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2016,(6)
正王国维曾言,"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人利益得失、俯仰天地的情怀。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要想达到更高境界,须在三个方面不断磨砺自己。一是做人当"静心"。古人云:"吾门如市,吾心如水"。读书做学问,需要静;为官做人,更需要静。当前一些党员干部静不下心、稳不住神,心思不用在工作上、精力不  相似文献   

2.
似阳光温暖着生长的万物,如雨露滋润着绿色的田野。一位非亲非故、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干部十八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着一位汉族老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谱写着民族团结的壮丽凯歌。他就是吐鲁番地区工商局副局长吾拉音·赛甫。  相似文献   

3.
一方要捍卫宁静、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另一方则谋求房产价值的最大化,中间还纠缠着小区民意、官方立场、利益集团欲望等各种复杂因素,使得"住改商"终成一团乱麻。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15)
正1993年6月出生于台北的李枋瑾,沐浴着清晨的阳光,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进我们的视线。白皙的皮肤、带有灵气的眼睛、温柔的笑容犹如一杯香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给人一种平淡而宁静的感觉,让我顿时想起了《诗经·硕人》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诗句。李枋瑾,台湾人,中小学就读于  相似文献   

5.
守正为心     
正气,《辞海》的解释是:“刚正之气”。它代表着一种正义的精神和堂堂正正、至大至刚的人格力量。 讲正气,加强自身修养为本,“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做到古人所讲的“守正为心”。 守正为心,立基在正。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可见修养之基在正。  相似文献   

6.
"数"是语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考察了战国、秦至西汉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比较了它们的发展变化。在战国至西汉时期,"吾"、"我"既可以表示单数,也可以表示复数,但表示单数的频率大大超过了表复数的频率;"余(予)"、"朕"只能表示单数。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复数的表达方式,就是"吾侪"、"吾曹"、"吾属"的使用,这是"我"所没有的。秦至汉初时,"吾"后仍然可以加"属"、"等"、"众"构成"吾属"、"吾等"、"吾众"等词语表示复数。秦至汉初,出现了一例指称复数时也可以有形式上标志的"我侪"。西汉中晚期,"我"后跟"属"、"曹"等复数形式标志的例子增多。本文对深入研究汉语代词史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记得梁静茹唱过一首歌,名为"宁夏"——不是地名,指的是宁静的夏天。然而,这个夏天,过得好像一点儿都不宁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近一段时间,有两个部门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一个是红十字会,另一个就是铁道部。有网民调侃说:因为达芬奇,郭美美只火了两个星期;因为赖昌星,达芬奇只火了一个星期;因为动车,赖昌星只火了半天……铁道部之"热",催生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高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向往宁静、悠远、离群索居的生活:另一种喜欢热闹、多样性、在人群中扎堆。前一种人,思考"我为何生活";而对于大多数的后一种人来说,世外桃源、瓦尔登湖,都只是个梦。究竟该选择何处栖居?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活,还是生活?上海的杨浦大桥和翔殷路隧道连接着黄浦江以东和以西。这两条通道非常有趣:在早高峰的时候,是单向  相似文献   

9.
“匆匆人生疾似梭,私事淡泊心如水。”这是一位朋友赠送来的一个条幅。读着这琅琅上口的句子.领悟着一个朴实无华的道理:为人处世,要常留一份宁静给自己,为官从政,须存一点淡泊在心田。  相似文献   

10.
人和,山东省威海南部海滨一座美丽而宁静的小镇,境内的铁槎山终年云雾缭绕,有朱口、院夼等众多天然渔港,盛产各种海鲜和驰名中外的"石岛红"大理石,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这里的人民勤劳而善良,生活富裕而充实,历来是祥和安宁的渔镇典范,但是2006年7月13日,一起凶杀案的发生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与安谧:在一处凶宅内,一具男尸赤身俯卧,头悬窗棂,另一具男尸血眼朝天,脑浆迸裂。而在隔壁宿舍内,杀人凶手正枕在一摊血泊中酣睡……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7,(20)
正"八项规定,短短600多字,能够改变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执政党。"前不久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引发热议。不少人在惊叹的同时也忍不住发问,600多字的内容凭什么塑造8900万人大党的精神风貌?这有何奇?回望历史,一句话改变历史进程何其多矣。亚里士多德坦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一句话,使无数人为了追求真理而敢于质疑权威;托马斯·杰弗逊疾呼:"不自由,毋宁死!"一句话,加快了美国  相似文献   

