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资本的缺失对村民政治参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任、规范和网络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的存量与村民的政治参与有密切关系,这类社会资本的存量越丰富,村民的合法权益就越容易得到保障,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在我国,由于政务和村务公开的透明度不高、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侵权、横向为主的网络社会资本不发达以及农村的法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以信任、规范、网络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影响了村民政治参与的意愿和政治参与的绩效。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理论倡导的社会网络、信任、规范等内容,有利于奠定民间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社会网络基础;推动民间组织建立社会信任;整合社会资源,规范多元主体参与,因而能够提升民间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水平,从而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新模式。但目前这一模式存在参与机制不足、公信力危机和制度认同障碍等诸多问题。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从促进公民参与,引导社会网络良好发展;提高民间组织活动透明度,重拾社会信任;加强相关立法和制度建设,规范社会资本等三方面探索推动和完善民间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CGSS2010数据,从人际信任、社会参与、互惠规范三个维度探讨社会资本与政治信任之间的关系发现:人际信任是政治信任的强有力来源,基层选举参与助推政治信任的生成,互惠规范对政治信任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因此,从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出发,提高整个社会的人际信任水平、鼓励公民有序的基层选举参与、培育广泛的互助文化与合作精神,是社会转型期提升公众政治信任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是一种不同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无形资本形式,信任、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是其核心要素,与公共资源网络治理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并在公共资源网络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公共资源网络治理提供了社会信任基础、社会规范和秩序以及公民参与网络。因此,可以围绕信任、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社会资本的三个核心要素,大力培育社会资本,促进公共资源网络治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杭州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人们对于社会组织的信任现状以及社会资本与组织信任的关系.研究发现:(1)人们普遍缺乏对于社会组织的信任,尤其是对于体制外组织的信任更低一些;(2)人们对于社会组织的信任可以分为四大类别:体制内教育组织、政府性组织、体制内企业组织、体制外企业组织,并且信任程度依照上述顺序减弱;(3)社会资本的建立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组织信任.最后,本文提出了发展民间组织、畅通公民与组织间的信息渠道、加强政府信任建设、增强人们的社会公平感、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关爱弱势群体、加强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利益整合、诚信与宽容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依赖于丰富的社会资本。这主要体现在公民之间的信任、合作和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和谐社会的治理离不开社会规范与秩序。这就要求认清我国社会资本的现状,对社会资本进行再造与提升,以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白书祥  杜旭宇 《探索》2011,(2):134-137
社会组织和社会参与运用宏观社会资本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作用的缺失:其运用的信任社会资本缺失,削弱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群众基础;其运用的规范社会资本缺失,削弱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制度基础;其运用的网络社会资本缺失,削弱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社会基础。鉴于社会组织和社会参与运用宏观社会资本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作用缺失的原因,为强化社会组织和社会参与运用宏观社会资本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发展和完善信任社会资本、规范社会资本、网络社会资本,为强化社会组织和社会参与运用宏观社会资本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奠定群众基础、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区域协作发展不能仅仅是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土地资本的合作和发展,社会资本的建构和协同发展对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同样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也应该是资本建构的方向和形式之一。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基层群众和社会组织对于合作的认同和参与,减少系统内耗,增强社会信任。这需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扭转政府的一维主导,建构全方位的社会参与网络;加快区域规范建设,理顺区域内的各种社会关系;提高社会资本信任存量;提升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社会资本内涵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服务型政府构建需要公民普遍具有团结、互助、合作与信任的公共精神,具有高度的参与意识、公共精神以及由于这些精神和意识产生的独立和自愿性的民间组织,而这些正是而这些正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客和基本要素.