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小康》2017,(13)
<正>有了"硬"平台,还需"软"服务,未来,政务新媒体有了更高的追求目标,即从"发布"升级为"服务",从"查询"升级为"办事",作为政务新媒体大省,广东正跃跃欲试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客户端的快速发展,政务新媒体开始突破传统的"两微"发布格局,拥有了更多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等特点,政府相关部门若是冀望通过"封锁"消息的方式来阻止舆论,如  相似文献   

2.
八面来风     
南昌市青山湖区:督促基层政府"晒政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推动依法行政,督促乡镇基层政府自觉规范运行权力,日前,南昌市青山湖区人大常委会就政府政务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下,"微政务"已成为农村基层治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影响着农村治理理念、治理架构与治理资源的现代化转变。要使"微政务"成为完善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就应在"微政务"协作团队、运行平台与保障机制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方案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4.
政务公开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以传统媒体为载体的政务公开固守着"权力本位"的意识,政务公开的方式、方法和内容由行政机关决定。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更加灵活、互动性更强,公众的参与热情高涨,这就要求政务公开必须回归"权利本位"。实践中,政务公开在公开的方式方法、公开的内容、公开的程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为适应新媒体环境,政务公开必须转换路向,变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变单向公开为双向沟通。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客户端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犹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认真践行网络群众路线,积极打造"指尖上的网上政府",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在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政务新媒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功能定位不清晰、建设运营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对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南京师范大学舆情与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靖鸣教授。靖教授从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功能定位、运营维护等方面阐述了对管好用好政务新媒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级政府部门对接新媒体的步伐正在加快。从"面对面"到"键对键",政务新媒体的应用逐渐成为政务工作的新常态。但是,政府、新媒体、人民之间要实现真正的良性互动、构建起彼此的信任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进一步迈向"社群化"就成为政务新媒体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对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整体目标来看,《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成以中国政府网政务新媒体为龙头,整体协同、响应迅速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全面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从工作职责上来看,国务院办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1,(14)
正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但其中不乏跟风开设的政务新媒体,在日常运营中一直存在着乱象。近年来,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已成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重要阵地。不过,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低效重复建设问题,部分政务新媒体已沦为"僵尸""空壳"账号甚至舆情制造者,需进一步加强监管。近期,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排查整治政务新媒体运营中存在的四种突出问题:发布类账号2周内无更新;  相似文献   

10.
张迪 《人民论坛》2020,(9):52-53
政务新媒体能以通俗易懂的网络语言、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传播政务信息、开展政务服务等,实现政府和民众的无障碍沟通,提升政府部门的亲民度和公信力。但在用户存量资源不断减少的网络环境中,许多政务新媒体都面临着用户数量减少、点击量下降等问题,陷入无人浏览的尴尬境域。为此应以社群化促进新媒体发展,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政务新媒体社群,提高政务新媒体的用户黏性和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1.
蔡岚  丁凯利 《岭南学刊》2020,(4):50-56,63
政务新媒体矩阵是指政务新媒体向多种模式互动及多介质互融转变,形成包含网站、"两微多端"等在内的跨媒体形态的传播矩阵。通过梳理"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知乎、B站和抖音的传播现状、平台定位、受众特征和内容类别等,发现其新媒体矩阵中存在着权威消解下的"冷处理"现象,低原创率背后的"同质化"难题以及矩阵扩张中的"人格分裂"危机等困境,因此,新媒体矩阵的未来发展要以制度树立权威,做疑声的"回应者",要深度利用平台,当好内容的"创作者",要注重解决身份矛盾,选好后台的"运营者"。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政务新媒体覆盖率已经达到90%,其发展趋势呈现普及化和全面化。政务新媒体有助于各级党政机关更加有效地展开宣传思想工作、实行政务信息公布、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主动接受人民的监督以及优化和改善工作,但其在发展中却沦为"摆设"。对此,应从人才培养、运维管理、平台规划和建设入手,实现政务新媒体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崭新的平台要素,政务新媒体为政府形象系统的塑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简化了形象塑造的过程,提高了形象塑造的效率。当前,从政府形象系统的角度来看,政务新媒体的建设和运行仍然存在一些可以完善和改进的方面。应当在政务服务标准化的理念指导下,以政府形象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个系统为框架,建立政务新媒体标准化体系,进而实现政府形象的整体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我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塑造政府公信力、展现政府自信的重要措施。针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条件下政务公开路径与方式创新进行探讨,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促进政务公开,推动政务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电子政务》2015,(1):59
2014年12月25日,新华网发布《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全国各级政务新媒体活跃度继续提升,内容更加趋向于多元化,风格更加亲民,互动更加明显;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在内的政务新媒体,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对2014年全国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政务APP的运营成长情况进行了统计:1政务微博。2014年,"微博国家队"在各大微博平台中均成为传播最为活跃的第一梯队成员,截至2014年11月底,中国政务微博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公安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来实现与公众之间更有效的互动。公安政务抖音号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可以也应该成为公安宣传工作中的助力工具。公安政务抖音号的受众、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在其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内容缺乏深度、影响力范围有限、管理不规范、缺乏整合互联等问题。未来,需通过加强内容上的把关、管理上的规范、多渠道扩散传播范围、互联融合等策略,提升这一公安新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21,(12)
正当前,政务热线已成为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且日益成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直通平台。政务热线从单纯的信息传输渠道升级为综合性的社会治理机制,通过诉求表达、绩效考核、协同治理,积极打通基层治理"血脉经络",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群众是治理问题的"发现者"。整合与强化政务热线平台,增强政务热线的统一性和便捷性,让群众来电直接表达诉求,可使公众诉求直接汇聚于政务热线,推动政府掌握社情民意诉求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  相似文献   

18.
<正>"南京发布"作为全国开通比较早的政务新媒体,2011年开通微博账号,2013年开通微信公众号,目前"双微"影响力不仅在江苏省内政务新媒体中名列前茅,在全国也屡屡获奖。团队的工作人员自称"小布",从最开始的懵懂到如今的成熟,经历了不一般的成长路。政务新媒体的阶段性经验和成就都会稍纵即逝。这是南京发布工作室小伙伴的切身体会南京发布从初开始亮相便以"小清新"的形象和网友沟通。下雪了,南京发布会俏皮地问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4,(1)
<正>射阳县是江苏省首批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县。自2012年始,我县延伸党代表监督触角,在基层探索开展"双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监督活动,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在促进党务政务公开,实现党员群众对权力运行的"阳光监督",为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保驾护航的同时,也搭建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基本动因探索开展"双代表"监督工作,缘于三个层面的考虑。一是有助形成社会监督合力。以"双代表"监督带动舆论、群众等社会各方监督,有助于让党务政务在阳光下运行,增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背景下,如何运用巨量多元信息优势,构建基层党建新模式,是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各基层党组织应准确把握新媒体传播的基本规律,抓住机遇,大力构建"党建三维地图"、"党建手机网络"、"党建智慧云平台"等模式,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