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姐告边境贸易区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城区东南 4公里处 ,面积 2 4平方公里 ,处于滇缅公路和印缅公路的交汇点上 ,是中国西南通往东南亚、南亚国际市场的陆路咽喉 ,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口岸环境。它东北南三面与缅甸北部商业重镇木姐市相连 ,西临瑞丽江 ,隔江与瑞丽城区相望 ,具有天然的封闭管理条件 ,是设立边贸特区和实施特区管理难得的理想之区。1 988年 ,开辟了姐告经济试验区 ,姐告开始成为中缅两国贸易的“中转站”和“集散地”。1 991年正式批准成立了姐告边境贸易经济区。中外投资者和商人纷至沓来 ,使…  相似文献   

2.
魅力腾冲     
正"等着你,等着你,我在高黎贡山下等着你。这里的山花日日为你开放,我们曾再次相遇……我每次来到这里,耳畔总是想起这首动情的歌。腾冲不大,是云南保山市的一座小镇,位于高黎贡山西部,与缅甸山水相连,从腾冲猴桥经中缅腾密公路到达缅甸北部的密支那。这条路自古就是中缅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举世闻名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以及二战时期著名的"滇湎公路"和"史迪威公路"都途经于此。  相似文献   

3.
太阳当顶——畹町 畹叮——国家一级口岸。 畹叮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与缅甸掸邦的九谷(又名棒赛)仅一河之隔,是滇西的边关要隘,也是我国陆路通往缅甸和东南亚的主要通道和  相似文献   

4.
黄素芳 《东南亚》2007,(1):58-64
腾冲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与缅甸毗连,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商业繁盛,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是著名的侨乡。据1988年的统计,华侨有23854人,华人12916人。①研究腾冲华侨对于华侨华人研究和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腾冲人移居缅甸和泰国的历史和原因做初步的考察。一、清代以前腾冲人出国的历史考察腾冲人出国到东南亚的历史同云南与东南亚的交往密不可分。云南与缅甸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汉王朝。汉在云南开辟“博南道”,在今保山设立永昌郡,保山最西的腾冲与缅甸山水相连,是西南出国的必经门户,因此历史上与缅甸交往…  相似文献   

5.
凭祥有2个与越南对接的国家一级口岸,即友谊关-友谊关、凭祥-同登(铁路),一个二级口岸,即平而,此外,还有浦寨、弄尧、油隘、隘口等边贸互市点,有公路和铁路通往越南,是中国和越南以及其他东盟国家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陆路通道,也是越南和其他东盟国家通往中国的重要门户,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在中越两国建设"两廊一圈"的过程中,凭祥口岸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萨尔温江从缅甸东部的掸邦高原出发,浩浩荡荡向南穿经克耶邦、克伦邦、孟邦,在海港城市毛淡棉附近注入印度洋的莫塔玛湾,全长一千六百六十公里,为缅甸第二大江。这条江之头,是我国的怒江。它从世界屋脊出发,以不可阻挡之势,穿越滇西横断山脉中雄伟的峡谷地带,于镇康以西,越过中缅边界,流入缅甸境内,改称为萨尔温江。 流经中缅两国领土的怒江——萨尔温江,自古以来就是中缅友好的纽带。早在二千多年前,怒江——萨尔温江河谷便成了两国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天然陆路通道之一。古代中国商人,不畏山高水险,穿过川、滇的崇山峻岭,开拓了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的另一条分支——“西南丝道”,并  相似文献   

7.
在西部大开发中,西南地区如何做好“路”这篇大文章?笔会认为、除了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外,应抓好这个历史性的机遇.认真地审视西南出海通道的功能及局限性,顺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构建中国连接东盟陆路大通道东线,为中国走向东南亚打开新通道.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局限性1992年4月,党中央作出“要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的出海通道的作用”的决定后,至今已基本建成了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以南昆铁路、南防铁路、黎钦铁路为主、桂海公路和防钦公路为辅的连接北部湾3个港口和南部出海大通道;以黎湛铁路为主、重庆至湛江公路为辅的东南部出海大通道;以西江航道和南宁至广州、港澳的东部出海大通道.这3条出海大通道,在我国西南对外经贸活动中日益发挥重大作用.但是,西南出海通道也存在一  相似文献   

8.
瑞丽,这座小城就象它的名字一样美丽。它吸引人的地方很多。就气候而言,它属于亚热带气候,有著名的热带雨林风光;就区位而言,它与缅甸接壤,是祖国边境和国家级口岸。当然,这里也是走私毒品罂粟、海洛因的通道,能看到罂粟摇曳的艳丽花朵。但近年来,最让人如雷贯耳的要属翡翠珠宝。由于毗邻缅甸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一、回顾边境贸易发展历史 由于特殊的区域位置和历史渊源,瑞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部与东南亚、南亚,特别是与缅甸经济往来的重要门户,边境贸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瑞丽的边境贸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  相似文献   

