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进 《湖湘论坛》2018,(6):93-100
政治生态的治理和构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自觉,也是对政治规律的客观遵循,更是整肃党风政风的治本之策。当前,公共权力的利益寻租是政治生态异化的源头,衍生出"权力圈子"的勾连,导致扭曲的价值趋同,所产生的破坏力不加以有效整肃,将使整个政治生态出现紊乱和恶化。在新时代政治生态的治理与构建中,应该秉持系统论的观点,以政治文化、权力监督和制度建构为着力点,着力治理政治生态各环节的重要问题,为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任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和伦理自觉。道德治理是新时代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需求。当前党内政治生态的德治式微和缺失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去生活化"、道德评价异化、道德文化滞后、道德制度缺失。因此,新时代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推动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系统、培育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加强道德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企业和利益集团对领导干部的"权力围猎"是一项治国理政的世界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有效防止"权力围猎"现象指明了方向。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有助于形成良性的权力配置与运行机制,也有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以治标为主转向标本兼治,从而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与经济生态。  相似文献   

4.
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其关键是乡村秩序的建构,兼具政治性、群众性和效能性三重要求。委托代理模式下的简约治理与直接管控模式下的复合渗透是建构乡村秩序的两种传统模式,但其都缺乏对新时代乡村有效治理的行动主体和权力技术的精准关注。以县乡干部为主体,权威体制的"治理吸纳政治"是新时代乡村有效治理的最新实践路径,与日趋涌现的"一个核心,多元参与"、"党建引领、社会参与"等基层探索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5.
刘艳 《思想战线》2022,48(6):40
政治价值观是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指导其政治活动的各种政治价值在其价值系统中的优先排序。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观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政党所追求的政治原则和政治生活准则。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对于消除党内不良政治亚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必须加强人民至上的政党价值观、清正廉洁的权力价值观、党的领导的价值观、改革的价值观、法治价值观等建设,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提供价值资源。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有着鲜明的群众观。新时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突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的应然要求和实践关切。理解"民心政治"的内在逻辑,首先要在群众史观中对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和作用进行前提性的理论确认,再从党群"血肉联系"的价值规定中不断消除干群关系中的"内在紧张";最后通过构建"权力—制度—文化"的实践机制在新时代激活群众路线,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民心为最大政治。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农村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乡村公共事务治理存在着监督不力、程序不全等漏洞,某些地方村霸、恶霸以及宗族恶势力操纵基层政权,破坏了农村治理生态,阻碍了农村治理现代化进程。基于此,可依照中国国情,构建"政党—行政—村民"的三元互动结构,整合新时代"警察下乡"的制度逻辑,将"警察下乡"纳入新时代农村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8.
行政信访制度的应然功能既应当以适切于我国社会政治生态的实然功能为基础,又应当以合理的法定功能为依据,是实然功能、法定功能与运行于其中的社会政治生态相互调适与相互匹配的结果,总体上可以定位于"双边代理-四向激励"功能。其中"双边代理"包括代理公民实现民意上达、政治参与、外部权力监督、诉求问题解决、诉求权利救济、提出意见建议,代理政府实现沟通宣传、民主治理、内部权力监督、化解社会矛盾、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辅助政府决策";四向激励"是"双边代理"的延伸,包括对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正、负向激励和对公民运用公民权利的正、负向激励。这种功能定位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及其承担方式将随社会政治生态的不断变迁而持续调整。  相似文献   

9.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治理创新的新时代。而推进治理创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公共权力与多元主体建设基于共建共治共享之上的政治共同体与社会治理共同体。改革开放既是社会结构深刻变迁的过程,也是新的社会力量分化产生的过程。治理创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既是其最大增量,也是其最大变量。团结凝聚新的社会阶层,是治理创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起来"既是我们党的老传统,在新时代又被赋予新的使命,有其特定的内涵与功能。要做实做深新的社会阶层组织化,重在继续夯实"党委+群团+社会组织+自组织"多元协同的组织网络体系和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8,(7)
正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通过大胆"放"、精准"管"、倾心"服",实现政府传统组织架构和治理模式的创新变革,探索出一套可复制推广的基层治理经验,构建起以"放管服"全链条改革为核心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一是以权力极简化换取市场活力最大化。按照"简无可简,放无可放"的原则,推动向基层放权,先后下放91项区级行政权力事项到街道;推行区街政务一体化改革,赋予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区级办理权限和功能,在全境建立"一刻钟"政务服务圈;开发应用"市场主体不见  相似文献   

