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林生 《理论月刊》2012,(6):131-134
作为具体情境的专业市场,其历史与功能是一种社会的建构,专业市场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建构的制度,专业市场作为一种经济交易制度,是嵌于具体情境的社会结构中的。专业市场的社会制度是基于文化的导演,是由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的诸市场参与者共同拥有的一种"虚拟存在"——地方性文化的认同与内化。从场域论的社会建构论视角分析,专业市场中存在着复杂的社会结构,即既有对市场本身被政府、地方性文化建构的理解,又有市场中存在复杂的网络关系,且同时又承认市场中的行动者对市场的建构作用以及市场对行动者的建构意义等方面的综合理解。  相似文献   

2.
在政府职能转变与转移过程中,作为政府职能重要接盘手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是同类、同质、同域中社会组织的领军者,是社会力量集体行动的组织载体,具有整合性、联结性、引领性与培育性等正向价值。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严进入、宽监督"、"重管理、轻整合"、"强权力、弱权利"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组织理性成长缓慢、个人理性缺失,其中,个人理性是造成集体行动困境的根本原因。这就需要对枢纽型社会组织进行进一步制度建构。要使枢纽型社会组织成长并走向成熟,关键在于适度调整个人理性、协调制度合法性与改革合理性的融合、环境指标与绩效分析的统一以及构建政府干预与内部监督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孟子心性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健康 《求索》2008,(12):114-116
孟子建构了以心性论为基础的道德哲学体系,是中国哲学的理论起点,更是宋明理学解决伦理学上达致道德理想境界的可能切入点。孟子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意义上把心规定为一种纯粹的自然情感和日用理性,这种本然之心与人的存在合一就构成了人的道德本质之源。而人性则以人心之善为根据,体现人之道德本质。人心与人性在人之感性存在与理性本质上合而为一,实现了人心之本然到人事之当然的内在联结。  相似文献   

4.
宪政在西方是社会自然演进的结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而这正是传统中国所缺乏的。当前我国在宪政建设过程中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制度的建构必须回溯宪政文化,探寻宪政文化对近代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的影响,并根据当代中国宪政文化的隐性变迁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制度。据此,国家与社会在结构上分立、态势上均衡、行为上互动才是我国在宪政建设过程中制度建构应遵循之面向。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迁催生的多重社会问题需要由国家和社会力量共同形成的保护性行动加以遏制,由此形成政府、市场与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互动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专业行动,中国社会工作自恢复重建以来得以快速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在于:政府制度赋能与社会工作的专业自我建构。制度赋能体现为国家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实现社会工作的制度扩散与合法性建构,通过制度驱动专业化、职业化进程不断演进;专业建构体现为社会工作通过服务建构、体制建构形成对制度驱动的反映性行动,以及对社会问题的专业性回应,由此形成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和国家治理的本土进程,彰显其在制度优势框架下的社会治理效能。中国社会工作的这种双重发展动力共同推动着社会的生长,成为有效抵制自由市场扩张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多重风险生成的保护性机制。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人类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和谐状态。和谐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美好生活状态。这个追求历程一直伴随着人类对和谐本质内涵的探询。人类社会在不同阶段,由于文明发展的差异,对和谐内涵的理解存在着很大差异,从抽象本原的本质特征,到具体事物的对立统一,再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理性状态,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哲学上来看,人类对和谐本质内涵的阐释可分为:抽象和谐论时期、具体和谐论时期以及发展和谐论时期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是和谐关系论的观点,这里的"和谐"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事物所产生的一种关系——事物间共生、互利、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7.
公民的政治生活中存在着关于美学的活动领域。政治美学作为一门艺术将外在自然的对于政治规律的认知理性与内在自然的关于政治理想的政治感性相互协调,这也就极力缓和了价值与事实之间的张力。通过李泽厚先生关于美学的"积淀论"学说,我们发现在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理性是"积淀"于政治感性的,通过这种"积淀"政治理性与政治感性相互融合,从而产生出和谐的美感。因而政治美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政治理性引入到政治感性的自由意识之境,从而帮助公民完成"情感本体"的构建,公民以此作为政治人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8.
儒家以"仁"与"礼"为内核构建了和谐论.它是处理中国古代社会人际的重要准则.它将"天"、"人"、"社会"整体统一起来,将自然系统的和谐、有机体系统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具有极强的价值意义.然而,其忽略个人主体性的倾向,注重齐一而忽视了关系的多样性的特点.维护封建君统论的导向,构成了自身无法回避的历史局限性.对传统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实现一种具有现代理念的和谐.建构辩证的、理性的、动态的和谐,成为儒家和谐论在当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必由进路.  相似文献   

9.
刘莹 《理论月刊》2014,(5):59-63
通过对哲学史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到中世纪哲学,人们的致思路线逐渐从世界的构成转向自我认识,并内在地走向上帝;在古代哲学中总体上处于"物我同一"状态中的"自我",在近代哲学中成为一个明确的哲学主题;到了德国古典哲学,自我以完备的先验形式得以建构。近代及以前的西方哲学自我理论存在意识论、个体取向、先验有神论建构这三个主要特征。但也可以看到,随着日常生活领域被肯定、人类相互依存的日益加深、理性地位的不断抬升,在近代传统的认识自身的方式中孕育着新的方向:实践论的萌芽、交往关系的显现和世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乡村公共精神:内涵、资源基础与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春梅  石绍成 《前沿》2010,(7):131-135
当代乡村治理转型呼唤着乡村公共精神作用的发挥。乡村公共精神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其传统与现代资源分别遵循着关系理性和交易理性的逻辑。乡村公共精神的培育需要立足于中国的传统与现实,即需要在充分利用中国本土资源的基础上,顺应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并服务于乡村社会的民主治理,以推动乡村公共精神由内生自发向制度建构延伸、由宗法伦理向契约精神转型、并从熟人社会走人公众世界。  相似文献   

