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公共电脑桌面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群体,莘莘学子们在埋首课桌、积累知识的同时,以鲜活灵动的心性开辟了一方属于自己的“文化领地”。最近高校流行的公共电脑“桌面文化”,是继“宿舍文化”、“寻物文化”、“墙壁文化”、“课桌文化”等之后,出现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的高校都设有电脑教室、计算机中心、电子阅览室,让学生自行上机练习。学生打开电脑,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笔者走访了几所高校,据初步统计,平均每三、四天,校园内的公共电脑的Windows桌面,便会被自行上机的学生重新设置、装饰一番。与“课桌文化…  相似文献   

2.
课桌文学:大学生情感的诺亚方舟课桌文学,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课桌文字,当然赋予文学的雅号无非是对它的一种包装或对这种倾诉情感方式的一种默许与褒奖,因为从它内容的广泛性与思想性来看,可谓包罗万象:诗歌、辞赋、笑话、幽默、对联、点评,概莫能外。在这片精神的土壤里,你可以找到理想倾诉者、孤独对白者和谩骂对抗者,还有情感交流者,当然也少不了颓废无聊者,但不管是哪一种,它们都是一种存在,既然存在就应该有它的理由,就有它所谓的合理性,所以我们不能采用简单的道德否定加以批判。曾经看过这样一段对白,男生如是对女…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可谓当今社会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莘莘学子们在埋首书案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以鲜活灵动的心性开辟了一方方属于自己的“文化领地”。近来,高校流行的“寻物文化”是继“课桌文化”、“寝室文化”、“墙壁文化”等之后,出现的又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为一睹高...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内容。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作用下后天形成的,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更注重于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基础的教育。其中,基础文明无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薄弱。校园内,践踏草坪,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粗口脏语等不文明行为屡屡发生,“课桌文学”、“厕所文学”,到处可见。透过这种“高学历,低品行”的现象,归纳成因,探求对策,对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星座与爱情--对校园"星座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座文化”是一种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当流行的文化现象。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分析“星座文化”流行的原因——校园“星座文化”自身、大学生个体和大学生群体,指出校园“星座文化”既有正功能又有负功能,并最终会由流行文化转变成“平民”文化。  相似文献   

6.
学术卡片     
刘吉谈"课桌文学"问题刘吉同志就盛行于大学的"课桌文学"问题发表文章认为,在90%左右的课桌上笔痕如麻,仔细辨认可看出其不同程度地折射出相当部分大学生的心灵世界."课桌文学"的内容主要有:(1)对自身的审视和认识(约占30%).其中包括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自我位置的寻觅,以及对大学生群体的审视和评价.并不是所有"课桌文学"的作者都是填补心灵空虚,其中也包含着他们对人生、社会的反思,对真理、信仰的追求.这类作品大多折射出一种追求中的受挫感、危机感.(2)评击时弊,感慨社会,对党和国家寄于殷切期望(约占20%).(3)有感于脑体倒挂、知识贬值,厌学厌考(约占15%).  相似文献   

7.
澄清择业的六个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改革,大学生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让当代大学生真切感受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革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近两年来,面对取消“统包统分”的就业分配制度,大学生的心态既有焦虑又有欣喜,既有困惑又有兴奋,既有迷茫又有清醒,既有无奈更有一份从容。不少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新的就业分配制度比较认同,也比较赞成。但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大学生择业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较少,各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指导尚处于或缺少、或敷衍、或蜻蜓点水、或只是初步探索的阶段,因而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媒介、文化群落等种种文化因素的作用下,文学的特性正在经历着转变,“再民间化”是文学从经典观念和经典形态中蜕变出来的一种重要趋势,文学的民间性实际上成为当代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非文本化、去作者化、反经典与恶搞是网络时代文学“再民间化”的3个特征。当代文学的再民间化表明,民间文化并未随着文明的成熟而蜕去原始外壳,它其实是一直或隐或显伴随着主流文化生成发展的另外一个文化侧面。  相似文献   

