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为一体,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超越、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文化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立和形成的.80多年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进程。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这个文化传统应该进一步深化和重建.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被尖锐地摆到了中国人民面前,从此开始了长 达半个多世纪的伟大尝试。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实现的。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在全面荡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并超越传统文化,创造崭新的民族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稳  曹宏 《观察与思考》2014,(10):39-4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在文化全球化冲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遭遇到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重视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重视文化生态的维护,以应对和解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常谈不厌的话题,一是二者的关系既复杂又有重大价值,只有处理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至于迷失方向,有序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还缺乏全面性、深刻性,甚至误解。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宝贵资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国化的前提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根本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中国化的有力基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的强力保证。只有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风向标和引领者。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保护传统文化;必须实事求是地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必须把人的建设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间,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基础与文化底蕴。从整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开始,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念。从实现过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自觉地诠译中国传统文化,以达到中国文明主体的整体文化自觉意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为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现实实践的紧密融合,创新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叶后坡 《传承》2014,(2):38-39
李大钊的民彝史观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心性理论。民彝史观是李大钊最早接触、学习和接受唯物史观的重要桥梁。民彝史观也使李大钊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先进中国人,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文明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延续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和母体。形成这样的理论判断来之不易.是一百年来中国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理性回归.也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国文化建设、夯实文化自信的第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9.
李媛媛 《岭南学刊》2012,(2):125-128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开创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崭新局面,对中国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先进文化建设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之情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进步因素为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准备了文化前提;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0.
吴根友 《新东方》2015,(3):28-31
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应当奠定在对自己民族文化特点的重新认知的基础之上。中华民族传统的主流文化特点是在真实的"气机"世界里寻求解决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方法,具有特殊的"历史意识"与"慎终追远"的未来意识。所谓的传统文化应当包括近现代文化传统,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建立起来的现代中国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应当重省现代西方文明的价值及其两面性,勇敢地探索人类文明的未来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闫莹雪 《传承》2009,(2):80-81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铸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时至今日,仍对当代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当代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联并在继承中超越,在超越中创新,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的今天,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有利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更是应对不良社会思潮,发挥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铸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时至今日,仍对当代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当代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联并在继承中超越,在超越中创新,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的今天,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有利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更是应对不良社会思潮,发挥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原理的中国化时代化表达,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从主体、目标、内涵、行动等方面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利民、富民、裕民思想的超越。这一超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取向,赓续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和优良传统,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前,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趋势是中国文化向西方流动。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东方文化圈”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通过“丝绸之路”等渠道向西方传播,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西文化交流历史悠长,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处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之中,正是通过交流,经过冲突、消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只有在不断扩大的中外文化的交流中,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势必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遇,这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为什么必须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并非是对立存在的,两者之间也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变革中国社会,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只有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理论的必然性与实践的必然性,两者的融合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革命性诉求与选择,既符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同要求,同时也肩负着当代中国文化理论的民族复兴使命。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文化和思想之源,它具有稳定性、大众性、持久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能够架起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起到纽带作用。因此,实现理论大众化,要充分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理论与传统文化相承接,并借鉴传统文化的表达特点和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7.
徐红林 《前沿》2012,(10):37-3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探究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个历史范畴,分析它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点、思想精神与现代价值,提出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并有针对性地阐述正确处理各种文化关系,反对两种虚无主义,重视宣传教育工作等问题。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观点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的反映,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承袭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理路、遵循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逻辑,在全面汲取古今中外各种文明形态有益成果基础上,通过着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不断创新、创造出的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该文明新形态的逻辑生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自在逻辑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的高度统一。它既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也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范式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灵魂工程,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战略任务,不仅需要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更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为主线,切实研究和运用好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取得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