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长教育素质对独生子女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9年,中国政府为了有效控制全国人口的增长,开始提倡和实行以“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政策。19年过去了,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终身没有兄弟姐妹的新一代独生子女。据统计,1995年末,全国领证的独生子女人数已达到4906万人。~①从80年代初期开始,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其中最大量的是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和家庭背景的研究。一部分研究着眼于探讨独生子女所具有的与非独生子女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另一部分研究着眼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内部结构、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独生子女的人格是否健康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幸福,更关系着国家的长远发展。本文从健康人格的内涵出发,着重探究了独生子女健康人格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人格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了培养健康人格的策略,即改善独生子女心态,使独生子女正确地接纳自我;改善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养方式,提升抗挫折能力;改善学校教育环境,注重人文教育及道德品格的培养;改善社会网络环境,净化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3.
李雅琳 《学理论》2013,(21):244-245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独生子女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数量更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一庞大的人口群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如何教育好这一数量庞大的人口群体,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性",提出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一现状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儿童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社会环境。一个人和家庭生活状况,对于他的身心发展和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生活有什么特点,他们各自的家庭生活有什么不同呢?最近,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抽取各行各业以及学校的年龄在30岁以下的独生子女128名与非独生子女315名进行比较研究,就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家庭生活,人格特征,消费状况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独生子女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为显著的人口特征之一,独生子女的发展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焦点。文章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针对在调查时点处于10-15岁的"90后"青少年样本,借助传统的多元控制回归和倾向值匹配两种方法,研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交能力上的差别。社交能力通过青少年的主观感受和实际社交行为两个维度来测量。分析结果一致显示:在个人特征、家庭状况、地区等背景都相似的条件下,独生子女表现出社交上的"心理优势",即主观上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更强;但在实际的社交行为中,相似背景下的独生和非独生子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6.
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与特点叶松庆据1996年人口数据表明:中国有32亿个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占207%。独生子女已有6630万,其中有近700万已进入青年期。他们的升学、就业问题摆上了社会的重要议事日程。随着独生子女入大学高峰期的迫近,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城市在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成人教育上的差异。尽管教育问题始终在中国独生子女研究中占据中心的位置,但是大量研究仅仅关注于常规教育。本研究表明,对常规教育以外的成人教育的研究有利于拓宽已有的研究理路,以更深入地探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群体的可能差异。通过对2004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本研究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成人教育的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成人教育参与率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 如果我们把一对夫妇加一个孩子的家庭称之为独子女家庭的话,那么它将成为我国现代城市家庭的主要模式。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独生子女化必将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可以预计,将来即使政府允许人们生育第二胎,但独生子女仍然会成为城市人民所选择的生育方式。独生子女在给我们带来新的家庭结构方式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如何对独生子女进行社会化敎育的重大问題。美国、西德和苏联的一些心理和医学专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得出独生子女是“问題儿童”、“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疾病”的结论(参见钟启泉《独生子女问題浅析》,《外国敎育资料》1980年第四期第57页)。我们尚且不论证其正确与否,但我们从大多数独生子女在形成其人格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完全社会化的迹象中,可以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较多地存在着一些问題,諸如任性、自私、骄傲自大、不合群等等。这些缺点固然可以通过各种敎育途径加以矫治,但如果让其任意发展,则可能养成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本文检验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观念对于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越高。少子女家庭、城市家庭、汉族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要高于多子女家庭、农村家庭、少数民族家庭。进一步研究发现,尽管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期望不会受到子女性别的影响,但多子女家庭的教育期望中依然存在着男孩偏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产生大量的双独家庭、单独家庭,不同家庭类型的变化将引起政策生育率自然回升,如果考虑到有部分家庭放弃生育二孩,则意愿生育率会低于政策生育率。本文从独生子女婚育选择的角度出发,使用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由双独家庭所产生"4-2-1"家庭的数目受政策微调生育的影响较小,政策微调可以大幅度降低一孩家庭的比例,二孩家庭比例的增加无疑会降低家庭风险,且不会大规模地增加出生人口数量,因此,中国应当对生育政策进行微调,增强人口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独生子女社会化失败的家庭因素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父母的婚姻变故明显多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影响大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多地受到母亲和家中老人关注;夫妻关系优劣对父母关心孩子的程度有较大影响,对非独生子女家人教育行为影响大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12.
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多角度分析了城市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人口结构濒临失衡,独生子女家庭抵御风险能力持续下降,现行生育政策的弊端日益凸显。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转变人口工作理念,逐步推行家庭计划指导促进模式,落实国家保障义务,建立健全失独抚慰补助制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亦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状况的比较研究①李志吴绍琪张旭东独生子女是我国下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能否正常发展、以及如何教育的问题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近年来独生子女进入大学的比例已经达到30%,比例还将越...  相似文献   

15.
刍议发展中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张忠泽,周隐珍我国人口现已突破十二亿大关,人口众多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本文试图依据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探讨我国人口与经济增长的有关问题,以供借鉴。(一)早在1884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  相似文献   

16.
魏昕秀 《学理论》2012,(33):217-218
在子女的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是三个不可分割的环节。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最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教育环境。家庭的结构和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成长影响的相关研究也比较丰富,但多数是以团体作为研究对象,文章以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及测验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完整家庭结构中的离异家庭其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习成绩及认知发展、行为特征、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作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独生子女代群对社会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瞭望》1999,(5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认为:从本世纪70年代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开始,独生子女不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了。作为一个代群,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到本世纪末纷纷进入青年期。目前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中,独生子女大都达70%-80%左右。未来新世纪,他们势必作为一个社会重要力量影响中国的发展。应该说,这一代独生子女生活在与他们的父母完全不一样的社会环境中。改革开放2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实际上已经深入到很深的层面。首先这是一个十分开放的社会,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青少年每个单元获取的信息绝对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其…  相似文献   

18.
从1979年我国实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就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口群体出现在我国社会之中。据统计,1994年,全国独生子女人数就已达到4676万人。目前,我国独生子女人数估计已超过5000万人。当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一下子从我国大地上涌现出来时,马上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政策所造就的这一代特殊儿童能否正常地、健康地、顺利地发展和成长上。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一焦点所涉及的就是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化过程及其后果的问题。 早在独生子女生育政策实施之初,就有人提醒:“独生子女有诸多毛病”;也有人担心:  相似文献   

19.
生育政簸:稳还是调自推行计划生育以来,中国人口数量控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年轻劳动力短缺问题与独生子女家庭风险等问题日益显现,与控制人口的目标不可兼得。中国人口正处在又一个十字路口,现行生育政策是否应该调整、何时调整以及如何调整,是目前敏感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一切社会中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本文将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当前武汉市青少年(处于15岁至29岁年龄段间)的家庭生活状况进行描述和讨论,并着重考察其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在八十年代,人们对独生子女的未来曾有过种种担忧,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集中在其家庭生活方面的。例如,在《中国小皇帝》这篇报告文学中,作者列举的主要问题就有: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当,过度溺爱,造成孩子们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结果是独生子女们劳动观念不强,劳动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