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改写后的文字为后半部分:由于他们在从事前人从未做过的事业,在工作中犯错误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如果他们在前进中犯了错误,然而并不畏难,而且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使错误成为正确的先导,变失败为成功之母。这种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毫无疑问,更应当得到肯定,受到尊敬。《报刊评论选》在收入这篇文章的后面加注说:"选自1962年9月22日《中国青年报》。编入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二语言,本文尝试从语言迁移的角度分析以印度尼西亚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特点以及他们在使用英语时易犯的错误,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错误以实现更好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苏联剧变原因是一个道不尽的话题。正如人们指出的那样,剧变原因是深刻、复杂、多方面的,他们交织在一起,合力发挥了作用。在诸多原因当中,我想说的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存在约七十年,从弱到强,由盛到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做过及时认真有效的改革,没有获得持续不断的新的动力,原有的消极因素越积越多,导致这个模式逐渐失去活力,戈尔巴乔夫改革中的错误则对剧变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将从认知、意识形态和大国关系三个角度来观察中俄美之间的关系: 一、认知 认知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比较现实的问题。在国际关系中,错误的相互理解、错误的认知是常见的现象。误判、错误的认知在不少场合引导着国家的外交决策。目前中国、美国、俄罗斯这三个大国之间,在相互理解和相互认知方面还有不少误区。在媒体上,在有大众政治参与的场合,比较容易出现情绪化的认知状态。而在政治精英和学术精英中,在对他者的认知方面,虽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但认知水平总体在上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苏联解体后公布的的新档案资料表明:在该时期,由于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中央的指示越来越激进且前后矛盾,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在执行过程中大多数情形下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在联共(布)中央日趋白热化的权力争斗中,陈独秀成为斯大林战胜对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是其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根源,而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在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具体帮助中所出现的失误,又助长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因此,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与共产国际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把中国当成潜在威胁是错误的”——一位印尼老将军的结论远70年代初期,我在学校学印尼语时,经常听到老师们提起“苏多莫”这个名字。他当时是印尼恢复治安与秩序行动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毕业后,我参加过有关学术团体联合举办的地区形势务虚会,当谈到印尼情况时...  相似文献   

8.
在华朝鲜人与在日朝鲜人均为朝鲜的移民。一个世纪以来,他们历经国籍问题的磨难。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他们在国籍问题上经历过同样的命运,都是日本的“帝国臣民”。但二战后,他们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在华朝鲜人得到了中国国籍法的承认,取得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而在日朝鲜人却从“帝国臣民”、“皇国臣民”沦落为外国国民,并一直受到日本政府的不平等待遇,到新世纪更面临着“归化”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9.
公元1644年,似乎注定是个“多事之秋”,先是李自成百万农民军兵临京师,继而,刚愎自用、刻薄寡恩之崇祯帝在犯了无数错误之后,在秉笔太监王承恩随侍下,自缢于煤山老槐树。  相似文献   

10.
西红柿轶事     
西红柿是一种人们喜爱食用的果蔬,但它的不寻常的历史却很少有人知道。几千年以前,居住在秘鲁和厄瓜多尔的印第安人就已开始食用野生的西红柿;稍后这种美味的果蔬又传到了北美洲。16世纪,当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墨西哥后,西红柿飘洋过海传到了欧洲。但是,当时的西班牙人并不敢生吃西红柿,他们通常都将其制成蕃茄酱以用来调味。然而,居住在海岛上的英国人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是将西红柿当做一种观赏性植物;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们居然认为这种美丽的浆果是有毒的。他们虽然十分喜欢用西红柿装饰花园与房间,却从来也不敢咬它一口。后…  相似文献   

