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邱运华 《新视野》2012,(2):9-12
中国学术界和欧美学术界一个共同的走向,乃是文化与政治、经济、外交甚至军事相互裹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文化,在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互涉中不仅拥有了综合性知识体系,而且具有了物质性和广泛的实践性。"当代中国文化"这一概念,必然包含着现代性进程以来的中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生产、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成就,以及上述建设的深刻精神体验、心理感受、价值标准、人生信念和审美习惯,涵盖着当代中国人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日常生活本身。"当代中国文化"实际上成为一种"中国生活方式",一种中国式看待世界的眼光,一种中国立场,一种中国趣味。只有浸润在当代中国生活中,才能感受并形成这种中国态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固有价值和敬畏生命的实践取向等生态伦理思想。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料和重要的启蒙价值。当代生态伦理学与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契合之处,使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为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性创生提供了历史文化契机。  相似文献   

3.
从学理层面探讨当代审美文化建设与传统审美文化资源的内在联系,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当代审美文化因其具有"审美与生活相同一"的特异品格,并同经典美学"审美超功利、无目的"话语模式迥然异趣,而被人们命名为"后现代"或"现代"的文化,但其与"前现代"即古代审美文化资源的联系却被大大忽略.其次,当代审美文化的崛起与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直接相关,也因此显示了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之间难分难解的历史联系.再次,当代审美文化中"传统"审美文化资源以"道不远人"的哲学-美学精神,同当代语境中的"现代"、特别是"后现代"审美文化因素呈现出互补与融合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角度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总体分析;其次,评价了在当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观念文化存在诸多不适应性;最后指出传统法律文化已基本不适应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应立足当代中国实践,重塑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5.
定居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塑造了中国以儒家伦理为灵魂、以法家政治结构为骨架的"家国一体"的文化。以家国一体的社会伦理结构成为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最根本的立足点,它产生了中华文明"家国一体"的共同价值、基于等级制关系本位的"内圣外王"的社会结构法则、用"天人合一"文化模式来包容外部世界的思想方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当代中国发生了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制度文化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后基于个人自由的资本文化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形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基因结构及其内在矛盾。而中国奇迹的文化原因在于:资本力量嵌入到中国文化基因的内部而发挥巨大的动力作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结合而形成的统一大国的政治构架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超包容性"文化基因对外来文化的容纳与吸收,中国原有经济部门与由资本部门形成互补性经济结构。中国当代文化基因结构面临的问题是:资本的扩张本性导致资本对社会成员的内在精神世界的资本化、对社会成员的外在社会行为的资本化。摆脱这一困境的唯一出路不是消灭资本,而是改造并塑造出具有当代中国新文化色彩的新型资本,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客观具体实际,对中国古代知行观作了进一步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具体表现在:内涵着眼于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相统一,使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外延扩展至广泛的治国理政实践;认识和实践主体侧重于党员干部、青年学子。习近平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两创"实践,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做好"两创"的前提;培养文化自信,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认知,是做好"两创"的基础;完善价值表达,实现话语转换,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做好"两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虽然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为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甚至还有一些人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调查发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当前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的认知程度很低;但我们又发现,人们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等方面的认同程度却很高。这表明,多数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并不是建立在理性"认知"基础上的"心悦诚服",也许是迫于形势的"屈从"或跟随大流的"盲从"。  相似文献   

