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谭璇  蔡维力 《法制与社会》2013,(22):120-121
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已明确规定了小额诉讼程序,该程序为快速地解决小额纠纷作出了制度上的保障。本文主要以现行法律规定为基础,从小额诉讼程序自身的特点入手,结合网络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特殊性,探讨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构建更加完善的小额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2.
公益诉讼的启动对我国当前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全国首家环境保护法庭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审结了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笔者试从原告诉讼主体资格和公益诉讼限制两方面对该案进行评述,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2013年新民诉法明确规定的公益诉讼制度。从诉讼范围和诉讼主体两个角度,分析论证了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中,笔者主要结合各级法院已生效的案例,并穿插对今年4月发生的兰州立威雅水污染事件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完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应切合我国具体国情,采取适合我国情况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代表人诉讼是从英美衡平法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诉讼制度。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代表人诉讼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代表人诉讼是一种减少诉讼成本的诉讼制度,有利于将人数众多的弱小一方组织起来,共同对抗强势群体。本文通过比较中英两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来更好的认识了解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从而更加有效的保护普通民众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5.
诉讼监督是近年来诉讼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为了科学地界定讼督的范围,从诉讼环节、诉讼活动中公权力与私权利、诉讼监督的内容、诉讼监督的对象、诉讼监督的主体等方面,对学界的争论进行分析,从中论证诉讼监督应然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举讼与息讼     
近年来,部分媒体赞扬当事人“打索赔一元钱官司”,实际上是鼓励诉讼。从当事人的诉讼动机、诉讼成本、诉讼心态、诉讼引导、诉讼指导思想诸方面来说,“举讼”与“息讼”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7.
公益诉讼的启动对我国当前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全国首家环境保护法庭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审结了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笔者试从原告诉讼主体资格和公益诉讼限制两方面对该案进行评述,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诉讼之三层模式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程序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诉讼中做到以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保障权利实现。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有必要从群体性纠纷的特征出发,将群体性纠纷按照一定的标准予以类型化,并针对这各类群体性纠纷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群体性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9.
吴泽勇 《当代法学》2012,(3):108-116
国内民事诉讼法学界关于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多以制度建构为取向;但由于资料匮乏或者视角单一,这类研究在理论上并不总能自圆其说,有关立法建议也常常存在偏颇之处。在未来研究中,除了要加强相关专题研究以增加我们关于群体性纠纷解决的知识储备外,还应适当调整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应当特别强调的三点是:回到现行法,从多元化转入类型化,倡导一种着眼于具体纠纷类型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经提到了人大会议的议程中,是否在民事诉讼中确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仍然有所争议.本文指出为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从法律角度确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1.
柯梅森 《政法学刊》2004,21(6):38-41
行政诉讼案件的不断增长与行政诉讼司法资源的短缺客观上要求行政诉讼应增设简易程序。我国设立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效率与公正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两大目标,简易程序的设立不会影响到行政诉讼的司法公正。简易程序适用的决定权应由人民法院行使,其适用范围应根据处罚轻重和对相对人合法权益损害的大小来确定。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中的人民调解与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调解是除诉讼之外的最主要的纠纷解决方式。人民调解的存在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诉讼在某类纠纷解决上的局限性。通过人民调解与诉讼在成本、功能上的比较,可以看到人民调解不仅能够适应和生存于现代社会,而且与公力救济共同形成了相互竞争、替代补充和弥补局限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人民调解的改革和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不可或缺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民事公益诉讼的类型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民事诉讼实现公共利益已经突破了传统民事诉讼以保护私益为本旨的目的追求,由此带来了民事诉讼制度和理论的新发展。除了承认纯粹的私益诉讼对实现公共利益的作用外,各国相继发展出了不同类型的民事公益诉讼形态:保护扩散性利益和集合性利益的私人公益诉讼、实验性诉讼、民众诉讼、团体诉讼、检察院的民事公诉以及政府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等。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公益诉讼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很不健全 ,尤其是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受案范围小和诉讼条件苛刻的问题 ,这与现代法治主义原则是相违背的。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对现行行政诉讼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造 ,包括建立完善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诉讼的法理性透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常怡  黄娟 《现代法学》2001,(1):33-38
现代社会的诉讼制度设计根据社会冲突的性质可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民事诉讼制度、刑事诉讼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这三大诉讼在程序设计上有着共通的法理 ,即公正与衡平。文章从程序结构法理以及程序运作法理这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随后 ,本文通过对诉讼中引入“合意机制”的思考 ,对现代诉讼的价值导向进行了反思 ,指出弘扬个体自治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萍  赵信会 《河北法学》2005,23(1):133-138
民事诉讼法行为理论是构筑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之一。在近代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公法关系与私法关系始终处于对立地位,在私法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诚实信用原则,却不适合于民事诉讼法这一公法领域;随着法律社会化的演进,诚实信用原则逐渐深入公法领域,在民事诉讼行为制度中引入诚实信用原则,对于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行为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石春玲 《现代法学》2008,30(2):172-178
先刑事后民事原则对于节省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有重要价值,但实务中其效力的过度扩张严重损害了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利益,背离了现代诉讼的民主与公正价值,应严格界定其内涵和适用条件,明确其作为原则而非规则的属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重构民事再审程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永红 《法学论坛》2003,18(2):74-78
再审立法指导思想的重构应当立足于 :以公正为基础 ,效益为关键 ;实体与程序并重 ;以诉讼权利为本位。构建以当事人申请再审为主、检察院抗诉为辅、法院居中裁判、不告不理的再审诉讼运作模式 ,是现代诉讼理念的要求。再审理由应当重新予以科学设定。  相似文献   

19.
陈文曲 《政法论丛》2020,(2):127-138
纠纷的成因是交往失败,而诉讼是重新交往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将诉讼置于交往视野下,诉讼的沟通性便得以显现。无论是民事、行政还是刑事诉讼,均渗透着立足言语、实现主体间沟通的理念。诉讼通过外在规范特性保证主体间的沟通顺利进行,没有建制化程序的外在保障,沟通难以成效。诉讼的内在规范性是对诉讼规范性内涵的丰富,是一种内在的交往预设程序。经过对规范价值的内在化,诉讼交往主体形成自我约束,对诉讼规则、交往预设自愿主动承受,促进共识的实现和纠纷的解决。可以说,现代诉讼克服了传统职权主义模式或者当事人主义模式的片面理性,追求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规范世界相融通的全面理性,保障司法公正、令人信服司法,达到司法真正权威。因此,诉讼区别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最大不同,在于诉讼的本质是全面理性的规范沟通。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中的事实认定是一种证据评价的程序。现代行政诉讼法对证据评价采自由心证主义 ,并要求法官心证的形成具有合理性 ,证明标准即是此种合理性的反映。依法行政原则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合法 ,严格满足构成要件 ,故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原则上必须固定且严格 ,一般采清楚而有说服力的标准。但在特定情形下 ,证明标准可能且应当修正 ,以有利于实现实体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