10.
美丽、宽阔的瑞丽江,静静地流过瑞丽坝子,一江之隔的对岸就是邻邦缅甸,但在江对岸唯一有片面积仅四平方公里的姐告,却是中国领土,它原只百多户人家的农村,但随着瑞丽设市成为云南最大的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后,姐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国家投巨资修建了跨度五六百米的瑞丽江大桥,修通了与市区联结的高速公路,开辟了大名鼎鼎的姐告经济开发区。闻名遐迩被誉为大西南的“沙头角”——中缅街就座落在这里。在姐告,宽阔的街道上绿树婆娑,一幢幢造型别致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现代都市文明的音韵在无声流…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In 2013, China and India officially established an economic corridor (the Bangladesh–China–India–Myanmar Economic Corridor, BCIM-EC) that would cut across Myanmar and Bangladesh. But while the formal process of cooperation among the four countries is in place, many obstacles to its implementation remain at the international, national and local levels. Is meaningful collaboration possible within the BCIM-EC framework? In terms of two dimensions of structural power as conceptualised by Susan Strange, security and trade, China’s structural power in Myanmar is much stronger than India’s. It is therefore likely that this imbalance will prevent the BCIM-EC project, which currently appears to be overshadowed by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rom having a fruitful outcome.  相似文献   

12.
和顺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讼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和顺开发的历史很久远,可推至唐宋,因为近年来发现了南诏大理时代的古梵文碑.明洪武中.寸、刘、李、尹、贾五姓始祖从四川巴县随沐英、蓝玉、傅友德远征云南,以军职屯守和顺.此后,人文蔚起,科举蝉联,文明景象渐次形成,开创了和顺新的历史[1].  相似文献   

13.
李晨阳 《和平与发展》2012,(2):29-37,71
缅甸2010年大选之前,中缅关系中中国较长时期是缅甸最重要的伙伴,但中缅关系中矛盾也始终存在,缅甸也一直在谋求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2010年缅甸大选之后,中缅关系总体上保持了友好合作的态势,但缅甸国内政治的变化以及西方国家与缅甸关系的改善对中缅关系的挑战也是客观存在的。未来中缅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依然存在,中缅还将继续加强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合作,但中国在众多大国对缅关系中独占鳌头的局面将不复存在,缅甸在中缅双边关系中的主动性会上升。  相似文献   

14.
自2011年3月吴登盛领导的新政府执政以来,着力调整内外政策,迅速开启了“变革”之门。对内,统治缅甸40多年的军政府逐步向文官政府交权,工作重心开始转向经济改革。对外,积极融入东盟,同西方国家关系出现重大“突破”。对华,坚持睦邻友好,两国关系稳定发展。但缅甸的民主改革不会一蹴而就,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任何操之过急的期待或行为,恐将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5.
土瓦经济特区是缅甸国内推动最早的经济特区,早在军政府时期就与泰国签订合作开发协议。由于项目本身的庞杂和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泰缅两国之间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摸索过程,项目从最初的政企合作逐步转变为政府之间的合作,规划内容的变动也较多,规划面积和规划建设项目都一再发生改变,至今项目仍旧面临着诸多挑战,进展较慢。土瓦经济特区的发展对各国参与缅甸其他经济特区的开发合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琉璃宫史》是缅甸宫廷编写的一部史籍,在东南亚历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通过从5个方面分析文本中有关中国的描述:中国人物的描述、有关中国物品的描述、有关“整体”中国(妙香国)的描述、有关中国与缅甸战争(战斗)的描述、有关中国与缅甸和平交往的描述,认为《琉璃宫史》中有关中国的描述反映出缅甸古代王朝对中国形象“真实”和“虚幻”的认知:中国是一个强大、富有和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与缅甸一样伟大,缅甸并不惧怕中国。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东盟对缅甸政策的变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东盟吸纳缅甸入盟后,对缅甸奉行“建设性接触”政策,反对联合国安理会介入缅甸问题,一度成为缅甸抵御西方压力的主要屏障。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缅甸国内的一些原因,使东盟受到一定影响。面对来自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东盟一些成员国对缅甸问题有不同意见,要求东盟调整对缅政策的呼声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缅甸民主化进程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对今后中缅经贸合作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主要有:发挥与缅甸接壤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CAFTA和GMS的机制优势和缅甸皎漂港到我国瑞丽的通道优势、利用FTA原产地规则双向运作、加大本地化经营力度、做好公益事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利用新产生的机遇加强与缅甸的经贸合作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缅甸近20年来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认为在缅甸军政府执政的第一个10年(1988—1997)改革力度较大,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中改革一度停滞不前,进入21世纪后才又逐渐恢复推进改革的势头,但制约缅甸改革和发展的一些基本因素仍然存在。尽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经济社会有所发展,重要农产品、电力生产、石油天然气产量、引进外资、外贸总量、外汇储备总额等都创造了最好的水平或最高记录,但缅甸经济中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失常和宏观经济不平衡尚未得到纠正,缅甸积贫积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仍然是东南亚最为贫困和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缅甸经济要走上稳健、快速的发展道路,还有待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解决宏观经济失常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缅甸:军人执政的20年(1988~2008)的政治发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1988年9月缅甸军人接管政权,建立“国家治安建设委员会”(1997年11月15日改名为“缅甸联邦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和发委”)以来,已有20年了。在当今世界,军人统治一个国家居然持续了长达20年的时间,可谓绝无仅有(如果从1962年3月奈温军人集团政变夺权算起,军人在缅甸的统治更是长达4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