可以说服务型政府所具备的民本性、法治性、合作性等与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二者都是由一定物质生产条件下所形成的人与人关系中衍生而出,都包涵公民社会的基本要义,所以说两者互相依赖,密不可分,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于以关系取向为特征的中国社会,研究社会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基于中国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全国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在性别、年龄和城乡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社会资本构成性成分中,社会信任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作用最明显,社会网络、邻里互动和朋友交往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亦具有明显正向作用;对于不同群体而言,社会信任对女性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明显,而社会网络和邻里交往则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男性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邻里交往均对中老年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更明显,而朋友交往则对青年居民的影响更大;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邻里互动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均显著高于城市居民,朋友交往则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明显。研究为社会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提供了中国经验证据,体现了西方社会原有解释命题的有效性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适用性,为国家和个人在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政府转型是指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转型的根本目标。而服务型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服务型政府的建构暗含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需要丰富的社会资本作为基础。通过分析发现,作为民间参与网络和互惠信任关系的社会资本有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构,实现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所蕴涵的信任、互惠规范、横向交往网络同协商民主所体现的平等、参与、宽容等要素相一致.社会资本作为一种为促进共同利益而采取的集体行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范和网络,能够很好沟通、平衡和发展协商民主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公民与公民、公民与团体、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信任,为协商民主提供心理基础、运行机制以及参与渠道.这就需要认清我国社会资本的现状,对社会资本进行再造与提升,构建协商民主的公共领域、培育公民社会、激发和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为协商民主提供良好的社会资本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社会资本为理论框架对我国当前社会管理状况进行分析,阐明社会资本与社会管理之间存在天然的契合性和内在的关联性。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可通过完善社会管理的法规制度,建立社会信任机制,努力培育公民社会等途径提升社会资本存量,以此增进政府同社会、公民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是社区内的正式支持网络和非正式支持网络,包括家庭、家族、亲戚朋友、单位和社区共同体中包含的信任和支持关系.加强社区社会资本建设,能有效促进困难群体就业,最终促进中国社会协调稳定地发展.因为,加强社区社会资本建设,有利于重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的社会支持网;有利于吸引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组织活动,增加社区社会资本存量;有利于重建社会信任.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2年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调查数据,文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政府信任对政治参与的重要影响。文章对政府信任作了中央政府信任与地方政府信任的二元划分,并将政治参与区分为制度内政治参与和制度外政治参与两种类型,文章重点考察了不同类型的政府信任对制度内外政治参与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信任对制度内政治参与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作用。公民对中央政府的政治信任程度越高,参与村居投票选举活动的可能性就会越大。然而公民对中央政府的政治信任对制度外政治参与没有显著的影响,公民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会明显激发制度外政治参与活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普遍信任度缺失、弱关系网络资源严重不足、自组织不充足和不规范等特征。建构公民身份意识、培育社会信任、发展民间组织、促进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的合作对提升社会资本的存量和质量,实现增量发展,促进由政治统治型向社会治理型的过渡,培育当代中国公民社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晓升 《探索》2003,(3):58-61
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的形式。信任有助于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增加社会的福利;社会组织的规模和组织形式与人们之间的信任度是密切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怀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囚徒困境的存在;把信任和信用推到极点也会对经济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的内在契合体现在两者同公民社会的密切联系以及对现代性的解构与重构上。社会资本对党群治理的意义主要体现为非正式网络和非正式规范。而协商民主对于党群治理则更多意味着多元共识、公开审议、参与平等和责任分担。文章试图在吸收两者积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协商型党群治理的概念,其内涵包括非正式网络的沟通联结、互惠信任关系的凝聚整合、直接对话的协商表达和公民社团的平等参与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证考察城市青年的政治参与现状以及社会资本对于政治参与的影响发现:城市青年的政治参与虽少,但已呈现多样化。在构成社会资本的关系网络、人际信任、社团参与三个变量中,关系网络对于政治参与不具有显著影响,社团参与对于政治参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人际信任对于政治参与的影响则因信任对象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当前,社团培育以及诚信建设是促进城市青年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调查研究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框架对人才的利益诉求、社会资本拥有状况、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因素等进行了分析。调研发现,人才所拥有的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组织型社会资本以及制度型社会资本存量相对不足,致使他们仍然游离于上海城市圈的外围,处于无根的边缘状态。制约人才社会资本生成的因素主要有:信任、规范社会资本的缺失,较低的社会组织参与程度以及缺位的制度体制保障等。政府、社会及个体有意识地建构和增加人才社会资本存量将是改善人才群体生存质量和利益诉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