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四明学派•浙东学派•浙东史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明学派、浙东学派、浙东史学派是浙东学术的重要群体,它们有着优良传统和丰富内涵,是浙江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浙东史学派,其影响和作用尤其明显.但不少读者对三者的认识和解释有某些混淆,本文试图理清这些问题,而把重点放在评介浙东史学派方面.  相似文献   

2.
浙东学术精神,即浙东学术的灵魂,指的是浙东学术作为既成的、大致统一、自成一格的学问系统所透示出来的特有的学术宗旨、学术方法、学术价值、学术特征和学术风格.浙东学术的学术精神是:实事实功,经世致用;广采博纳,兼收并蓄;求真求是,一本万殊;经史并重,义利双行;学有专攻,贵在创新等.也即是求实求真的精神,宽厚博大的精神,专业专家的精神,自得创新的精神.浙江老百姓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承袭浙东学术文化之内在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奇迹,这是与浙东学术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内在精神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以哲学思维与史学精神为基本内涵的明清浙东学术能流传不衰,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因素固然很多,其中蕴涵着强烈的文化创新意识,特别是这种创新闪烁着原创性的历史色彩,才是浙东学术文化受到世人瞩目并至今具有积极意义与借鉴价值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概括陈云的"领导品格",并从陈云领导生涯里最具典型意义事件的分析中揭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陈云具有个性特征及独特魅力的领导品格.纪念陈云百年诞辰,这种领导品格仍具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石仲泉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与他的现代学术品格有着直接关联.具体说来,这种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厚实的哲学功底为其党史研究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方式,使其党史研究回归到了实事求是的基点.其二,回归历史现场的人文情怀使其党史研究具有了包容的现代学术品格.其三,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使其党史研究获得了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石仲泉的现代学术品格及其在党史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是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论述被视为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存在学术差异的重要论据,但在几乎写于同一时期的<卡尔,马克思>中,列宁强调研读恩格斯的著作对于理解马克思的重要性,提出"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见解.重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需要经过审慎的互文解读,考量作者同一时期创作的文本群.在列宁诞辰140多年后的今天,重审列宁关于"理解马克思"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两段论述,对我们深入思考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最优秀的群体,其诚信品格状况决定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影响着个人、集体和国家.但他们的诚信品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和自我修养和实践锻炼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8.
浙东学术在其发展过程呈现为三大学派.其中南宋的四明学派出自江西陆学而有所发展;明代的王学对中国哲学、乃至日本、朝鲜影响深广;清浙东学派的学术以史学为主,博大精深,涉及诸多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9.
刘春华 《理论学刊》2008,(2):99-102
康有为是清末民初中国学术思想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我们从学术思想史的视角来评价康有为.他确实有许多重大的开创和贡献,尤其是其新学思想与学风,既讲"通经致用",又强调"附会立说".离开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前进潮流来评价康有为,很难得出平实公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政治哲学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江泽民政治哲学的品格,江泽民政治哲学的焦点是政治的合法性.研究江泽民的政治哲学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张静如学术思想研究》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张静如先生在中共党史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同时也针对“五四时期知识分子范围界定”、“五四文化价值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线”、“1956年至1 976年历史研究的根据和准绳”、“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等提出一些问题.张静如先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可以加深对其学术思想以及中共党史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2020年12月5~6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在京举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建设的成就与历史经验"学术研讨会。本次学术研讨会既是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精神,又是北师大历史学院传承老一辈学者的学术思想、增强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无不与邓小平同志的实践品格息息相关.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弘扬邓小平崇尚实践、坚持实践标准不动摇,大力倡导身体力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实战品格,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前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阳  李晋 《求实》2005,(Z1):299-300
一、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历史 美国品格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殖民时代."一些早期通过殖民法建立起来的公立学校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这些目标不是传授学术知识,而是道德价值."<圣经>是当时公立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主要材料.  相似文献   

15.
由宁波文化研究会、宁波市历史学会、宁波市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以及中共宁波市委党校浙东学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浙东文化论坛”学术交流会于2009年12月19日在宁波博物馆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浙东文化与宁波发展”,研讨宁波市自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加强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大市,尤其是弘扬浙东文化对于促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本次论坛采用网上征稿的方式,共收到本市及上海、绍兴等市外学者论文81篇。有96名学会会员及有关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以浙东文化为根基的宁波区域文化底蕴丰厚,是促进宁波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资源.励志图强、义利并重、经世务实、开拓创新是宁波区域文化中世代相传、一以贯之的优秀人文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这些人文精神,对于塑造宁波人的人文形象、凝聚宁波人的整体实力、激发宁波人的创业活力、提升宁波人的道德良心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宁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开放30年,"文化宁波"的建设成就与"港城宁波"的建设成就交相辉映,举世瞩目.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浙东学术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增强推进改革开放的自觉性扣使命感.  相似文献   

17.
浙东人文精神是具有鲜明特质,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域民族精神.浙东依山临海的地理环境,发达的商业贸易催化、磨砺了浙东人民开创务实的人格品质,经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气氛和民情风俗又为浙东人文精神输入了丰厚的智慧营养.浙东精神的开掘、倡导和弘扬不仅对浙东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将会产生辐射效应,激发民族精神在新的世纪释放更大的能源.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大陆理论界开展对胡适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批判运动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与资产阶级思想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左"的倾向;党的领袖直接具体干预学术领域;政治批判干扰正常的学术争鸣;胡适对新政权的敌视及胡适对党的统战政策的抗拒最终导致了大陆理论界的胡适思想批判运动.  相似文献   

19.
朱熹(晦庵)、陆九渊(象山)、吕祖谦(东莱)为南宋理学、心学、吕学三大学派巨子.朱、陆之间思想异同之辩曾为历史的一大公案.吕氏折衷朱、陆的"理"本、"心"本之论,又兼采永嘉事功之学.东莱与象山个人交往上有"道合志同"之情谊,学术思想上则共商讨、相融合、互补充,然而他们的思想亦同中有异,在为人治学的风格和探讨社会政治、哲学等问题的见解上亦各具特色.他们打破传统的经学独断论,开一代之风气,在学术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是世界共产党的创始人。他的伟大人格体现在:在人生理想和择业观方面表现出为人类而工作的远大志向;在长期艰难困苦的生活和革命斗争中体现出了永不屈服的意志品格;在长期的理论创作生涯中体现出了勤奋博学、严谨深邃的学术品格和学人风范。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对于增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培养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性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