12.
<正>提起台湾,人们很容易想到阿里山、日月潭等经典景点。其实,台湾值得一去的地方远不止这些。达娜伊谷、东源部落、吾拉鲁兹、雾台岩板巷……走进台湾少数民族部落,既可以享受难得的宁静,更可以探寻原始的美丽。台湾现有少数民族人口53万人,占台湾人口的2%。独特的文化、独特的语言、独特的风俗习惯、独特的社会结构,共同描绘出色彩斑斓的宝岛画卷。山水之美:原始而宁静从台北搭乘高铁抵达高雄左营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中国伸入热带的名副其实的"热土".在这块富饶而贫穷的土地上,曾发生过"橡胶热"、"垦荒热"、"知青移民热"、"南繁育种热"、"汽车热"等等轰动一时的热潮.当时间跨入1987年的时候,伴随着一次次从南太平洋刮来的热带风暴,骤然间又一股股热潮从四面八方向着这片热土席卷而来."考察热"、"投资热"、"购置房地产热",一热接着一热,一潮追着一潮.而最热的一股浪潮,则是古今罕见的"人才流入热",也称"海南人才潮".海南人才潮起于1987年9月,1988年6月退落,前后十个月,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知了和蜜蜂     
清风微拂,绿树轻摇,一只知了在树上响亮地叫着。有个行人走路热了,来到树下歇息,凉爽之余,赞道:"知了声如雨,真美啊。"知了在树上听到了,深感得意,叫得更加卖力。过了一会儿,树下的行人感  相似文献   

15.
云溪子 《小康》2013,(6):102-103
豆粒大的橘子籽儿变成高大的橘子树,是一个简单的事实,然其中深含道理。既然万物皆可以由小变大,那吾辈则不可轻视"小事"一日,春暖花开,吾带着小孙女在公园里玩耍。年届古稀,忙碌了几十年,哄孙辈玩玩,也是一种放松和开心。公园一处宽敞的平坝里,聚了好些玩耍的孩子,带孩子的大人们三三两两闲聊。仲春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地有些醉人。吾坐在长凳上看着孩子们游戏,不觉间头脑有些朦胧,仿佛自己也在跟孩子们一起跑跑跳跳,打打闹闹。是几个孩子稚声稚气的争执使吾睁开了眼睛。原来,孩子们一边吃橘子,一边七嘴八舌争论着。"橘子是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16.
吾地·梧地     
不知是何年何月,蜀地李氏的一脉后裔,经过千里跋涉,来到清流县南部的一个小山窝。面对四围青山,数脉流泉,遍地沃土,一派生机,最年长的那位不由脱口而出:“吾李氏开辟之地也。”于是,他们便在这里安了家,村名就叫吾地。吾地后来又名梧地,据说是因为村民在村子周围种了很多梧桐。“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也许其间寄寓着村  相似文献   

17.
耳顺与随喜     
正"耳顺"是儒家言,人生修为的一种境界;"随喜"是佛教语,破除我执的一种修行法门。作为一个既不尊儒又不拜教的人,随着马齿徒增,对于这两个熟悉而陌生的语词,竟也开始亲近欢喜。吾读"耳顺"也早。1974年开始"批林批孔"运动,《论语》就是反面教材。一句句"子曰"把常识说成了格言,易懂好学,就把它当成了古文的启蒙读本。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相似文献   

18.
张文勋 《思想战线》2008,34(3):58-63
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但其核心是一部人生哲学.庄子所追求的虚无之"道",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之道,又是一种主体性的精神境界;他追求的"逍遥"是无已、无功、无名的绝对自由;他所说的"坐忘",就是"吾丧我",由"吾丧我"而至物我两忘,以此构建虚静愉悦的精神家园;他倡导一种生死面前的乐观主义及"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的人生情趣.  相似文献   

19.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是通过这句古老的唐诗第一次知道苏州这个地方的.几乎所有关于苏州的诗词,都让我感觉到一种宁静、安详.此次苏州之行,我终于了解了,这里的政府、社会还有残疾人工作者用火热的心,全力推进着残疾人事业,为这里的残疾人创造出这一分宁静、安详与令人羡幕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患鼠乞猫     
安清 《中国减灾》2011,(5X):59-59
<正>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刘基《郁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