往来,干脆就举家搬到县城里住了。 2007年4月的一个晚上,张西岭有事回老马庄快到村口时,已经到了深夜,当他的车经过村北墓地时,他突然发现墓地里有些异常。当他下车去看,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几个金身人像出现在墓碑上,张西岭吓得倒头就拜,当他抬起头再看时,墓碑上的金像又消失了。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关于法治的传说一个中国青年到德国留学。他才华出众、相貌英俊,很快就结识了一位德国姑娘,两人双双坠入爱河。一天,两人上街,遇到一个小问题。他们要过街时,两边没有车,但是行人过街的信号灯是红灯。小伙子在国内已习惯于“过街看车不看灯”,于是就大踏步地走了过去。德国姑娘看得目瞪口呆,等变灯之后才走过去,颇有些不好意思地对中国青年说“拜拜”!其理由是:这个人太危险!他连红灯都敢闯,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