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道军 《求索》2014,(8):112-117
在哈贝马斯眼中,"公共领域"理论的载体依托于公共利益,通过休闲吧、图书馆、学术沙龙等为载体形式将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建构一种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权力领域之间的公共交往与公共舆论空间及话语平台,探究如何维护和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及公共利益的生成。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当中牵涉到公民社会建构的重大工程,而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所彰显的对公共权力合法性批判的精神特质,为公民社会所需公民精神之涵养以及民主意识之化育提供渠道。基于此,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当代论域及其归宿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必将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强监督以防止公共权力滥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良泽  杨玉民 《前沿》2006,(2):175-177
当前有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着滥用公共权力的腐败行为,有的将公共权力特权化,有的将公共权力私有化,有的将公共权力商品化,有的将公共权力资本化。公共权力滥用的原因多种多样,监督不力是造成权力滥用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防治权力滥用,就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  相似文献   

3.
张锋 《理论月刊》2002,(1):57-58
腐败是政治之癌。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公共权力的异化和扭曲成为腐败产生的温床。本文从腐败的定义入手,就腐败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作一分析论述,试图提出反腐败的一些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发展到今天,排斥制度创新的理论观念与在改革过程中仰仗公共权力或资源而获得既得利益的部门和群体,业已结成互为奥援的"利益共同体"公权力递延是当前中国社会中广泛存在、危害极大的新的权力异化形式,公共权力的家族化、裙带化、集团化,从根本上偏离了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权力由人民授权的法则,加剧了民众对公共权力的不信任,破坏或边缘化了正当制度和正义程序形形色色的公权力异化现象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时期,公共权力异化表现出数量急剧增多、形式更加多样和社会危害更大的特点,公权力"不公"主要有三类表现。  相似文献   

5.
政治生态的治理和构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自觉,也是对政治规律的客观遵循,更是整肃党风政风的治本之策。当前,公共权力的利益寻租是政治生态异化的源头,衍生出"权力圈子"的勾连,导致扭曲的价值趋同,所产生的破坏力不加以有效整肃,将使整个政治生态出现紊乱和恶化。在新时代政治生态的治理与构建中,应该秉持系统论的观点,以政治文化、权力监督和制度建构为着力点,着力治理政治生态各环节的重要问题,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6.
黄进 《湖湘论坛》2018,(6):93-100
政治生态的治理和构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自觉,也是对政治规律的客观遵循,更是整肃党风政风的治本之策。当前,公共权力的利益寻租是政治生态异化的源头,衍生出"权力圈子"的勾连,导致扭曲的价值趋同,所产生的破坏力不加以有效整肃,将使整个政治生态出现紊乱和恶化。在新时代政治生态的治理与构建中,应该秉持系统论的观点,以政治文化、权力监督和制度建构为着力点,着力治理政治生态各环节的重要问题,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7.
所谓权力腐败,指的是执掌权力的某些机关或干部背离公有权力的性质和原则,把权力私有化、关系化、特权化、商品化,为个人或小团体谋私利。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有权力被滥用。因此,遏制权力腐败除了以德倡廉、以俸养廉,最根本的是通过加强监督、立法制约权力,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  相似文献   

8.
限制官员权力和降低官职含金量,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让政府权力从社会和市场的诸多领域退出,由社会和市场的力量主导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9.
<正>民主和"权力公开透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制度安排过程,需要我们认真去做,这是我们社会转型期、迈向现代化过程的"必修课",否则,我们就很难实现从"现代化"到"现代性"的惊险的一跳,跨过现代性这一"门槛"对一个"良治政府"来说,防止公共权力异化的制度安排具有首要意义不言而喻,在国家与社会的治理过程中,公共权力难免会出现一些腐败现象,这在任何社会中都有  相似文献   

10.
一、权力腐败及其成因通常所说的权力,是指一种组织社会秩序、控制社会资源和支配社会财富的力量。这种权力在应然的意义上是一种公共权力,它是公众所赋予或委托的,在本质上它是一种凝聚和体现公共意志的力量。这种权力的公共性质决定了它应当平等地为公众服务。然而,由于权力所固有的扩张本性,使得掌握权力的人总是试图借助权力的力量,把自我凌驾于权力的作用范围之上,从而可能导致权力被滥用。再加上,社会成员往往又事实性地分为强势群体即权力者和富有者阶层和弱势群体即普通老百姓,而强势群体又往往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或所…  相似文献   