11.
《印度宪法》在其第八附则中明确列举了22种语言,这些附则语言在各种领域享受了诸多优待。多数观点认为附则语言关乎民族自治,然而这种观点错误地将附则语言与各邦的官方语言等同,实际上两者的关系只是交叉而非全同。由于附则语言享受了诸多优待,导致非附则语言遭受了歧视乃至压迫,同时鉴于第八附则已无扩张的现实可能性,因此多数观点主张废除第八附则从而彻底消除歧视,但是他们却忽视了由此带来的现实问题:如果完全按照人口比例分配语言资金,那么使用人口稀少的濒危语言反而失去了专属资金;如果企图将所有的语言都确认为考试语言,那么最终只能排除地方层面的语言而选择联邦的官方语言,这样反而可能会造成更多的歧视。因此,对第八附则恐怕只能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12.
9月12日13点10分,毛主席的专列驶抵丰台。车停好后,毛主席在车厢里同李德生。纪登奎、吴德和吴忠谈话,一直谈到下午3点多钟。这次谈话,我也参加了。毛主席先问李德生访问*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的情况李德生谈了阿劳动党对我国邀请尼克松访华的态度和意见。听完李德生的汇报,毛主席说:他们是左派,我们是右派。那时,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比较“左”,他们认为我们和帝国主义来往,我们是右了。毛主席说:怕美帝从亚洲撒出来会增加对他们的压力,要我们把美帝拖住。他们(指美国——作者注)只有两亿人口,经不起伤亡嘛,所以他们要撤军。撤…  相似文献   

13.
南萨哈林遗留日本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崩溃的产物。他们的形成复杂、多样,且带有鲜明的群体意识特征。所以,他们归国及归国后的适应问题,既与战后日本政府归国支援迟缓、萨哈林地区政府的消极对应有关,又与他们向群体内部靠拢的“故土”情结密切关联。南萨哈林遗留日本人问题既是历史问题,也是当今与俄日两国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联共(布)党内在就全盘集体化条件下如何处置富农的问题讨论酝酿近一年后,斯大林公开提出了消灭富农阶级的口号,接着联共(布)中央做出了关于剥夺和迁移富农的决议。在迁移过程中,迁移对象不断扩大,且在全盘集体化运动结束和农业集体化完成后迁移工作仍在继续,以致最后变成了对犯有各种过失的非富农户和集体农庄庄员的迁移。这些人被迁之后成为了各种权利都受限制的特殊移民,命运极为悲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境况虽逐步得到了改善,但直到1950年其死亡率仍高于出生率。卫国战争爆发后加大了解除这些人特殊移民身份的力度,但到斯大林去世的1953年,他们中的一些人仍背负着这种身份。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对拉丁美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12月18~22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一致认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克思列宁...  相似文献   

16.
听过一则寓言,说有一把锁和一把钥,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对兄弟。自从来到人间后,大家不分彼此,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从来不曾脸红过。不知过了多久,他们俩之间有了缝隙,当钥要开锁时,锁就故意捣鬼,不是咬牙切齿,就是摇头扭腰。主人摆弄了半天仍旧开不了,只得将他们放在一旁。钥心想,都是锁搞得鬼,心中不服,气得擅自离家出走。结果,主人又去配了把新锁和新钥。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校的图书馆无意间翻到了贵刊,立即被贵刊宽广的知识涵盖面、准确翔实的资料;图文并茂、可读性极强所吸引了。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已到的5期全部读完了,我被其中的一些纪实文章深深地感动,也获得了我四处查找而久而未获的一些资料。真该感谢贵刊。贵刊第一期一个十分明显的错误,使我鼓起勇气向主编写了这番话。我实在是太珍惜手中这份刊物了,希望它达到近乎完美。错误:第一期12页《华人澳督何贤》第一行文章开头,何贤的生平印错了,何贤(1908—1983)而文章后面是1993年12月6日。这种错误,校对仔细一点…  相似文献   

18.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经历了一个身份的自我定位与重新建构的过程 ,原有的被侵略、被殖民的身份被打破 ,新的帝国主义身份逐渐得以建构 ,与此同时 ,日本的国家利益也得以重新建构。在身份的建构过程中 ,自我定位是基础 ,适度模仿是必要 ,而互动的进程最为关键。目前的日本再次处在了身份建构的关口 ,如果它错误地自我定位并试图建构错误的身份 ,将不可避免地重蹈历史覆辙。  相似文献   

19.
自推出“青年·文化”后。我们欣喜地发现,一个朝气蓬勃、热心公益、奋发向上的青年艺术工作者群体,跃然于眼前。他们成长成才的经历虽不尽相同,但却都可供广大青少年所借鉴;他们青春出彩的方式虽异彩纷呈,但却都遵循着最普通不过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将慈善做成造福人类的传大事业 洛克菲勒在富有了37年之后,说过这样一句精采的话:“我确信,有大量金钱必然带来幸福这一假设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