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郭丹 《北方法学》2009,3(6):71-79
天然信息不对称的保险市场中,由于对交易内容认识差距的存在,使保险消费者与保险服务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日趋激烈。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利益失衡使更多的焦点集中于保险服务者义务的履行——尤其是说明义务的强化与关注。在保险服务者与保险消费者利益的博弈中,应以利益衡平原则为指导,寻找各方利益的平衡点,缓和信息不对称之下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界定保险服务者义务的边界,以保证保险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刚 《行政与法》2007,(1):126-127
一、构建利益平衡机制,调整利益格局随着我国的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原有的利益关系、利益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于不同利益主体对利益有不同的追求,使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益结构表现更加复杂多样,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层出不穷,这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事实上,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利益关系是社会各种关系的基础,经济利益关系与社会关系之间是相互协调、存在内在联系的,如果这两者间出现不和谐,经济利益关系不适应社会关系发展的要求,必然产生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由于经济利益关系失衡而产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及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其对中国发展空间的打压,使得东亚地区秩序的建立与维持更加复杂.该文从有关霸权的国际关系理论出发,分析霸权与国际秩序、地区秩序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影响,并反思大国崛起对维持国际秩序及地区秩序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以及地区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越南为了营造有利于本国革新开放的国际环境,积极推行地区间"大国平衡"的对外战略,同美国在内的各个大国开展广泛接触。中国与越南也存在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捆绑"。因此,中美越以及其他的东盟成员国各方利益相互融合、渗透,亚太具有区域合作加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劳动关系中的信任合作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劳资关系由对抗逐步向合作发展,我国提出了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发展目标,在劳动法中确立信任合作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法律途径。信任合作原则是指在劳资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确立双方合作机制,以达到劳资关系和谐目标的原则。信任合作原则在社会连带关系理论、社会伙伴关系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中都可以找到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在英国及德国的劳动法中也有其立法实践基础。在我国劳动法中引进该原则,需要相应地建立信任与合作机制,并形成信任与合作的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6.
吴龙 《法制与社会》2010,(28):157-158
地缘关系加上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使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之间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实属必然。上合组织的未来与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战略诉求息息相关。无论是双边、地区或是全球层面上,对于上合组织,中俄两国都有共同的目标,同样也存在诸多分歧。中国的外交决策应当高瞻远瞩,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战略考虑应深深立足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避免因小失大,继而加强中俄之间的互信程度,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能够实实在在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7.
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能源合作、保障新形势下中国的能源安全。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双边协定、区域安排和以《能源宪章条约》为核心的多边条约。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还应遵守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等国际法基本原则。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保障中国—中亚油气管道稳定运行、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开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和推动中国—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政策的对接等。进一步推动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加强机制建设以及增强合作法律文件的“硬”性因素,是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承运人责任基础是在外贸与国际航运产业之间配置利益的关键制度。承运人责任基础的历史演进规律表明,随着海上特殊风险的降低和外贸、航运产业利益的博弈平衡,取消航海过失免责和火灾免责、以完全过失责任为核心、加重承运人举证责任、重视保护外贸产业利益的承运人责任基础是必然的趋势。作为外贸利益大国,我国应及早修订《海商法》、签署及加入《鹿特丹规则》并采用该公约的责任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清醒地认识到不同利益群体的客观存在,正确地处理和协调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课题。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群体明朗化、多元化是客观存在社会群体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一定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活动的集体,可以说是贯穿社会发展历史始终的最基本社会单位。而利益群体则是人们基于共同经济利益基础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社会群体,这是各种社会群体中最基本的形式。在阶级社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制发展的"非均衡跃迁型"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非均衡",这种非均衡的实质是立法需求的非均衡萌生与非均衡回馈,这也是立法民主的真实形态。法制建设的动力源泉就在于各种社会利益群体、阶级阶层对于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与利益诉求。地方的经济成分、利益群体及其组织形式和协商机制的构成状况决定了在法制建设中的民主含量与民意特点,而法律实施的实际成效,即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程度,则是对于社会各种利益群体的参与积极性与法制期望值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这既是30年民主法制建设的非均衡法律发展路径的一个重要内因,也是理解和优化未来法律实践走向的一个重要线索。毕竟,民主基础和法制实效之间才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维平  全永波 《时代法学》2006,4(3):20-26,43
在现代法治国家,为防止突发公共事件的巨大冲击力导致整个国家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全面失控,需要运用行政紧急权力并实施应急法律规范,来调整紧急情况下的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有效控制和消除危机,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和法律秩序,维护和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为此需要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公民权利进行界定,明确界限、建立程序制度保障和救济机制,以寻求突发公共事件中行政紧急权力与公民权利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事件中公民权利的保护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平 《河北法学》2006,24(11):77-82
在现代法治国家,为防止突发公共事件的巨大冲击力导致整个国家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全面失控,需要运用行政紧急权力并实施应急法律规范,来调整紧急情况下的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有效控制和消除危机,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和法律秩序,维护和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与公民合法权益.为此需要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公民权利进行界定,明确界限、建立程序制度保障和救济机制,以寻求突发公共事件中行政紧急权力与公民权利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how research partnerships between firms and universities emerge and evolve over time, 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itial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Based on literature on alliances and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the paper presents propositions to explore the links between initial conditions, modes of collab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ways. The empirical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no straightforward link between initial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partnerships over time. Being embedded in a network makes it easier to form relationships and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early, set-up phase of collaboration, but has limited impact on long term development of partnerships. The data also illustrates the weak side of networks; they are efficient mechanism for forming relationships but in some cases represent weak commitment to partnerships over time, leading to low or symbolic firm involvement and high firm exit rates.  相似文献   