11.
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是两类不同的公共治理主体,两者都具有公共治理的权力。公共治理权力具有公共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公平正义双重维度的效益。目前,在我国公共治理权力效益的实现和提升中存在着治理权力主体能力、权力结构及权力运行模式等诸多制约性因素和发展障碍。只有探究出相应的消解路径和对策,才能破解影响公共治理权力效益的困局,实现和提升公共治理权力效益。  相似文献   

12.
李抒望 《政策》2004,(6):54-55
近年来,我国公共权力滥用之普遍,危害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人们清理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监督制约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公共权力及其异化治理的伦理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权力是一种维持、调整和发展社会生活基本秩序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的强制性力量,它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公共权力背离维护和追求公共利益的目标就会形成公共权力的“异化”。公共权力异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伦理方面的缺陷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从伦理角度加强对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将有助于公共权力的合理有效运行和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近年来公共权力滥用之普遍,危害结果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逐渐使人们普遍而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约束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约束。  相似文献   

15.
何美然 《前沿》2011,(10):50-53
在现代社会,个体权利和公共权力关系主要体现为个体权利、国家权力、社会权力之间的关系,其中,国家权力与个体权利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传统体制下,个体权利和社会权力受到国家权力的控制和挤压;改革开放以来,公民个人权利和社会自治权力不断扩张,国家权力逐步收缩。要使公共权力和个体权利的关系保持和谐,就是要在国家权力的制导下,通过社会自治权力的发展,使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力本质相一致,实现国家权力向个体权利回归。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社区公共权力是指存在于社区内的各种社会权力.社区公共权力研究是社区研究的核心与动力.随着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发展的推进,分析社区公共权力运作的实践,探讨社区公共权力的划分与配置,追寻社区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路径是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7.
徐媛媛 《求索》2010,(3):54-56
公共管理模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社会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运行方式。从范式的演进路径看,公共管理模式大体经历了前工业社会的统治型、工业社会的管理型和后工业社会的服务型等模式。从制度、权力走向的政治学层面剖析,公共管理模式嬗变是在价值选择流变中对官僚制这一制度根柢的修补和纠错,是公共权力返还于本源的过程。从制度和权力走向特征看,在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中,我国政府选择主动反应式的社会设计模式,将公众价值观纳入政府偏好,并以冲突解决为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的导向,合乎社会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附着在权力上的咒语,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腐败".而政党是公民控制公共权力之手的延伸.政党与公共权力之间密切的联系,衍生了政党活动领域特有的腐败形式.从德国前总理科尔的献金丑闻到英国工党的卖官鬻爵.政党腐败充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以至于在以色列,政党被评估为最腐败的单位.政党腐败不仅严重损害政党的公信力,甚至还会威胁民主政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政党腐败已被纳入国际社会反腐败的框架中,成为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腐败是一重大社会病,应认真诊断,下力疗治,尽早除之。所谓腐败,是指社会公共职权的性质、功能发生变质、异化。其原因,是社会公职人员利用其代理的公共权力谋取个入私利,致使公共权力私人化。腐败有多种表现形式,从其以权谋私的实质推断,化公为私、损公肥私、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循私舞弊、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公报私仇等等均在腐败之列。这些年,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腐败的集中表现是“权力寻租,以权易钱”,即社会公共权力掌管者通过出租手中所有权产采取得租金。他们或是以“提成”、“回扣”、“索要”、“罚…  相似文献   

20.
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的机制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公共权力的运行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公共权力的扩张是社会现代化的结果,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公共权力的不合理增长及一定程度的失控却是一个始终存在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促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并进入攻坚阶段的社会发展关键时期,政治体制改革如何继续推进,如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权力制约机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所谓权力制约,就是公共权力所有者运用民主与法制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公共权力行使者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能否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共权力制约机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