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社会治安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1993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全国人大常委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执法检查组连续第二年赴有关省、自治区检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的实施情况。本刊将刊出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2.
群众的安全感,是公安政法干警经常考虑的问题。它不仅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寒暑表”,也是检验公安政法工作社会效果的“试金石”。什么是群众安全感呢?概括地说,就是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心理状态和主观感觉,是社会治安的状况在人们头脑中的客观反映。它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看法,对  相似文献   

3.
政法队伍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人民群众是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政法队伍的素质如何,关系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个社会工程中关键环节的战斗力,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好转的信心,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与威信。因此,山西、湖南、黑龙江、内蒙古等四省(区)十分注重政法队伍的自身建设,一方面要求干警增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心,严格执法;另一方面严肃查处政法队伍中存在的违法违纪  相似文献   

4.
探索群防群治工作新路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总书记指出:"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这个道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社会治安的群防群治工作,要大大加强.把专业力量与群众力量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把群众发动起来,仅仅靠专门机关力量,要搞好社会治安是很难的."坚持走群众路线,实行专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是社会治安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更是政法部门顺利开展工作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粮食收购、烟叶收购、社会治安、市场整顿等方面的问题,是方城县清河乡群众近几年来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规范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行为,加强行业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清河乡人大主席团在今年人大会议期间,组织派出所、法庭、粮所、工商所、烟站等五单位向社会作公开服务承诺。乡人大主席团要求承诺单位在承诺过程中,要自觉坚持三个原则:1.不搞不切实际的过激承诺;2.不搞内容陈旧、过时,对群众不痛不痒,对本单位改进工作丝毫没有帮助的无意义承诺;3.要大胆、积极地许一些关于群众盼望尽快解决的问题的诺言。  相似文献   

6.
安全感概念界定、形成过程和改善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全感就是人们基于特定时期的社会治安状况 ,对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及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的信心、安全和自由。安全感的形成是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感性认识、对自身安全风险的自我评估及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复杂过程。培养和改善群众安全感的途径主要有 :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 ;提高刑事执法效能 ;构筑现代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降低群众遭受违法犯罪侵害的风险 ;全面推进服务型公安机关建设 ,增进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民警的理解和支持 ;以实施公安机关新闻发布制度为契机 ,提高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安关涉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鉴于我国当前的社会治安情势,公安机关强化社会治安控制力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公安机关强化社会治安控制力存在诸多障碍因素,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公安机关强化社会治安控制力的路径安排,强力推进公安机关社会治安控制力的强化。  相似文献   

8.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核心要素,是驾驭动态社会治安的主要抓手。面对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无锡公安机关不断加强和改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探索构建积极防范型现代警务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了驾驭动态复杂社会治安能力和水平,为更好地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平安需求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治安复杂多变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能否提高驾驭动态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成为检验公安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但是,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群众关注程度高,不仅要处理好各类社会矛盾,同时还要解决民生问题。在社会治安动态化特征日益明显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和谐、稳定又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期待。如何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使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是当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建设平安中国的根本途径,是关系着千家万户平安、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为解决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法律不健全、群众法治意识淡薄和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减弱等问题,我们需要联系地方实际,完善农村相关法律、深化农民自治、深化涉农综合执法改革,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9,(20)
<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方式之一,也是我国社会治理的一大优势。社会治安的好坏,不但同每个人安全感、幸福感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面对社会治安新形势,如何提升社会治安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课题。对此,要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体现在公安工作上,主要是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社会治安问题。刑事案件高发,尤其是"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公安机关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严重刑事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大力提高为人民群众公共安全服务的水平,充分发挥警务公开的积极效应,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即墨市认真落实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有关代表关于进一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的建议,加强与有关代表的沟通,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办法,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作为考核各镇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起以群众安全感为主导的社会治安动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大过年的也有警察巡逻,他们真的辛苦了!这些年社会治安好了,老百姓安全感提高了,没有人民警察的辛苦付出,换不来社会的平安和谐。"农历蛇年正月初二,在圆明园遗址公园逛庙会的北京市民李月茹对记者说。社会治安的好坏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是深化  相似文献   

15.
全力维护社会治安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公安部张涛公安干警在给群众讲治安课今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决定5周年。5年来.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的主要职能部门,积极贯彻两个决定精神,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  相似文献   

16.
"治安中心户"是一种新型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制度.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中,它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畅通农村治安情报信息收集的渠道,提高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但是"治安中心户"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应建立健全联防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改进考核方法,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安全保障机制,为维护农村社会治安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志愿者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主体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创新社会管理、弥补警力不足和调动群众自防自治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社会治安防控目标。本文在简要分析志愿者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主体的发展状况、原因和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对志愿者招聘、培训、管理和维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郭齐鸣 《公安研究》2013,(11):64-70
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对社会治安状况的直接感受和综合反映,是一种直观考量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承受性、认同性的综合性指标,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晋城市公安机关以群众满意为总目标,找准制约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升的关键因素,认真落实警务工作社区化、警民关系亲情化、警察形象文明化、警务情报前置化、警务管理信息化、警务评价公认化“六化警务”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全部公安_T-作的立足点、落脚点、检验点,不断拓展新时期群众工作新路径,实现社会平安度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看,促进示范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需要不断提高基层治安动员的能力和水平,拓展社会治安共同体的范围。目前,基层治安动员存在制度偏向、机制缺项和群众工作基础不牢固等问题和短板。对此,应该从制度、机制和能力建设等三个层面入手,努力构筑适应现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治安动员新格局,进而织就高密度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相似文献   

20.
人民国家人民管社会治安社会治铙士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群众要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国家事务、社会生活的管理。当前尤其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成社会治安社会治的局面,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