14.
论征收中“公共利益”界定的程序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益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需要一种程序机制。程序论公共利益理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公共利益界定的程序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是界定的主体问题,其次才涉及到具体程序机制的设计。公共利益之界定主体的选择是一个宪法分权问题,须由立法、行政、司法机关通力协作。我国公益征收法上公共利益界定的具体程序机制设计,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把公共利益调查与审查作为征收决定做出前的一个独立程序阶段;二是把民主商谈确立为公益界定必须遵守的实质性程序原则;三是把公共利益听证确立为公益界定中必须遵循的一个程序环节。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法治的基础和界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和互动发展 ,奠定了法治运行的基础 ,即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导致了法律至上 ;多元社会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分享与制衡提供了权利保障 ;市民社会多元利益的冲突、互动与整合衍生了理性规则秩序 ;具有自由理性精神的公民意识构成了法治的非制度化要素。中国要真正走向法治 ,就必须重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确立多元权利基础、公权力权威和良法之治 ,并实现依法治国与市民社会理性规则秩序的回应与契合。  相似文献   

16.
尽管中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调的法律框架已初步建立,但海事行政机关在执法中仍普遍存在以罚代刑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部门利益的考量、证据转换存在障碍、移送程序立法存在缺憾、检察监督权虚置化、配套保障制度滞后导致案件信息封闭等。解决这一问题也要从上述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In July 2013, the Australian State of Queensland established the first fixated threat assessment service outside Europe to specifically assess and manage lone, fixated persons. The Queensland Fixated Threat Assessment Centre (QFTAC) is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Intelligence, Counter-Terrorism and Major Events Command of the Queensland Police Service and Queensland Health’s Forensic Mental Health Service. It has been modelled on the original Fixated Threat Assessment Centre (FTAC) which has been operat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since 2006, with modifications to reflect local needs and differing mental health and legal practic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services, the rationale for their expansion to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and outcome data for QFTAC’s first 12 months of operations.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efficacy of proactive FTAC-style approaches to managing the threat posed by fixated individuals to public figures and the wider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8.
国家民事公诉:检察权的新型配置与制度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检察权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来考察,检察机关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角色定位,使其具有承担国家民事公诉权能的自然身份,有充分理由将民事公诉纳入我国检察权新型配置的视野。我国民事公诉法律制度的构建,需要对检察机关的诉权和诉讼法律地位,公诉案件的受案条件、范围和管辖,公诉案件的证据规则,公诉案件的审理、裁判和执行等具体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既保障检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又避免与政府公权力的行使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则产生冲突。  相似文献   

19.
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中最动态、最广泛的一种权力,与社会和公民切身利益具有最直接的联系。而任何有效的权力都有强制力的因素,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就会出现强制力的滥用,行政权力更是如此。行政权力具有正负双重效应,它既能够造福于社会,也隐含着腐败的可能性。历史经验证明,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法治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一切权力都需要制约和监督,法治发展的过程就是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的过程。因此,可以通过扩大司法权对行政权审查的范围、行政机关内部的相互制约、行政审批事项的削减等途径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20.
Many states have enacted extra‐territorial child sex tourism (CST) offences.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these offences, some states, including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continue to privilege territorial competence as the basis of criminal jurisdiction. However, many destination countries for CST in South‐east Asia lack the capacity to support prosecutions in this crim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utility of partnerships between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and NGOs to facilitate prosecution in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offence.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Cambodia,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such partnership arrangements provide the resources and integration required to enable sexual offences against children, by foreign offenders, to be prosecuted. NGOs undertake complex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 immediate needs of exploited children, while seeking to maintain their capacity to influence government policy. The risks, challenges, and sustainability of such partnerships are discussed, along with wider implications for South‐east A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