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来得以昭雪的冤假错案大多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存在司法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拒不遵守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现象。应当努力拓展审判中心主义的第二维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程序法事实裁判和证明制度。遏制办案机关程序性违法行为,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促进司法裁判权的延伸,限制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完善程序法事实裁判和证明的中国制度设计,规范司法人员依法实施诉讼行为,保障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程序性辩护是一种"程序合法意义上的辩护",旨在通过申请法庭对程序违法行为进行司法审查,要求法庭排除非法证据或者宣告某一诉讼行为无效。作为诉权行使的重要方式,程序性辩护的提出意味着一种独立的程序性裁判的启动。我国目前仍未建立专门的司法审查制度,使得程序性辩护难以对法院的裁决产生有效的约束力。2012年《刑事诉讼法》虽然确立了程序性辩护的制度框架,但由于立法过于原则化、具体措施不够清晰,辩护功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增强诉讼地位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寻求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作了一系列的重大修改和补充,必将对我国的刑事司法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革与完善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的庭审方式。根据《决定》规定,庭审方式的改革与完善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公诉案件的庭前审查由实体审查改为程序性审查所谓程序上的审查,是指是否具备基本开庭条件方面的审查。修改前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  相似文献   

4.
从比较法的角度来讲,宣告违法被设定为排除非法证据的前置步骤。实证研究表明,对于应当排除的非法供述,我国法院通常采用默示宣告的方式而非明示宣告;在排除的证明标准上普遍采用较低标准;说理上侧重事实和证据的罗列,忽视对证据的分析;允许不同形式上的"变相处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程序性裁判中法院的定位发生异化;其次,"侦查中心主义"导致侦查行为合法性难以得到有效的司法审查;最后,法律技术简陋甚至欠缺。因此,有必要强化程序性裁判中法院的职权性,通过彻底的违法性宣告来破解当前"泛审判中心主义"的改革危机,并建立从事实问题到法律问题的推定规则。  相似文献   

5.
书摘     
苏哲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1):22+38+42+45+75+80+88+94+120+135+177+188+200
1911年刑事诉讼律(草案)——立法理由、判决例及解释例吴宏耀、郭恒编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1911年刑事诉讼律(草案)》是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刑事诉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将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证明标准"证据充分确实"具体化为三项内容。同时,这一标准同一性地体现于《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第一百七十二条和第一百九十五条,即作为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和人民法院审判的判断标准。这样的法律安排体现了《刑事诉讼法》第七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中公检法刑事诉讼中互相制约关系的新趋向:从重正向制约到重反向制约,重笼统概括制约到重具体规范制约,重实体制约到重程序制约。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证制度源自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是指在行政主体做出影响相对人权益的决定前,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质证的程序性法律制度。其目的在于赋予相对人了解行政决定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并为自己作辩护的权利,以促进行政行为的公正性,“没有听证制度就不存在行政程序法”,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听证制度成为了现代民主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行政处罚法》,揭开了我国行政程序法津建设的新篇章。然而,我国在行政处罚法中确定听证程序制度毕竟是行政领域中的一种新的尝试,尚存诸多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刑事案件居高不下,严重暴力犯罪增多,犯罪的种类和手段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都对我国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决定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特别强调要"尊  相似文献   

9.
在对抗式司法理念的指导下,加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强化其辩护权以及实现控辩双方平等武装成为刑事诉讼立法的焦点。伴随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程序公正在刑事诉讼法中地位的提高.程序性辩护逐渐进入立法者的视野。《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确认了程序性辩护制度,并构建了相应的配套机制.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应当从构建司法审查制度和优化程序性制裁机制两个方面进一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蔡日升 《人权》2014,(3):52-55
行政听证制度是法治社会民主制度的重要标志,更是许多国家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我国自《行政处罚法》专章规定了听证程序,标志着我国独立的行政听证制度产生,《价格法》等也相继对听证制度作了相关规定。《立法法》第58条第一次规定了行政立法听证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这是刑事证据法定形式的一个重要改革。有必要对鉴定意见进行较为完整而系统的阐释,以有助于其更好的适用。鉴定意见的落实与保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使鉴定意见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和保障,程序法层面以及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方面是两个不得不重视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沈家本的刑事诉讼法思想包括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思想,刑事审判制度思想和死刑程序法思想;通过论述可以发现,他的刑事诉讼法思想虽然存在着缺陷与不足,但它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近代化产生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对完善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27):13-15
2013年1月1日,新的刑事诉讼法开始实施,庭前会议也正式进入中国的司法审理活动中。许多律师都有了参与庭前会议的经历,而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的巩志芳律师,半年就参与了三次庭前会议,是全所参与庭前会议最多的律师。尚权律师事务所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专门从事刑事辩护的律所,巩律师的经历也就很有代表性了。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法是一部十分重要的法律。这次修法,各方面高度重视,国内外非常关注。这里谈三个问题:它是一部什么法,改了什么,我们的体会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首先,刑事诉讼法,顾名思义,是一部程序法。我们常常说要维护司法的权威,要维护公平和正义,或者说要实现实体的正义首先就要有程序的正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拨乱反正,总结“文化大革命”破坏法制、践踏法律的历史教训,使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为保障预审部门正确执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公安部召开了第三次全国预审工作会  相似文献   

16.
新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从程序法的高度完善了公安机关侦查工作的合法化,兼顾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价值追求。该文在总结毒品犯罪案件特点、重新界定技术侦查措施概念的基础上,对公安边防部门适用技术侦查措施侦办毒品犯罪案件的优势进行了阐述,以期更好的指导实践。当然,《刑事诉讼法》中技术侦查措施的规定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如何更好地完善技术侦查措施理应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律师法》颁布实施已4年有余,《律师法》与现行《刑事诉讼法》曾经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问题,这些问题在2013年1月1日即将实行的新的《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完全解决。关于侦查阶段律师介入的问题,《律师法》和新《刑事诉讼法》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讨论,新《刑事诉讼法》将  相似文献   

18.
党章规定,党员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义务,这其中就包括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从党员私营企业出资人与党的统一战线的关系上说,党员不是统战对象,党员私营企业出资人也不是统战对象,而是重要的统战工作者.因此,必须按照党员标准要求他们,不能因为他们私营企业出资人的身份而降低要求.由于他们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同属新的社会阶层,相互联系便利,彼此交往广泛,了解更为全面,所以要注意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在促进"两个健康"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94年颁布实施的《监狱法》是新中国第一部规制监狱行刑活动的专门法典。《监狱法》的颁行为监狱依法治监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但《监狱法》的有关规定与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产生了重大差异和冲突。本文试对《监狱法》和《刑事诉讼法》关于暂予监外执行、监狱提请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的问题以及近些年来在监狱出现的罪犯在会见亲属期间与其配偶同居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杨宇冠 《人权》2006,(1):30-32
刑事司法涉及人的基本权利,如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和隐私权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刑事诉讼人权保障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以刑事程序法为保障的刑事司法人权保障机制。但是,刑事司法人权保障机制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一、完善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虽然都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原则,但在现有的司法体制下,法院和检察院未能做到独立地司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针对这个问题,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