11.
苗伟 《理论月刊》2010,(6):43-45
理解文化的关键在于其存在和发展方式的澄明,也就是分析文化的生成过程、演进机制及意义所在。站在文化哲学的立场,不难看出,自然、人与文化三股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当然人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文化的生成是人化与化人的双向过程,文化的演进伴随着进化与优化的二重变奏,文化的意义在于人为与为人的两度确证。  相似文献   

12.
动物福利是保障动物基本需要,减轻动物痛苦的一种状态或制度设计.关于动物福利是否必要,存在着动物福利否定论、动物权利论与动物福利论.动物福利否定论断言动物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理性,但缺乏实证上的依据.动物权利论认为动物与人类具有相同的道德地位,拥有相同的道德权利,是一种激进但无法证成的理论.动物福利是一种人类对动物应当承担的道德义务的体现,对于人类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原因是其"跳跃式"、"非常规"的发展造成了制度安排上的疏漏。这与国家、学术和社会三方面互动表现出的"非均衡"状态相关:国家强势但理性地趋向于良治法治;学术弱势但坚韧地体现着知识力量;社会弱势但客观上在推动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4.
吴炜 《观察与思考》2019,(12):15-2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爆发了一场著名的争论——"问题与主义"论战。它对于迅速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意义重大。但它并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解决社会问题的策略和方案的争执,而是反映了现代中国人对两种理性即"进化理性"和"建构理性"的取舍和偏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与中国革命关系更为直接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上,力图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服务;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早期传播的重点在唯物史观,对辩证法则相对比较忽视。  相似文献   

15.
学校文化: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古斯 《前沿》2008,(3):48-50
学校并不是与文化无涉,它是根植于文化之中。那么何谓学校文化,对于我国来说,它是既新又旧的概念,因此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很不容易,存在着“总和说”、“同心圆说”、“精神文化说”、“群体意识说”、“力量统一说”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学校文化从形式上看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从内容上看是反映学校行为的价值观念;从性质上看是属于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是属于学校性质的价值理念;从作用上看是属于规范学校行为的价值理念。在我国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弱势文化占主导,裙带关系现象严重,过于重情,学校文化与学校制度两张皮等不良影响因素。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无用论、夸大论、领导论、政工论、标签论、速成论、难办论、典雅论、模仿论、娱乐论等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技术虽然具有其自然属性,但同时也离不开作为主体性人的能动作用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所以,在技术建构过程中,理性和非理性都同样不可或缺,但关键是一方面要坚持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理性,进行明智的技术选择;另一方面,又要坚持以非逻辑思维为基础的非理性,在理性的支配下发挥非理性的动力调控的积极作用,弱化其抑制、否定的负面影响,在理性与非理性的协调统一中建构技术。  相似文献   

17.
经典理性选择理论(芝加哥学派、经典博弈论)具有远大抱负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修正的理性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演进博弈)则对其完善,并探讨了其理论特征。正确理解理性在解决集体行动困境中寻求合作均衡解的效度和限度,才是我们对待理性选择理论的正确态度。理性运用既有其必要性和效度,又有其限度,因而,要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寻求演进稳定均衡状态,人们在理性所不及的地方,应心存敬畏,遵从自然演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孔孟文化发展至汉代,儒家文化便失去了它的"根本",汉儒们把儒家附会以谶纬迷信,使得孔孟文化有形无质,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王弼便提出了他的"名教出于自然"的教育哲学思想.在王弼的哲学概念体系里,道、自然、本无等概念都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德、名教、情等概念都是作用论意义上的概念.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正是从这个体用论意义上提出来的.王弼从这一体用论出发,进一步探讨性与情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他著名的"以性统情"、"圣人有情"的性情论.  相似文献   

19.
在两大法系日渐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上的大陆法系国家来说,尤其涉及到对于公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以及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律及政治制度设计就是重要的参考对象。这一对比势必牵涉到一个元法理学的问题:即法的本质是理性还是意志。依据美国司法审查概念及制度的发展轨迹来考察,这一悖论不存在一个非此即彼的答案,在制度设计与演进的不同阶段各不相同。从我国当前所处阶段和司法体制改革面临的任务来判断,本文更多地强调"作为理性的法律"这一侧面。  相似文献   

20.
在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上,从经院哲学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人的理性经历了一个由认识上帝的工具到黑格尔哲学中取得上帝身位的演进过程。本文在追溯这一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康德、实证主义、尼采等对理性局限性批判,提出尼采所谓"上帝死了"中的上帝,要么是依赖理性论证的上帝,要么是取得上帝身位的理性本身。据此,文章认为,"上帝死了"不是信仰的终结,而是理性与信仰分野的明晰,并敞开了人们探寻理性和信仰问题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