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科技管理体制是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科技政策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大连作为对外开放的先导城市,应当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争当先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科技体制,完善科技政策体系,为建设有大连特色的创新型城市提供不懈的劝力。  相似文献   

2.
吴秀英 《前沿》2013,(6):78-7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把自主创新作为一个发展战略提出来,是中央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总结。沈阳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构建创新型城市更离不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沈阳构建创新型城市,必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企业是实施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企业既是国家经…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宁波市委、市政府在2006年作出了《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去年市党代会又提出要努力建没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核心是要推进科技创新,关键是要培植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力.包括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对外开放、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曾庆红副主席在杭州考察时强调:“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人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史先诚 《群众》2014,(6):10-11
<正>推进科技金融工作,促进科技和金融有效结合,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我国科技金融虽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体制机制改革的巨大空间,需要从深化科技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角度,构建科学、完备、运转高效的科技金融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科技奖励制度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党和国家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政报》2007,(3):25-29
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促进全社会创新活动、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由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体系、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构成的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为此,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制定的《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强调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应该把创新作为广义的社会发展方法论,研究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与实现路径。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可归结为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和文化创新、人才创新五个方面。而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提升创新思维,弘扬创新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创新机制;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互动合作,注重成果转化;实施人才战略,打造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判断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这是新时代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从加强各领域科技创新、完善与优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创新文化等方面全面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2.
马一德 《中国发展》2011,11(6):48-55
该文认为,从中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的需求出发,要树立"技术创新、市场运作和知识产权三者有机结合并高效运转"的系统化创新理念,致力于把握全球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致力于引导体制创新的新方向,致力于提升国家和企业的创新能力,致力于构建高效能、现代化的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世界创新发展形势,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创新发展愈加成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化工学科是以基本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实验研究的创造性学科,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性、实用性人才。课题通过研究创新能力的概念、剖析化工学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探讨具体解决措施及方案、总结创新能力培养经验,对指导当代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金凤 《桂海论丛》2002,18(1):39-41
加入WTO后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科技竞争力 ,营造企业新优势。文章对欧美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进行了研究 ,提出从加大风险投资、生产和供应知识、市场竞争科学定位、创新科技人才、培育科技载体等方面全面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科技竞争力 ,实现入世后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1]政府在创新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直接推动制度创新,而且通过制度创新来保障和激励技术创新。政府创新是确保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要基础和路径,也是提高政府效能的内在要求。只有积极推进公共政策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和管理手段创新,着力培育和弘扬全民创新精神,才能全面提高政府效能,进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理论角度解释科技创新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发生机制,并选取10个样本城市分析我国目前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最后提出一些提高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现实要求,要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要实现快速发展,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金融的带动,就没有高新技术的持续开发和产业化。要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进一步创新体制、制度和机制。该文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存在的问题,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金融机构科技投资、政策性科技与金融结合等角度,提出有利于科技创新型的金融支持体系和服务平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分析了促进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就全面推进新一轮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提出了对策:尽快出台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合作的制度化;推动亚洲美元离岸市场发展,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推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制度建设;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加快长三角科技创新建设步伐,优先发展低碳产业;以区域环境政策一体化为目标,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协调机制;支持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和战略选择。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激发文化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20.
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发展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动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 ,增强政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是我国现代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主题。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观念形态 ,与政治制度发展息息相关。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相对独立的发展方式 ,对政治制度发展具有动态的双重效应。因此 ,只有大力加强政治文化建设 ,才能推动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