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钦芬 《前沿》2006,(1):65-67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认识不清,以致于在实施该课程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科化、德育化和娱乐化的倾向,鉴于此,本文对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课程属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并提出了有效实施该课程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备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为主线,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教育有机整合起来,其中七年级(初中一年级)要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整合。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就是要运用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问题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教师是怎样做的呢?笔者在近期的调研中看到了以下现象。1.心理学知识的“照…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对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高校德育有助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德育实效,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为进一步探讨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状况和特点,以及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德育效果的因素,寻求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在实现德育目标的同时,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我们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从天津市两所全日制普通高校1~4年级,随机整群选取874人,进行“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61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多数情况…  相似文献   

4.
王红梅 《前沿》2005,(8):124-125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在整个高校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的可行性,并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加强教育,以防为主,同时建设一支专业性较强的队伍,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2001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6.
赵玉华 《前沿》2014,(23):127-128
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德育和高校德育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二者必须有机融合,形成合力。高校德育与家庭德育各具特色。高校德育是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但是在教育者能力、教育方式、教育重点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而家庭德育具有渗透性、榜样性、长久性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家庭德育与高校德育要形成合力,要在巩固基础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创新沟通方式、设置专门机构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强化和完善大学德育内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的制高点是大学教育。大学德育的对象是智商较高、思想活跃的群体 ,要使德育深入人心 ,必须强化和完善德育内化的机制。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树立新的德育观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加强师德建设 ,把德育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训练正确的思维方式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德育结构中它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心育在德育中的母性关怀作用有助于德育观念和模式的更新和德育整体效应的扩大,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实现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八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菲 《前沿》2010,(5):145-147
当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地位作用的轻视化、概念界定的混淆化、教育目标的模糊化、发展方向的偏离化、研究领域的狭窄化、方法体系的雷同化、心理问题的德育化、德育问题的心理化等主要误区,分析和探讨这些误区的表现对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姜婕  邓子纲 《湖湘论坛》2003,16(6):94-94,96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极为丰富。自孔子自成体系的德育思想产生以来 ,中国德育思想史已达两千多年。其间出现了许多卓越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他们的教育思想各自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和道德习俗 ,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尤其是在德育方法论方面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们充分发挥了主观创造力 ,提出了许多深刻反映着教育教学规律和人们认知习惯的德育方法。这些德育方法在客观上能够为我国现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德育方法的构建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我们把这些德育原则和方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重知尚行与…  相似文献   

11.
略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霞 《前沿》2001,(10):60-62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基础 ,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 ,心理健康在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 ,而且还包含了心理健康 ,这也是大多数人的一种共识。但是 ,什么是心理健康 ,人们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如精神病学家梅尼格尔认为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 ,心理健康者应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应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社会学家认为 ,心理健康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 ,一方面能为社…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我国长期以来都比较地模糊不清。本文从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深入地探讨二者的异同,以期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好的改进教育工作方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德育大纲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明确地把心理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辅导与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性地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形成发展性的健全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全面地发展。因此,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辅导与教育体系,对加强心理辅导与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统观当前我国大、中、小学的德育现状,会发现在德育教育的诸种问题中,德育衔接一直是人们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德育衔接中不仅德育目标、德育要求、德育内容等方面存在着错位或断层,而且缺少整合与统领德育的理想价值目标.改变这一现状的着力点在于小学、中学、大学的德育教育都要培育公共精神并以此为价值目标,并从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层面、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上培育公共精神,为德育衔接创设良好的客观环境.  相似文献   

15.
德育即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及个性心理健康教育,它对学生成长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受到挑战,人们的道德生活、道德教育也受到挑战。德育受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其中在德育内容方面,我们仍必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同时需要拓宽现代德育内容,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主体。具体说来,应进行如下两大方面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文从多个角度反思了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忽视了社会综合因素的集合效应;教育者只重“言教”不重“身教”,言行不一导致教育失信,效果甚微;“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实效性差,缺乏对青少年点滴行为的纠正和指导。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德育在中学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同志早在建国初期就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里毛泽东同志把德育放在了第一位。但是在当前中学的实际教育工作中,许多德育工作者往往将德育过程等同于道德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和谐教育应该是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机整合。德育是“神经元”,它解决的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问题;智育解决的是提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问题;美育是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观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完善形成和谐之美。重视科学的途径,忽视了艺术的途径,已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杨艳玲 《人民论坛》2010,(9):218-2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社会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但是,人们的心理困扰也随之加剧,成为难以忽视的社会问题。针对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适合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是社会转型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