11.
话语、权力、责任是生态后现代主义政治哲学的中心范畴.生态后现代主义通过对"主人"话语、"非共相主义"话语的批判,倡导人们建立具有生态智慧的"关系"话语形态;通过对父权制、权力游戏的批判,鼓励人们抛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传统的权力模式,使人人都成为宇宙过程的参与者而非主宰者;通过对传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批判,确立责任价值在当今世界的重要地位.生态后现代主义政治哲学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无论是从历史传承的角度,还是从当下实现组织力和引领力的角度,亦或是从未来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发挥政治功能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应有之义。基层党组织在新时代发挥政治功能时展现出从"量"到"质"、从"广覆盖"到"组织力"、从"事"到"人"的特征,这要求未来基层党组织必须在下沉过程中更加注重政治引领、在智慧化趋势中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在广覆盖趋势下更加注重治理共同体构建。  相似文献   

13.
正政治生态是从政环境的综合反映。山西一段时间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成为政治生态恶化的重灾区。2014年9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山西省委进行改组式调整。新的省委坚决贯彻党中央指示要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惩治腐败,着力构建良好政治生态。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山西政治生态已经由"乱"转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进步,对畅通民意表达也提出了新要求。民意表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作用和意义凸显。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和民意代表机关,新时代面临新挑战,面对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新环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在服务民意畅通、依法、有序、有效表达上发挥应有作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精神,它为基层干部激励机制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对基层干部的激励,既要兼顾干部是"经济人"的利益诉求,同时也要把握体制内干部作为"政治人"的现代政治价值追求,在国家治理目标引导下,调整体制、制度和环境的激励功能,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地方和基层的作用,按照全面净化政治生态和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辩证地解决激励制度建设和执行中容易出现的畸轻畸重的问题,加快完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为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提供体制、制度和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6.
合法性运作是公共权力理性化对民生治理的政治贡献,民生作为考量公共权力合法性运作的重要向度具有整合政治生态的价值意蕴。民生治理是善治与公共理性的价值厘定,也是公共权力理性化的有效运作形式。行政善治回应了政府角色定位的民生纲领,政府公共权力合法性运作的民生导向有效诠释了执政之基、服务嵌入与回应性治理的三重面向。因此,政府民生治理既是政府责任与民心资源的利益救赎,也是公共权力合法性运作的价值基础。政府民生治理的发展理路呈现了政治话语到法治论域的民生治理景图,公民社会与人民社会互构的民生治理逻辑,民生治理到民权保障的制度规约,民生改善到政治认同的价值依归等四维演进谱系。  相似文献   

17.
作为"第五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已经被学界及各级政府高度关注,但其指标体系构建在国内文献中少有提及。构建一个涵盖"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和党的建设"六个一级指标,且以"产业结构分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等共28个二级指标为主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标体系,能够为后续制定国家治理指数奠定基础工作,也能够为定量化衡量各省份开展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生态与党建生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只能深度融入与促进。通过对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生态与国有企业党建生态进行概念厘定,将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治理生态与党建生态有机融合起来,着力探索“以党建统治理”为内核的共融共促的生态关系。“以党建统治理”的内核对于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生态与党建生态共融共促提出了坚持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组织统领与服务相结合、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落实党建工作精细化融入新时代国有企业治理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努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从政环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则成为党中央的重要政治方略。构建法治政府,核心是以制度规约权力,把政府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此,在全社会打造"法律约束机制"、"司法约束机制"、"党内约束机制"和"舆论约束机制"四位一体的战略格局,对深入推动中国法治政府的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生态考量必不可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需要着眼于公共服务新理念、社会治理新模式、科技发展新方向;需要聚焦生态环境建设,推进乡村文化发展;需要构筑和谐的生态治理体系,助推乡村生态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