10.
●“八卦”病毒肆虐台湾校园●学生接触“八卦”的主要渠道与动机●大学生对“八卦新闻”的看法“八卦”,原指古代中国的一套象征性符号,在中国和日本常用于占卜和象征。当今世界随着物欲横流,看电影、观演出、买碟片,正日趋变成仅仅满足某种放松、猎奇和消遣的心理消费;这种娱乐型心理消费通过媒体表现出来,就成为寻求放松和消遣以及润滑人际交往的“八卦新闻”或简称之“八卦”。现在台湾公众都已习惯称那些内容多半以社会名流的丑闻绯闻、明星轶事、色情暴力犯罪、灵异怪象、寰宇搜秘猎奇,以及星相算命等为主的杂志为“八卦杂志”。“八…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21-25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自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求职中正确选择的七个步骤2003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216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人,而200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40万人,这是近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的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但实际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加大,很多单位苦于“招人难”。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招人难”,问题出在哪里呢?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和人才市场尚不完善的矛盾。在取消了分配制度以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一直没有建立、健全起来…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中国青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与分析报告●背景:1979-2001“流行语”的流变●盘点2001:流行语与文化时尚●“校园流行语”的收集与解读●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超越时空的,因而处在文学时空中的"题材"难以决定文学的性质.写农村还是写城市,写古代抑或写现代,依我看,只要是文学的,一样可以出伟大的作品.所谓题材决定论,重大题材论,都是上个世纪的古董.从这个意义上说,讨论城市文学,以及把文学划分为城市文学、乡土文学等等,似乎就失去了理论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有"城市引导农村"、"农村包围城市"、"缩小城乡差别"等等,莫非在文学创作中也要贯彻这样的战略方针不成?但细想又不尽然.为了便于观察、分析与评论文学创作,依照不同题材而加以分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何况我们的文学史已经有了诸如"抗战文学"、 "知青文学"、 "寻根文学"等等一大堆以题材命名的文学类别.  相似文献   

16.
李建国 《理论月刊》2002,(10):124-125
“云雨”与“猿声”是中国文学传统中比较常见的两个意象,而它们的形成又与三峡有直接的关系。本文将运用原型研究的方法,对这两个意象的意义形成历史做简略的梳理,力求挖掘其中的文化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时代的「书」文化●大众传媒与当代青年●■特约主持/韩雪临■策划编辑/杨长征主持人的话·“书”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早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而当“书”文化在时空遮蔽下发生异质变化时,它所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书”文化广义说来涵盖了从写“书...  相似文献   

18.
形象大使:女大学生的新新"兼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今各式各样针对女大学生的选美、评选形象大使的活动非常多见,越来越多的商家请女大学生做形象大使或品牌代言人。与此同时,这种原本在校外比较火热的商业性活动,也相当程度上为大学校园所接受,例如武汉地区41所高校2003年10月联合举办了首届高校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各高校乃至院系举办的评选活动则更多。另一方面,女大学生也越来越积极地参与此类活动,乐意展示自己。充当品牌代言人,或将自己的“形象使用权”转让给某个超市、礼品店、影楼、美容店、网站的女大学生已为数不少。担当形象大使或转让自己的形象使用权已成为许多女大学生渴求的…  相似文献   

19.
孟波 《统一论坛》2004,(4):39-40
从文化人“变脸”成为政府文化官员,后又从文化官员还原为文化人。龙应台的角色转变让人充满想象。写《野火集》、《百年思索》的龙应台,当台北文化局局长的龙应台,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龙应台呢?日前,笔者在上海采访了她。笔者:您是两岸都很有知名度的作家,能否从文化、文学的角度谈谈两岸文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9-15
●毕业前奏:紧张异彩的大三到大四●自述:第一次招聘会的盲目与无奈●阻挡两个世界的墙: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问题●生活残酷:校园的“最后一课”与社会的“第一课”●自述:我看到了在视线里忽略已久的那片澄澈的蔚蓝根本没有什么“应该”,所有的事情只是真实地存在着。———题记2003.10中国青年研究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前两年的好成绩来之不易,千万不能“晚节不保”,只有更好的成绩才能在保送研究生的名单上取得一个更靠前的位置。上述这些有资格搭上保研快车的人们,也开始瞪大一双眼睛,在老师的队伍中搜寻自己心仪的导师了。帮导师做项目,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