8.
高晓波 《世纪桥》2014,(8):36-37
新儒家主义的当代使命是构建中国社会主体文化,加强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当代新儒学主义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体文化中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推构建社会主体文化的步伐;第二,加强新时期的民族主义,构建国家层面"政治文化",以新儒学重建社会主体文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日渐凸显,国外学者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研究也日趋深入。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社会认同、社会民众的民主观念、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不同社会阶层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不平等与社会抗议等,成为近年来国外学者集中关注的议题。科学梳理、深刻剖析乃至理性回应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和推动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方玉 《探索》2012,(4):101-105
处于崭新的"轴心时代",中国文化建设需要立足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实,并且具有世界性的眼光和包容的胸怀。当代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大体上可以展现为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现代范型、融入中国文化的西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四种主要形态,文化民族性的精髓就是我们时代应有的民族精神和我们民族应有的时代精神。世界多元文化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文明"、"幸福"、"和谐"等理念集中呈现出当代中国文化的普世性特质,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同时也为全球提供了普世的价值原则、价值规范和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1.
岳远尊 《世纪桥》2008,(10):106-107
中国古代文化有两条发展线索:一是王权主义的形成与强化;一是道高于君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其中王权主义是其基本特征。当今王权主义已经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关注公共利益的社会,一个以和谐为主题的社会,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从而为传统文化、传统荣辱思想的当代价值转换创造了历史前提。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现代道德观念的总体价值导向为:以关注社会公共利益为基点,塑造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健康人格,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早期确立和后期深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体制是在参考苏联模式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国情确立的,这为中国以后文化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改革开放后,文化体制改革以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六大为界限,经历了启动和初步发展、大力推进、取得重大进展三个阶段。纵观当代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历程,经过了"被动式"文化体制改革和新世纪"主动式"文化体制改革两大阶段。搞好新世纪的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巩固党在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我们在文化上的觉悟、觉醒和创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自觉反映的核心价值是"和谐、公正、仁爱、共享"。现在急需这种文化自觉,以文化认同召唤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但是,从深层次看,文化自觉的养成,来源于以什么样的理念、思路来改革文化自觉背后的深层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其运行关系。"包容性增长"倡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公平合理地分享发展成果,核心是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这为文化自觉的养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化有两条发展线索:一是王权主义的形成与强化;一是道高于君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其中王权主义是其基本特征.当今王权主义已经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关注公共利益的社会,一个以和谐为主题的社会.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从而为传统文化、传统荣辱思想的当代价值转换创造了历史前提.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现代道德观念的总体价值导向为:以关注社会公共利益为基点,塑造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健康人格,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文化焦虑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心态,折射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这既是中国近代以来文化认同危机的延续,又是中国当代空前复杂的文化冲突和文化矛盾的外在体现.文化焦虑体现了文化忧虑意识、文化自省意识和文化主体意识,但文化焦虑更多地是主体对于外部文化环境自在反应的情感性行为,缺乏理性的反思.当今时代,确立一种文化自觉的理性心态,是克服文化焦虑,促进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6.
张传民 《理论学刊》2012,(11):77-80
文化是人的生命生成方式,人文精神是对人之生命生成的诉求及关怀,是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与传承,它构成民族文化传统的内核和灵魂,应当从民族特定的生命历程与文化传统来把握。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是"以德统智"与"道德本位",基本精神是"贵德"、"尚和",生成方式是"融合兼容"与"有容乃大"。面对世界文化格局,要深入领悟时代文化精神,不断实现对古典人文精神的自觉,坚持综合与创新互养相成的理念来建设中国当代文化,从生命理念、文化生成和当代意义等方面入手,实现中国古典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美丽中国"建设思想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批判性继承、继承性发展和发展性创新,为当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提供精神引领、道德引领、价值引领和行动引领。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语境下,传承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和谐观、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法制观是培育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代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对西方价值文化的借鉴与超越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吸收与发展。进一步讲,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不仅引领着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而且超越了国界,指向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理想,为世界问题的解决提供基本的价值遵循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文化价值标杆,因而,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政治认同与文化建构是相互交织、互促共养的统一体。考察政治文化结构的三个向度,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在社会转型期均呈现转型机遇与认同挑战,基于文化转型内在需要与实然生态现实供应的互动与张力,在政治认同的文化之"源"、政治认同的文化之"流"、政治认同的文化之"形"考量中,推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在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层面建构的应对理路,进而推进体系认同、过程认同与政策认同。  相似文献   

20.
杨蓓 《理论建设》2012,(5):24-26
深入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真正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转化为大众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首先要求传播者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有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理论自觉的动力来自于内生与外在两个方面。树立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增强传播者群体理论自觉与自信的关键。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机制,关注传播者自身生存发展的诉求,使他们既承担责任,又享有权利。这对于真正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时效性,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